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
1.1 子①曰:“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⑤乎?”
【注解】 ①子:对男子或有身份之人的尊称,此指孔子。《正义》引马融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②习:此指实践。程树德《论语集释》:“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③说(yuè):皇侃《论语义疏》本(下简称皇本)“说”字作“悦”。翟灏《四书考异》(下简称翟氏考异):“古喜说、论说同字,汉后增从‘心’字别之。‘悦’初见《广韵》。徐铉《新修字义》云:‘经典只作“说”。’然《毛诗》‘说怿女美’,陆氏释云:‘又作“悦”。’《尔雅•释诂》:‘悦,乐也。悦,服也。’皆书作‘悦’。而《孟子》但用‘悦’字,则二字通写已久。”同“悦”,高兴。④愠(yùn):愠怒,怨恨。⑤君子:《礼记•哀公问》:“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白虎通•号篇》:“或称君子者,道德之称也。”《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是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有时是指在位的人。这里是指前者。
【译文】 孔子说:“《诗》《书》《礼》《乐》等学过的东西,能够时时去实践,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看自己,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但是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评论】 此为《论语》之首章,其意含有三个层面:对于自己所学之内容,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但是我并不怨恨,不也就是君子吗?
“学而时习之”,不宜解读为“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应当时常温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将“习”解为“鸟数飞也。”这大概符合孔子的原意。孔子教授弟子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书本,孔子也并非只是舞文弄墨的老夫子。他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并不逊色于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不仅涵盖了《诗经》《尚书》《易经》等理论性课程,同时也包括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计算等实践性课程。它们大致涉及今天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部分内容。对于这些教学内容,非实践不可。“纸上读来终觉浅”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只有将自己所学,按时实践,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从哲学角度讲,即是所谓“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学琴于师襄事。师襄是鲁国乐师。孔子从师襄那里学了一首曲子,练习十日。师襄认为可以换下一首曲子。但孔子不以“习其曲”为满足,还要得到演奏技巧,得到气质神韵,还要借此曲了解创作者的为人,直到推测出此曲为周文王的作品才肯停歇,使得师襄“避席再拜”,以表自己的钦佩之情。这件事生动再现了孔子对于“学而时习之”的践行。若能体会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深度介入,则会获得油然而生的快乐。人人都可体会这种快乐,只需行动即可。
刘宝楠《论语正义》曰:“《学记》言:‘学至大成,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然则朋来,正是学成之验。”孔子学有大成,时有志同道合之朋友从远方来会见自己,这是一种快乐。想古代交通并不发达,友人从远方来,定是跋山涉水、风尘仆仆。此种求学问的真情,怎能不令人感到快乐。难怪诗仙李白会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这样的诗句来吟咏友谊。
本章开宗明义,第一个层面强调学而有所得的个体快乐;第二个层面上升到与朋友交往的社会性快乐;第三个层面升华为与人交往但坚持自我尊严与价值的快乐。倘若人人依此找寻快乐,那快乐便会到来。由此也可见得,并非只有物质享受、感官刺激才是快乐。
1.2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③犯上者,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解】 ①有子:即有若,字子有,孔子的学生。号称小圣人。《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鲁人,少孔子三十六岁,为人强识,好古道。”《史记•孔子世家》谓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孟子•滕文公上》:“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论语》中称“子”的只有有若、曾子、闵子和冉有,其他学生多称字。虽然曾子极力反对师事有若,但从《论语》中所载有若之言论来看,他在学问上颇有造诣,并非徒有其表也。②孝:善事父母曰孝;弟:同悌(tì),善事兄长曰悌。③好:喜欢。④鲜(xiǎn):少。⑤本:根本。
【译文】 有若说:“做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的,这种人少有;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这种人从来没有。君子专心致志于进德修业的根本,根本树立起来了,仁义之道自会体察得到了。孝敬父母,友爱兄长,这就是仁爱的基础吧!”
