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纪
汉武帝是一位极其复杂的人物,史家对他有褒有贬。他目光敏锐,行动果敢,加强皇权,开疆拓土,使大汉威震天下;他把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创办太学,影响深远。同时,他常年征战,劳民伤财,晚年迷信鬼神,奢侈浪费。但无论如何,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金屋藏娇
武帝出生于公元前156年,父亲就是汉景帝刘启。武帝的母亲是王美人,美人是妃子的一种等级。后来传说在武帝母亲怀孕时梦见了太阳钻入怀中,汉景帝听说了,很高兴,认为是个吉利的梦,预示着孩子将来会有大作为。
在刘彻四岁时,景帝封他为胶东王,做太子的是他的哥哥刘荣。后来,刘彻的命运转折靠了景帝的姐姐长公主的帮助。长公主有个女儿叫陈阿娇,开始长公主是想把自己的女儿许给太子刘荣,将来太子即位,女儿就是皇后了。但是太子的母亲栗姬却不领情,这使长公主非常生气,从此与栗姬作对。这使武帝成了获利的“渔翁”。
长公主将目光转向了平时也很喜欢的刘彻,但刘彻的父亲景帝不太支持。长公主便想办法促成了此事:有一次,她在景帝的面前故意问刘彻愿不愿意要阿娇做他的妻子?刘彻也很喜欢阿娇,见姑姑问,便很大方地说:“以后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要亲自建造一栋金屋子送给她。”成语“金屋藏娇”即来于此。父亲景帝见刘彻和阿娇也很般配,便同意了这门亲事。
长公主并不是一般的公主,在景帝朝算得上是个很有地位的人物,她对景帝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她的极力策划和帮助,加上武帝自己的表现,景帝最终选择了刘彻这个才华出众的儿子做了太子,同时,武帝的母亲王美人也被升为皇后。此时的武帝刚刚七岁。
武帝当了太子以后,更加勤奋学习,景帝还给他请了很有学识的卫绾做他的老师。武帝的学习范围很广,包括了骑马、射箭和经学与文学。景帝去世后,十六岁的刘彻顺利即位,是为汉武帝。
加强皇权
自汉朝建立以来,历代皇帝一直以黄老思想(黄指黄帝,老指老子,也就是道家思想)来治国,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到了武帝时,汉朝已经建立六十多年,国家经济有了一定基础,武帝决心进行一番改革。他终止了“无为”政治,采取比较积极的政策,在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从这时开始。
董仲舒的儒家学说对原来孔子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融进了法家和阴阳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他神化了皇权,认为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天的赐予;他强调法制,即“德主刑辅”,先对百姓进行教育,教育无效时再用刑罚来镇压,这是一种刚柔相济的治国方针,在被武帝采用之后,成为此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当时的丞相负责管理文武百官,实权很大。他即位后,就开始削弱丞相的权力。汉朝初年,做丞相的都是开国功臣,资格老,势力大,武帝在位时他们基本上都已经年老或者去世,武帝便利用这个有利时机,让众多的儒生代替元老们,掌握国家政权。公元前124年,武帝便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孙弘来做丞相,改变了以前总是由贵族或功臣来做丞相的惯例。
汉武帝时期,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措施就是颁布了推恩令,内容主要是,诸侯王的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这样,诸侯的封地就越来越小,实力也逐渐削弱,再也不可能与中央分庭抗礼了。
汉武帝决心进行一番改革,在文化上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君权,武帝把全国分成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叫作“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中央的刺史叫作司隶校尉。刺史在六个方面对地方进行监督,防止郡守和地方豪强相互勾结,对抗中央。同时,刺史还负责向中央推荐官吏,对于政绩不好的刺史,中央可以罢免。
武帝的种种巩固中央集权的举措成功削弱了诸侯的势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西汉统治达到鼎盛。
抗击匈奴
匈奴是中原王朝的一大威胁,汉朝立国之初,实力不够雄厚,一直不敢与匈奴直接对抗。到了汉武帝时代,国家财富增多了,中央也有能力调动全国的力量,武帝决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出击匈奴。
武帝先后发兵对匈奴进行了多次战争,其中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是关键性的战役。
公元前127年,匈奴侵入上谷、渔阳进行掠夺,并杀害当地百姓千余人。武帝派遣将军卫青出征,大败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武帝在该地设立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移民十万到那里定居,重新修整了秦代的旧长城,并派兵驻守。此战,卫青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
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骑兵赶走匈奴右贤王,生擒匈奴王子十余人。汉军大获全胜,收兵回朝。武帝喜出望外,拜卫青为大将军。
公元前121年春,卫青的外甥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在皋兰山脚下和匈奴骑兵交战,斩杀八千余名匈奴兵。同年夏天,霍去病又率几万骑兵行军上千里,一路追击匈奴到祁连山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河西战役,这次战役改变了汉匈双方力量的对比,匈奴势力从此日益削弱。
汉武帝虽然政绩突出,但他也很奢侈。武帝在位期间,建了很多宫殿、园林,对外国的使者和来汉贸易的商人任意赏赐。此外,武帝和秦始皇一样也喜欢巡游,而且有十几次之多,巡游的里程和花费都超过了秦始皇。在武帝刚即位时,由于有文景之治的基础,国家还很富足,但经过了几十年的战争,国库已经快要空虚了。
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在皋兰山脚下和匈奴骑兵交战,斩杀八千余名匈奴兵。
求仙闹剧
武帝听信了一些方士的话,渴望长生不老,飞升成仙。有一次他问公孙卿:“黄帝是怎么成仙的?”
