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靠养,肠靠清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脏六腑:你真的了解我们的身体吗

说到“心情”,我想起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在北京五中高一(3)班的一堂语文课上,李萍老师给大家布置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是____》。上课方式是作文点评。同学们都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李萍老师,李萍老师选了一部分作文,由别的同学朗读,然后请同学点评,最后自己点评。

李雨萌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是医生》。

“爸爸的工作很忙,总是很晚才到家。他帮很多小朋友治疗身体的疾病,我心想,要是我也生病就好啦,爸爸就能来看我啦……”

作文朗读完毕,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王晓菲忽然站起来说:“老师,李雨萌说‘我心想’。我们上过了生理卫生课,讲身体科学的鲁老师给我们讲过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一个区域是掌管人的思想。鲁老师还给大家讲了心脏的结构。我们知道,‘心’是人体血液的循环系统,并不负责思考。那为什么李雨萌说我‘心’想呢?是不是不对呀?”

王晓菲的提问,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同学们开始热烈讨论起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不管是写文章,还是日常说话,有谁会说:我“脑”想呢?

人体分为肝、心、脾、肺、肾五大脏器,这五大脏器分别掌管不同的系统。可是,中医说的肝、心、脾、肺、肾,和现代医学概念的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肾脏有所不同。

西医学里的liver,heart,spleen,lung,kidney代表了身体的五脏,分别被翻译成肝、心、脾、肺、肾。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非常贴切的翻译,但是,这几个汉字在中医里代表的意义与西医所说的“五脏”并不一样。

中医的肝心脾肺肾,是以五个脏器为代表的人体系统,并不是西医的liver,heart,spleen,lung,kidney。

例如,中医的“心”的概念,就包含了西医“脑”的部分功能,《内经》称之为“心主神明”。在很多古籍中,心的功能都涵盖了现代医学的心脏以及脑的功能。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心就被赋予了思考的功能。“我心想”,是自古以来的语言习惯,也是中国文化在中医中的体现。尽管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会引发各种思想文化的演变,但东方传统文化毕竟是我们的根。

从古代回到现代。我心想,李雨萌和王晓菲以及她们的同学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可以更进一步了。

中西医的肝、心、脾、肺、肾,在含义上,有些方面相近,有些方面则相去甚远。

张阿姨肚子胖,着急易怒,眉头紧锁,体检发现有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我说,您这是中医“肝”的问题,是肝气郁滞、肝经循行不利、气滞血瘀导致的。老王也身体肥胖,经常喝酒,有脂肪肝,皮肤油油的,大便黏腻。他说,我也是肝的问题吧。我说,您的脂肪肝是中医“脾”的问题,由于脾虚湿困,导致湿气停着,出现脂肪堆积、大便黏腻。

所以,认识不同的解剖体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健康的内涵。

还有就是“我心想”。仔细想想,心会想吗?为啥没有人说“我脑想”呢?因为中医里“心”的范围比西医心脏(heart)的范围大,中医的“脾”是消化系统的代称,中医的“肺”有免疫器官的内容……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就是因为西方解剖学进入中国之初,在翻译liver,heart,spleen,lung,kidney的时候借用了中医的“肝”“心”“脾”“肺”“肾”。

了解这段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医,直面健康。现在再来看看“心想”“心情”这样的词,是不是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