【评论】 “仁”是孔子全部学说的核心,而“孝悌”则是仁之根本。有若之说深契孔子之心,不徒其外貌似孔子也。他指出,一个孝悌之人却喜欢冒犯上级,这是很少有的;不会冒犯上级也就不会违礼作乱。所以孝悌是修德之根本。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仁爱之“道”就产生了。有若所言,即孔子心声。
“孝悌”本是家庭内部美德,孔子将其上升到社会道德层面,在当时是一大进步。周天子实行分封制,整个社会政治形态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之上,诸侯与天子之间就是父子或兄弟关系,形成家国同构之社会,所以有子才说为人孝悌者少有犯上作乱。
“孝悌”贯穿《论语》全书。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高寿),一则以惧(寿高)。”“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这里的关键点不在于不能远游,而是不让父母担心、挂念。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闵子骞遭后母虐待,寒冬腊月,后母仅用芦花给子骞做了过冬的衣服,却为其亲生儿子做了暖和的冬衣。后来子骞为父亲驾车,父嫌其慢,挥鞭斥责,衣服破处芦花飞出。父怒,欲赶走其后母。子骞跪求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后母被感动,于是全家和睦,其乐融融。孝道不仅贯穿于整个儒家学说体系,也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汉代选拔官吏实行察举制度,孝廉就是重要的一科。可以说“孝”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世对于孝道的褒扬,对于不孝的贬斥均源于此。
1.3 子曰:“巧①言令②色,鲜③矣仁④!”
【注解】 ①巧:好。②令:善。③鲜(xiǎn):少。④仁:仁德。
【译文】 孔子说:“以花言巧语掩饰自己的人,很少有仁的质性。”
【评论】 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巧言令色本是人之所求,然而如果只有其表而无其实,则非仁。孔子提倡的仁德是由内而外,文质相符的。孔子也曾直率表示:“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朱熹《集注》解释“巧言令色”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说极确切。与其只求外在,还不如直探其本。故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提倡先做后说,或只做不说,重躬行。《论语》中还提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提倡君子刚毅木讷,强调言行一致。程树德《集释》引《四书辩疑》曰:“致饰于外,言甚有理。必有阴机在内,而后致饰于外,将有陷害,使之不为堤防也。语意既已及此,其下却但说本心之德亡,而不言其内有包藏害物之心。”所言可谓切中要害。
1.4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与朋友交言而不信乎④?传不习乎⑤?”
【注解】 ①曾子:《集解》引马融曰:“曾子,弟子曾参。”名参(shēn),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平邑县一带),少孔子四十六岁。其父曾皙亦孔子学生。曾子以孝著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以为能通孝道,作《孝经》。”《汉书•艺文志》著录“《曾子》十八篇。”从《论语》《孔子家语》《礼记》等所述其事迹来看,曾参有点愚孝。极有才学但行事刻板。②日:每天。三:多次。省(xǐnɡ):自我检查反省。③为人谋:替别人办事。④此句皇侃《义疏》本“交”下有“言”字。阮元《十三经注疏》校从。⑤传:动词做名词用,老师的传授。《集解》引何注曰:“传不习乎,言凡所传之事,得无素不讲习而传之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往来是否说话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实践和复习了呢?”