公孙卿信口开河地说:“我听说当初黄帝在首山开采铜矿,在荆山铸造宝鼎。宝鼎铸成以后,天上飞来一条龙来迎接黄帝。黄帝攀着龙须骑上龙背,群臣和后宫妃嫔七十多人都随着黄帝一同登天成仙。”
武帝听了,不禁叹息说:“唉,要是我也能学黄帝的样子就好了!”
于是,他任命公孙卿为郎官,派他到太室山等候天神的降临。
不久,公孙卿声称在一个地方看到了神仙的脚印。
武帝问:“你说的是真话吗?”
公孙卿回答:“神仙并不求人主,而是人主求神仙。如果求神的道路不宽广,神仙就不会来。神仙一类的事,听起来似乎荒唐,只要诚心诚意地求仙,持之以恒,总是能求到的。”
武帝信以为真,他让各郡和诸侯王的封地扩建道路,修缮宫观和名山的神祠,准备迎接神仙的驾临。他听说海中的蓬莱岛上有神仙,又让人准备许多船只,命令几千方士出海寻找蓬莱神仙。
公孙卿手持符节,先往名山等候神仙降临。他到达东莱,立即返回禀告说:“我在夜里看到一个巨人,有好几丈高。等我跑过去的时候,却又不见了。巨人留下的脚印非常大,很像禽兽的蹄印。”
武帝赶来一看,果然有一个挺大的脚印。刘彻将信将疑。这时,群臣中有人说:“我看到一位老翁牵着一条狗,只说了一句‘我想见天子’,就再也不见了。”
武帝准备亲自乘船到海上去寻找蓬莱神仙。群臣一齐劝阻,但是,谁的话他也听不进去。这时,东方朔对刘彻说:“与神仙相遇,是一种巧合,不能强求。要是有道术,不愁遇不到;如果没有道术,就是到了蓬莱仙境,遇到神仙,又有什么用?陛下还是回去吧,只要安安静静地住在宫中,神仙有灵,自然会降临。”
刘彻觉得东方朔说得有理,这才打消出海的念头,返回长安。刘彻这次出巡,行程近两万里,花费大量钱财。
巫蛊之祸
武帝晚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巫蛊之祸。
某日中午,武帝在梦中见到上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朝他打来。武帝断定这是有人在诅咒他,于是派遣宠臣江充追查巫蛊之事。
江充到处搜木头人,甚至用烧红的铁器钳人、烙人,强迫人们招供。江充四处“行凶”,但凡被他扣上巫蛊罪名的人都不能活命。没过多久,死在巫蛊罪名之下的就有好几万人,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动荡不安。
江充与太子刘据有矛盾,见武帝年老,害怕以后被太子诛杀,便定下奸计,说皇宫内有巫蛊作祟。得到武帝允许后,江充开始在宫内肆意搜查。搜查太子寝宫时,江充趁别人不注意,将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挖出来,并大肆宣扬说在太子宫里挖出来的木头人最多,要治太子的死罪。当时武帝正在远离都城的甘泉宫休养,刘据被江充逼得走投无路,只得越权行事,调集军队,抓捕江充。
这时,宦官苏文等人向武帝报告说太子起兵造反。武帝信以为真,盛怒之下下令捉拿刘据。刘据战败,带着两个儿子逃跑到湖县这个地方,躲在一个农户家中。卫皇后也在宫中自尽身亡。不久,新安县令李寿知道了刘据的下落,带人前去捉拿。刘据无处逃跑,上吊自杀。他的两个儿子和那家的主人被李寿的手下杀死。
刘据死后,武帝派人调查,才发现巫蛊之祸中的大部分案件都是子虚乌有。武帝醒悟后,下令诛杀江充全族,处死宦官苏文,至此才结束了这场内乱。
公元前87年,武帝病重,在立了刘弗陵为太子、任命几个辅佐大臣后,第二天便去世。汉武帝的陵墓叫作茂陵,在现在西安附近。
读史学成语
人心惶惶:惶惶:惊恐不安的样子。形容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例句:冬季是流感高峰期,再加上甲流病毒的骚扰,弄得人心惶惶。
将信将疑:将:且,又。不敢轻信,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例句:虽然我告诉了他答案,但他还是将信将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