第6章 探家获凶讯,仇怒恨更深
张献忠随王自用到了义军营地,王自用派人带投诚的明军先去扎营,然后把张献忠带到中军帐去,向王嘉胤、高迎祥、李自成等义军中的一众高级将领相见,把张献忠介绍给了王嘉胤和各位将领。
张献忠见到,这个王嘉胤,都当上各路义军的盟主了,竟然与王自用年龄差不多,也是三十几岁的人,就连高迎祥,看上去也不到四十岁!看来,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在大家热情相见时,张献忠和李自成两人,各自心里都怀有鬼胎,只相互怪怪地看了一眼,礼节性地拉了拉手,道了声“幸会”,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两人都丝毫不提曾经是同师学艺这一层!以致到他们死,都没人知道他俩竟是师兄弟!
王嘉胤听了王自用介绍张献忠几个回合就斩首了王威,号召明军投诚的事情后,又注意看了看张献忠的长相,心想此人相貌奇伟,武功又高,必然是能人,是难得虎将,就说:“我们义军,发展到现在,主力部队就有三万余人了,共分十二个营,我和王自用将军手下有七个营,高迎祥将军和李自成将军手下有五个营,张将军既然是投到王自用将军麾下的,那就编入王将军的第八营吧!张将军,你手下现目前可有部将人选?要是没有,王将军可以给你调剂几个,总不能你一个主将,就带领千人之营去冲锋献阵吧?”
张献忠心里想,自己的营中,还是用自己的人比较好,再说了,百户尉和总旗尉中,还是有好几个武功高强的呢,就说:“小可承蒙盟主关心,实在感激不尽!报告盟主,小可的第八营,除了被杀了的那十几个王威心腹,全部都投诚过来了,以前的百户尉和总旗尉,有近三十人,其中的王尚礼、王定国、冯双礼、马元利、张化龙、刘进忠等十余人,武功都很高强,再加他们都是多年带兵之人,应该能够胜任领军之职,明日可请盟主检阅考核!”
王嘉胤听了,心中十分高兴,说:“张将军手下真是人才济济啊,为了壮大义军,你可是立了大功呢!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人才最最重要!这样,一会儿吃接风酒,把这些百户尉和总旗尉集中安排在一起,王某要和众将领一道,亲自去为他们敬一碗酒!”
张献忠连忙打拱行礼说:“那小可先替本营的兄弟们谢谢盟主和众位将军了!”
这一天,因为征讨王威,出征部队没能吃成午饭,全军人员就一起提前吃晚饭,且全军摆酒,一来也该给将士们打一次牙祭了,二来为张献忠部接风,所以,才半下午过一点儿,还没到黄昏,新投诚的士兵刚拉好帐篷,都还没收拾停当,接风酒宴就开始了。
义军起事以来,虽然灭官军,杀官府,劫恶霸,抢劫得不少粮食和物资,但到底是连年灾荒,官府恶霸的府库也不怎么充实,粮食物资到底有限,再加上义军发展很快,人数不断增多,所以平日里还是不能大鱼大肉,大碗喝酒,日常伙食,也只能中午吃一顿干的,早晚还得吃稀的,每三天才能打一个小牙祭,七天才能大一个大牙祭,也只有打大牙祭这一顿,酒肉才能尽兴吃。不过,这又比张献忠在王威军中这几年的伙食好得太多了,所以军士们投诚义军后,两相比较,对义军的伙食还是非常满意的。
在军营中,吃酒宴可没办法那么讲究,酒菜自然是只能放在地上,每十二三人围一个圈子,算是一桌,每桌一大盆粉条烧肉,一大盆麻辣豆腐,一大盆油炒疏菜,一大盆肉片菜汤,四大坛烧酒,菜品的样数虽少,可盆儿很大,份量十分充足,菜刚上上来时,这些投诚的明军一看,一个个禁不住欢叫起来:“哇呀,这么丰盛啊——!”
想来也是,他们当官军时,这些年来,怕是只有过大年,才能吃上这么一顿吧!