【评论】 曾参是孔门弟子中为数不多的有著述者,他对孔子强调内省以达至道德自觉的修养方法有会心处,此章之“三省”,即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的具体化。曾参遵从孔子,提出“三省吾身”之法,后成为儒家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有关内省的具体内容,曾参提到三点: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言出必行?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实践?虽有三个方面,但其实质还是一个“信”字。“民无信不立”,因此,信,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自己还把“朋友信之”作为自己的志向之一(《论语•公冶长》)。孔子这种思想,延续至后代,成为中国传统道德之一。到了汉代,“信”与“仁、义、礼、智”并称“五常”。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此理万世不可易也。
朱子《集注》言:“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尹氏曰:‘曾子守约,故动必求诸身。’谢氏曰:‘诸子之学皆出于圣人,其后愈远而愈失其真。独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观于子思、孟子可见矣。惜乎其嘉言善行,不尽传于世也。其幸存而未泯者,学者其可不尽心乎?’”又《孔子家语•六本》载: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由此处记载来看,曾参行事虽有些循规蹈矩,但其严谨认真也是众弟子中少有的。他能够仔细体察老师的修养之道,并能够加以发挥,提出“三省”之法,使人更易于得其门而入,也就有其必然性了。
1.5 子曰:“道①千乘之国②,敬事而信③,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注解】 ①道:同“导”,治理。《释文》言本或作“导”。皇侃《义疏》本正作“导”。②乘(shènɡ):四马一车曰乘。春秋时国家强弱以战车多少计,千乘之国即指诸侯国。金鹗《求古录》云:“孟子言:‘天子千里,大国百里,次国七十里,小国五十里。’又言:‘万乘之国,千乘之家。千乘之国,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是千里出车万乘,百里出车千乘,十里出车百乘也。”《集释》引日本学者物茂卿《论语征》曰:“万乘、千乘、百乘,古言也。谓天子为万乘,诸侯为千乘,大夫为百乘,语其富也。如千金之子,孰能计其囊之藏适若干而言之乎?”③敬事:谨于国事。④节用:节约用度。爱人:爱护百姓。⑤以时:按时,指不违农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城邦,就要严肃敬畏地对待政事,信实无欺,节省开支,爱护百姓,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节。”
【评论】 如何治理好国家,古往今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章载孔子论治国为政,点出为政之要:以民为本!孔子熟知兴亡,深知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大都荒于政事,奢侈浪费,不以百姓之事为然。而明君则如尧舜禹汤文武,皆有圣德,勤政爱民。这就为如何为政指明了路径。《礼记•檀弓下》载孔子及弟子途经泰山,看到一妇人在墓旁哭泣,孔子使子路前去询问。原来当地虎患严重,妇人的公公、丈夫、儿子均被恶虎所食。问她为何不离开此地,妇人说此地虽有虎患而无苛政。孔子听了大受震动,于是教导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这是从反面讲为政之大忌,意思与此章略同。
孔子反对苛政,提倡“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主观上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但在客观上则有利于减轻被统治者的压力,符合人民的愿望。《集注》云此章“言治国之要,在此五者,亦务本之意也。”其说甚是。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①,出则悌②,谨而信③,泛爱众④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⑤。”
【注解】 ①弟子:或指年幼之人,或指学生。此处指年幼者。②悌:敬爱兄长。皇侃《义疏》本作“悌”。《释文》:“本亦作‘悌’”。今据改。③谨:寡言。④泛爱众:博爱大众。⑤文:文献知识。此句荀悦《汉纪•孝元帝论》引作:“行有余力,则可以学文。”有“可”字。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房子,便敬爱兄长;话不多,但说的必是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能做到这些以后,还有剩余的力量,就再去学习‘五经’‘六艺’等知识。”
【评论】 朱熹《集注》释此章曰:“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汎,广也。众,谓众人。亲,近也。仁,谓仁者。余力,犹言暇日以用也。文,谓诗书六艺之文。”教育的实质在于“成人”。孔子教育学生以“做人”为先,其次才是学习知识。在今天,这一点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谨言慎行,讲求诚信,这都是为人之要。在此基础上,还要将此推及他人,博爱大众。仁爱并不限于自己、限于家人,而是推己及人,爱别人,爱大众。《孟子•梁惠王上》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主张将对父兄之仁爱推广及于他人。这可以说是孟夫子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展,孟轲号称亚圣,名不虚传也。
1.7 子夏①曰:“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解】 ①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少孔子四十四岁。子夏长于文学,尤擅说《诗》。孔子卒后,居西河,魏文侯以其为师。②贤贤:尊重贤者。前一个“贤”为动词,后“贤”字名词,指贤者。易色:改易好色之心。朱子《集注》:“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陈祖范《经咫》云:“此主夫妇一伦言。贤贤如《关雎》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车舝》之‘辰彼硕女,令德来教’。易色如所谓情欲之感无介乎容仪,宴私之意不形乎动静。在妇为嫁德不嫁容,在夫为好德非好色也。”则以为此句只就夫妇之道而言。亦可通。③致:献纳。致其身,犹言“豁出性命”。
【译文】 子夏说:“尊崇德行之贤者胜过喜好美色;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侍奉国君能豁出性命;同朋友交往能诚实守信。人能如此,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论】 此章记子夏论“学”之说,涉及教育的本质问题,甚有启发意义。子夏所谓“学”,与此前孔子所谓“学”一样,包含生活及实践等诸多方面,主要是处世为人之道,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韩愈《师说》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恰可发明儒家“学”的精神。孔子更看重的是传授为人之道、修身之道,并进而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现代社会中以知识积累代替成人之教,故而出现许多弊端,如高学历犯罪,高学历心理畸形等,正反衬出为人之道比学识更重要。说得通俗一点,当今社会,即使不能成为硕士、博士,但只要心中有善,行事有德,为人诚实忠厚,工作兢兢业业,这也是值得让人尊重和羡慕的呀!
