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21世纪步入快速发展期
21世纪以来,纺织工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紧紧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积极开拓和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比较快地实现了企稳回升。
一、加入WTO后快速发展
21世纪的最初几年,我国纺织工业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生产效率、产品品质以及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抓住了良好的国内外市场机遇,实现了快速增长,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好发展时期。
2000—2008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持续增长,从1360万吨增长到3500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12.54%;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到4.7万户,增加了近2倍;完成工业总产值35381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倍,年均增长17%。
中国加入WTO,使一直受到配额限制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大受益。先是赶上“分阶段取消配额”的最后三年,在2002—2004年得以释放出口能量,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三年中增长83%,2004年达到974亿美元。2005年全面取消配额后(虽然对美国、欧盟仍有过渡期),又得到新一轮大发展。2007年出口达到1756亿美元,平均年增长22%。200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比例达到30%,进一步巩固了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
这一期间纺织工业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突出科技创新。实行《纺织行业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确立了科技创新目标并取得了新成绩。一是新型纤维、新型材料不断涌现;二是加工技术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提高;三是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绿色循环等水平提高;四是印染业和面料业创造力提升。经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2004年5月在京设立,这是唯一的面向全国的纺织行业科学技术奖项。2008年在原有钱之光科学教育基金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主要用于奖励在纺织行业科技进步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奖励在纺织教育战线上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并在可能的条件下支持一些对纺织行业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成效
我国纺织工业在保持多年的高速增长的同时,遇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2008年下半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显现,纺织工业遭遇外需下降、内需减缓的双重压力,行业遭遇到较大的困难。突出的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持续回落,2008年秋季广交会订单成交量同比下降30%以上;部分纺织企业将出口产品转为内销,又加大了国内市场压力;纺织原料价格全球性大幅下跌,国内棉花价格大幅波动,纺织企业占压大量资金,难以正常周转。
2009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简称《纺织调整振兴规划》),并出台了配套的扶持政策,极大地鼓舞了纺织行业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困难和实现中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就不断对纺织工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分四次连续提高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1%提高到16%,已经对我国纺织品服装恢复国际平等竞争地位、稳定国际市场份额、扭转出口企业亏损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纺织工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坚持加强技术进步和自主品牌建设,积极开拓和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比较快地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各种困难。到了2011年,相比其他行业较快出现了企稳回升态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2012年5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简称《强国纲要》),成为中国纺织工业首个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纺织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国纺织工业要顺应新期待,实现新要求,塑造新优势,完成科学技术进步、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这四大核心任务。《强国纲要》的发布对于促进全行业积极适应形势变化,抓住未来10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更高水平的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程明显加快,不仅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而且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继续发挥了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的重要作用。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推进技术进步,加快自主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规范市场竞争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加快技术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加大原料结构调整实现原料的多元化、加快重点产品调整推进结构优化、提高纺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优化行业区域布局等结构调整的重点。
例如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耗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68:19:13转变为2012年的49:39:22;其中,产业用纺织品所占比重提高了9个百分点,2012年产量达到1010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5倍左右;棉纺行业精梳纱、无结头纱、无梭布、无卷化比重分别达到27.82%、65.39%、68.28%和46.75%,比2005年分别提高2.82、10.07、16.1和8.35个百分点;纺织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加速转移的趋势日渐明显,中西部地区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速,“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分别达到41.1%和27.5%,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年均10.3%的增速;重点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整合知识产权、品牌等资源做大做强,2012年纺织服装行业已有30多家品牌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
纺织行业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以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为支撑,以繁荣市场和扩大内需为根本出发点,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着力点,全面加快和深化以上涉及的产品结构、装备结构、资源利用结构、区域布局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提高了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产业发展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有力地推进了纺织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