开始用餐时,张献忠是在中军帐里和王嘉胤等一干高级将领一起吃酒,酒过三巡后,王嘉胤一手拉着张献忠,一手端着酒碗,带着一干高级将领,边和经过之处的众军士说着祝酒的话,边来到投诚军士当中,站到百户尉和旗尉们这三桌的中间,高声说:“原延绥边军千户所的将士们,本人是陕西各路义军的盟主王嘉胤,王某代表所有义军,欢迎你们弃暗投明,加入我起义大军,日后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同抗击官军,消灭官府,为受苦受难的老百姓打出一片平安和谐的天下!来,大家端酒,我们干了这一碗!”
周边这一百来桌投诚军士,听了王嘉胤这一席话,心情特别激动,都站起身来,端起酒碗,吼一声“敬王将军”,一饮而尽。
“大家尽兴吃喝,不醉不归!” 王嘉胤又低下了声音,对身边这三桌尉官们说,“刚才,王某听张献忠将军介绍,各位的武功都很不错,又有多年带兵经验,王某特别欢应你们,明日整编建制时,将委以你们重任,希望你们在张献忠将军的带领下,在以后的征战中,把你们各自的部队发展状大!来,王某敬你们,干了这一碗!”
这些百户尉和旗尉们,一来就受到这等礼遇,个个心情激动,都说:“感谢盟主和各位将军的厚爱和器重,我们定当以死相报!”说过一饮而尽。
“好,好,爽快!各位随意,吃喝尽兴!” 王嘉胤给这些头领们敬了酒,带着众将领回中军帐,继续吃酒去了。
第二天,张献忠的第八营就开始了整编。
义军的建制,原本就没有官军那么刻板,谈不上正规。一个军就是一个总头领手下的队伍,军下面有若干个营,每个营的人数多少也不一,一般都是根据头领们各自的人马情况决定的,在征战中谁收编了俘虏就归谁,平日里饥民参加了谁的营也归谁,所以每个营并无人数上的定额。像王自用和高迎祥,统领的就是军了。
营的主将,自然都称将军,主将以外,各自有两个至多个副将,协同统领全营。营以下的军队,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大队,大队的头领叫参将,参将的副手叫先锋,每个参将的副手也没个定数,可能是参将自己有几个人就用几个人之故吧。第二级为小队,小队的头领叫校尉,校尉的副手叫骑尉,每个校尉的副手也没个定数。第三级叫桩,每一桩的人数,一般在三十人到五十人之间,大的桩竟有百人之多的,桩的头领叫卒尉,卒尉的副手叫副卒尉。因义军属于形成之初,而且不断在增加人员,又是以各自入伙参军的方式加入军队的,所以建制很乱,唯一有点儿统一的,就是营、大队、小队、桩这四级建制的名称是一样的,但人数的差别就很大了。至于管吃喝拉撒还兼管工匠制作的粮草兵,叫匠灶桩,听起来叫“桩”,但因责任重大,头领却是参将,相当于大队级别。
张献忠知道这些后,他就提出了一个方案,把所有原百户所都编成六个大队,把所有原总旗都改编成小队,把所有原小旗都改编成桩,他的意思是,现在人数不多,但先把架子搭好,以后有了人员,就可以不断充实人数了。
自然,张献忠的编制方案,王自用是没有异议的,因为义军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只要有领头的人,哪怕就只有几个士兵,也先把大队、小队这些建制先建立起来,以便日后充实人员。总之,义军的一大特点就是,各部将领带领的,往往是自己的人,而建制则很随便,能打仗就行。
第二天,张献忠在征得了王自用的同意后,把他的一千多点儿降军编成了六个大队,十二个小队,三十六个桩,又从武功好的原百户尉和总旗尉中,按现在的建制,挑选出大小头领,大小头领的称谓,全都改为义军中的称谓,其中原百户尉王尚礼、王定国、冯双礼、马元利、张化龙、刘进忠六人,分别当上了六个大队参将,其余百户尉和选出来的总旗尉,有的当了先锋,有的当上了小队的校尉,至于桩的卒尉,原小旗尉和部分总旗尉就足够了。只是各队各桩还配不齐副头领,只能留待以后增补。为了能独立行动,还从各队抽出了几十人,编了一个匠灶桩,特意从他原总旗下面的小旗尉中,选了一个与他关系最铁的人来当匠灶桩的参将。
队伍编制好后,虽然匠灶桩本身有管账的先生,张献忠又从军中挑选了几名会写会算的士兵,到中军营来当文算师,专门管理兵员档案和物资粮草账目,一开始就形成了粮草帐务双重管理的机制,堵死了日后匠灶桩发生监守自盗的缝隙。
张献忠这样一编制,王自用见了,觉得很不错,就在其他营中也推广了匠灶桩的粮草帐务双重管理机制。
队伍整编好后,因义军此时都还没有统一军装,降军就按王自用的指示,把前胸和后背上的“明”字拆下来,换成了“义”字,匠灶桩又做了两面大旗,一面是“张”,是指将领姓张,一面是“八”,是指这是第八营。
于是,经过两天的忙活,军队的改制,就算完成了。
第三天,张献忠的战马上,驮了两大口袋粮食和一口袋酒肉,按王自用的吩咐,回柳树涧老家去看望他的爹娘。
从米脂境内骑马回去,半天就到了,刚到吃午饭时分,张献忠就到了家门口。
一路上,张献忠都在想着,这回儿子出息了,当将军了,手下统领着一千多号人呢,又带来了这么多吃的,准能给爹娘一个惊喜!