1.8 子曰:“君子不重①则不威②,学则不固③。主忠信④。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⑤。”
【注解】 ①重:庄重。②威:威严。③固:坚固。一说以为不能通达于礼。《礼记•曲礼》:“辍朝而顾,君子谓之固”,郑氏注云:“固,谓不达于礼。”④主忠信:亲近忠信之人。主,亲近。⑤惮(dàn):忌惮,害怕。
【译文】 孔子说:“在上位的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习的东西就不会稳固。要亲近忠信之人。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
【评论】 程树德《集释》引《论语稽》云:“君子,谓在位之人也。春秋时世禄世官,或轻浮,或鄙陋,或诈伪,或狎暱小人,或怙恶饰非,皆列国卿大夫之通病。孔子以此戒勉之,较为合理。”在位之君子倘若不庄重、自重,那么他将无威严,所学不会稳固。这里君子特指春秋时代的贵族,他们的通病是轻浮诈伪,不庄重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活,表里不一。这样的人必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赖,那么自然就无威信尊严可谈。孔子很可能是针对这种社会现象而发为此语。
“忠”与“信”是儒家道德体系中的重要范畴,也贯穿于孔子的教学内容之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忠”“信”乃做人之本。本篇第四章中曾子反省内容之一便是“为人谋而不忠乎”,这里是指对朋友的忠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德,于个人是如此,于国家更是如此。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即恭、宽、信、敏、惠。
这一章还谈到交友之道,不与道德学问劣于己者交往。但如换位思考,孔子所说却似乎有点不合逻辑。若每个人都想交比我们优秀的朋友,不去理会不如我们的人,我们最终会无友可交的。
1.9 曾子①曰:“慎终追远②,民德归厚矣③。”
【注解】 ①曾子:曾参。②慎终:指父母之丧慎尽其礼。追远:祭敬其诚,指追念祖先。③归:动词,归于。厚,忠厚。
【译文】 曾子说:“谨慎依礼对待父母之丧,以时祭祀以追念父母,在上者能如此,老百姓自然也就归于忠厚老实了。”
【评论】 刘宝楠《集解》引孔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儒家讲求孝,其主要内容就是生时敬养,丧祭依礼。曾子最重孝道,所以特别强调对父母丧事的重视,对逝去祖先的隆重祭祀。如果在上位者能够带头尽孝道,遵循“慎终追远”之礼,上行下效,民风也就会归于忠厚敦朴了。在曾子看来,孝不仅是个人德行,同时也是治国之重要手段。汉代及之后封建统治者倡导以孝治天下,大概也是看到了这一点。
1.10 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③,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④?”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⑤!”
【注解】 ①子禽:姓陈,名亢(kànɡ),字子禽。陈国人,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载其事。然《子张》篇载其称子贡贤于夫子,近人多据此怀疑其非孔门弟子。《季氏》也记载陈亢曾问孔鲤孔子有无特别的教导。由此看,陈亢可能是有点爱钻牛角尖的人。②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学生,少孔子三十一岁。子贡不仅学问好,而且有辩才,且善于经商,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因此深得孔子赞许。上博简、郭店简及汉石经凡“子贡”皆作“子赣”。③邦:代指国家。④抑:或者。⑤其诸:齐鲁间之方言语气词,表示推测,犹言“大概”“大约”。
【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到哪个国家,必然了解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要求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通过观察百姓的温和、善良、严肃、俭朴、谦让来推断其政治状况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大概和一般人不相同吧?”
【评论】 对此章,明代学者李贽颇有微词。他说:“子贡之言巧甚,‘夫子之求之也’二语,不过形容其得之之妙也”(《四书评•论语》卷之一)。皇侃《义疏》云:“政是人君所行,见于民下,不可隐藏,故夫子知之,是人君所行自与之也。”孔子观风俗而知政治之得失,何劳“求之”?孔子周游列国,未得出仕之机会。陈亢问这个问题,其实是想了解夫子对出仕的态度。有点窥探老师隐私的意思,子贡的回答也还算是高妙。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①;父没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③,可谓孝矣。”
【注解】 ①其:指儿子。②父没:父亲去世。③道:人生的道理。
【译文】 孔子说:“当父亲活着的时候,要观察儿子的志向;父亲死了,要观察儿子的行为;若是儿子对他父亲的行事之道,长时间未加改变,这也就可以说做到孝了。”
【评论】 朱熹《集注》曰:“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孝是仁德的根本,《论语》中多次提及有关孝的问题。从传统意义上讲,孝不仅要尽赡养义务,还要有尊敬之心。本章是从志向事业上讲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不必拘泥于“三年之丧”的礼节上,意谓父死之后仍存敬爱也。
当今社会,科学、文化、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但是道德的提升却落在了后面。遵从人性当中最本真的情感,恢复孝的美德,不也很让人期待么?当然,此处所谈,也并不是要匡复全部旧礼,乃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12 有子曰:“礼之用①,和为贵②。先王之道③,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④。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⑤,亦不可行也。”
【注解】 ①用:推行。②和:中和,不过度。《贾子•道术》曰:“刚柔得道谓之和,反和为乖。”③道:治国修身之道。④不行:行不通。⑤节:节制。
【译文】 有子说:“礼的实施,当以中和为最高准则。前代君王的治国修身之道,最好的也正在于此;不管大小事情都依中和之道做得恰当。有行不通的时候,为中和而求中和,不用礼来规范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评论】 孔子提倡礼治,又主张以和为贵。这一点上,有若可说是深得孔子之精髓。看来有子不仅外貌似夫子,学问也是弟子中特出者。刘宝楠《正义》指出:
有子此章之旨,所以发明夫子中庸之义也。《说文》:“庸,用也。”凡事所可常用,故“庸”又训“常”。郑君《中庸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注“君子中庸”云:“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两义自为引申。尧咨舜,舜咨禹,云:“允执其中。”《孟子》言“汤执中”,“执中”即用中也。“舜执两端,用其中于民”,“用中”即“中庸”之倒文。《周官•大司乐》言六德:“中、和、祗、庸、孝、友。”言“中和”又言“庸”,夫子本之,故言中庸之德。子思本之,乃作《中庸》。而有子于此章已明言之。其谓“以礼节之”者,礼贵得中,知所节,则知所中。《中庸》云:“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和而不流”,则礼以节之也,则礼之中也。《中庸》皆所以行礼,故礼篇载之。《逸周书•度训》云:“和非中不立,中非礼不慎,礼非乐不履。”乐谓和乐,即此义也。
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要义。直至今日,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就是对儒家文化的另一种继承和发扬。李泽厚先生认为这里的“和”可以解释为“度”。所谓过犹不及,A≠A+A-。今日讲的“分寸感”同此(《论语今读》)。刘宝楠《正义》引马融曰:“人知礼贵和,而每事从和;不以礼为节,亦不可行。”“和”是目标,不是工具,“和”所体现的“度”要靠礼的节制来实现。所以儒家所倡导的是有礼、有节、有序的和,不是丧失分寸感的为“和”而“和”。故此章后半言“亦不可行也”。可见,和并不是无原则的和,一切以礼为标准。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①,言可复也②。恭近于礼,远耻辱也③。因不失其亲④,亦可宗也⑤。”
【注解】 ①信:诚信。②复:践行诺言。朱熹《集注》:“复,践言也。”③远:远离。④因:依附。《说文系传通论》引《礼》曰:“姻不失其亲。”⑤宗:宗主。皇侃《义疏》本作“亦可宗敬也”。所载孔氏注亦有“敬”字。
【译文】 有子说:“守信言符合道义,说的话才能兑现。态度容貌的恭敬符合礼制,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附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评论】 朱熹《集注》释此章曰:“信,约信也。义者,事之宜也。复,践言也。恭,致敬也。礼,节文也。因,犹依也。宗,犹主也。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
态度容貌的恭敬符合礼制,自然就不会招致侮辱。恭,指的是举止端庄、严肃、有礼。敬,是指对待事情严肃认真或对人严肃有礼貌。这二者被连在一起作为君子道德修养高尚的体现。孟子就以“恭敬之心”来阐释“礼”,把“恭敬之心”看作是人心固有的善端之一。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①,居无求安②,敏于事而慎于言③,就有道而正焉④,可谓好学也已矣。”
【注解】 ①食:吃饭。②安:舒适。③敏:勤劳敏捷。慎:谨慎。④就:靠近。正:匡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一味追求饱足,居住不一味追求舒适,对待工作勤奋敏捷,说话谨慎,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评论】 孔子在这里对君子好学提出了三个层面的要求:物质上不贪图享受;对待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主动接近有德的人。