可是,张献忠走到家门口一看,心一下子凉到了脚跟!
原来,曾经干净整洁的两眼窑洞,门窗已朽破不堪,到处牵满了蛛丝,扑满了灰尘,看样子已经有很久很久没住人了!
爹娘都上哪儿去了呢?
村里附近还活着的人和留在家里的人已经很少了,稀稀疏疏的几家邻居老人,见到有穿军装的人骑马到来,连忙关门躲起来了,但在门缝里看到骑马人不像是来催税的官兵,还站在张家的窑洞外久久不走,再看下去,虽然没有认出这是张家的娃子,但不像是官府的恶人,再说,这两年闹起义军以来,这一带就没有官府了,就有几个老人拄着棍子,试着走过来,颤巍巍地问:“这位官爷,你找谁呀?”
张献忠一看,认出了这些人,一个是本家大婶,一个是李妈,一个是王妈,还有的人他就一时记不起来了,就叫:“大婶子,李妈,王妈,还有几位老妈妈,你们都还好吧?我是张献忠啊!”
几个老妈子一听说是张献忠,左打量,右打量,问:“你真的是忠娃子吗?怎么张这么高了,还长变相了呢!”
“是啊,我是张献忠啊!”张献忠问,“我的爹妈到哪儿去了?请大妈们告诉我吧!”
张献忠一提起爹妈,几个老人都哭泣起来了,张大婶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莫说了,一混都五六年了,一次,官府来催税,你爹实在拿不出来,好说歹说,官府还是要催收,你爹就和官府的人发生了口角,没想到,就因为你爹骂了几句官爷,你爹你娘就都被官府的人活活打死了!还好,那阵村里还有些男人,狗官走后,大家合计着,总算把你爹娘掩埋了!”
张献忠一听,顿感天昏地黑,努力控制住,才没倒下去,缓过一口气来后,问:“你们可知,我爹娘埋在哪里?”
张大婶说:“我们没有力气去参加埋葬,也不知道那些男人们把你爹娘埋到哪里的,你以后可向着老家方向烧香烧纸就行了。”
张献忠又问:“村里那些男人们呢?还找不找得到?”
“早就找不到了,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年轻点的都逃荒去了,村子里只剩下我们这些走不动的了,唉,老天啊,真是遭大孽啊!”老妈们都说。
张献忠想,狗日官府,害得爷老子连爹娘的坟头都找不到!爷老子如今手头有兵了,看爷老子往后不把你们这些大小官府一一踏平,杀你们九族,要你们死了连埋的人都没有!
张献忠心里满是仇恨怒火,气了一阵,说:“婶娘,大妈,来,我这马上驮有两袋上好的粮食,还有些酒肉,我去卸在你们家里,麻烦你们给村里饿饭的乡亲都分上一些!”
“哎呀呀,献忠真是大好人啊!”大妈们就跟着张献忠,把粮食酒肉卸在了张大婶家里,但说啥也不留下吃午饭,就和大妈们道了别,飞身上马,得得得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