颜回是孔子认为最好学的学生。孔子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意思是说,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种苦,但是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相比之下,今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随处可见,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君子却难以找寻。有人将物质富裕、追求享受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与孔子当时的要求相距甚远。今日,我们无需苛刻地要求自己也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但是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弄清人生目的十分重要。“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只是一种精神境界,并不是规约生活的刻板教条。
1.15 子贡问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②?”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③,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⑤,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解】 ①谄:谄媚。②何如:怎么样?③未若:比不上。④诗:即《诗经》,简称《诗》。⑤赐:即子贡,名赐。
【译文】 子贡求教说:“贫穷却不事巴结奉承,富裕却不骄傲自大,这样的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了;但不如虽贫穷却快乐,虽有钱却爱好礼制。”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孔子说:“子贡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过去的,你却能举一反三,用在未来上了。”
【评论】 上博简《民之父母》中有一段引《诗》材料可与此章相互发明,其文如下:
子夏曰:“‘五至’既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三无’虖,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君子以此横于天下……”子夏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何《诗》是迡?”孔子曰:“善哉!商也,将可《诗》矣!‘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无声之乐。‘威仪迟迟,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1)
这段材料中记载孔子对子贡善于阐释《诗》篇的称许,与本章孔子称赞子贡举一反三、告往知来相似。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很注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弄清楚而弄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开导;不到学生想说却无法恰当表达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东方,但是他却不能推导出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从教的角度讲,孔子不提倡“满堂灌”,他认为为人师者,应当循循善诱,进行启发式教育;从学的角度讲,要求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至今,这种科学的教学方式仍然被大家所认同。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②。”
【注解】 ①患:担心。②知:了解。人:别人。
【译文】 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评论】 这与第一章中“人不知而不愠”是一个道理。很多人苦于求名,尤其在有点功绩后,更是希望自己名留青史。网络时代,有很多人为了出名,不择手段。那么对待出名,什么样的态度是正确的呢?从孔子这里,我们读到的是一种淡然,一种超脱。关注个体的人生价值和尊严,遵循个人的价值理念,超脱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么,孔子就真的反对出名吗?孔子曾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一个人死后,如果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那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孔子又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可见孔子认为没有仁,就无法成名。可以说成仁是目的,成名只是顺带出现的结果,而不是为成名而成名。确立好个体的人生目的,是分辨这一误区的关键点。推行仁义,修炼自身道德是人生目的,成名只是顺其自然的结果。反其道而行者,犯了颠倒因果的错误。不择手段的欺世盗名是为人所唾弃的,只有品行高尚的仁义君子才能留名千古。
最后,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患不知人也”,这是更高的层次。将目光从关注自我的狭隘视野中转移到关注他人,体现了孔子一种包容和豁达的情怀,也可以看作是孔子仁者之心的具体体现。
(1)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1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