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徽祁门县历溪目连戏戏班及演出情况调查
目连戏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它的分布曾经十分广泛,安徽南部曾经是目连戏比较流行的地区,而今,这一地区尚有戏班活动。位于安徽西南部的祁门县目前尚有三个目连戏班:马山村戏班、栗木班村戏班,历溪村戏班。三个戏班中,历溪班建班比较晚,但近年来在三个戏班中最为活跃。
我曾于2006年11月和历溪班有过第一次接触,那时该戏班应邀到几百公里外的宣城市东华村演出,得知这一消息,我和几位同学认为这是记录这一濒危剧种的一次难得的机会,于是在导师杨燕教授的指导下一同前往进行采访拍摄。三天的时间我们拍摄现场演出,走访演员、戏班负责人,以及东华村的村民及村干部,留下了关于历溪村目连戏的宝贵记录。
图1 目连戏考察地历溪村——村头一景
从那时起,我就比较关注目连戏,尤其是历溪村目连戏。我想,历溪目连戏是古老戏剧在当代生存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目连戏这一濒危剧种留存的活体范本,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于是,2008年7月6日到12日,我深入历溪村对那里目连戏的生存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其间走访了演员、负责目连戏演出的村干部、当地群众以及祁门县文化部门的相关领导,拍摄录像资料、照片,搜集了第一手资料,了解目连戏的过去现在,尤其是目连戏的生存现状;同时也到附近的马山村、栗木村、环砂村进行了调查走访;并在此基础上对历溪村目连戏的生存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历溪村是皖南一个古老的小山村,属祁门县历口镇,距县城西北约27公里,地处国家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山脚下,全村220户人家,710人。这里群山环抱,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村中王姓人家于宋朝从祁门西山口迁到此处,世代聚族而居。而今村中许多古迹尚存:村里保留着不少明清时的古民居;明代修建的王氏宗祠“合一堂”至今保存完好;村口的舜水古桥,历经百年风雨更显古雅;村里明代出了一位著名御医王典和一位有名的木商王世顺,他们的墓就在村边且保存较好;村中还有千年古樟树,有珍稀物种众多的古木林。村头的“嚎啕殿”是祭戏神的地方,这里供奉着傩神菩萨和五猖老爷,历溪村祭祀和唱戏的习俗由来已久,听说这里过去不仅上演目连戏,还演傩戏。古桥、古祠堂、古石碑、古墓、古庙、古戏等,无不显示着历溪村悠久的历史。目连戏能够在这里生存,和这里深远优良的环境和重传统的民风民俗有一定的关系。
历溪村从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曾经有自己的目连戏班,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一次演出是1940年前后,之后目连戏便在该村销声匿迹了,“文革”时期目连戏更是被视作封建流毒,流传的剧本也被毁掉了。直到1999年冬该村目连戏班才得以重建,并于2000年初开始演出。现在的历溪目连戏班,有成员30多人,主要演员9人,乐队4人,跑猖25人,服装道具1人,村委会负责人两人,其中有女演员三名。演出人员皆为本村村民,他们平时务农、休闲在家或外出打工,有演出任务就集中起来排练演出。该戏班自成立至今,已经演出20多次,除了在本村演出外,还到过祁门县城、黄山市、宣城、芜湖市繁昌县、休宁、南京高淳县等地。
(一)历溪村目连戏班考辨
关于历史上的历溪目连戏班,史料少有记载。
笔者在《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中发现这样的记述:“郑改编本,据说首演于祁门西乡的栗木村,又演于郑的故乡清溪。后有郑氏携稿传教于邻县石台的青甫、大宇一带。其实可考有十班,首演改编本的是栗木班,继有环沙班和祁岭班,然后又有马山班、历溪班、樵溪班。不久传到石台县各地的目连戏班中,如大宇坑班演出的三本目连。”陈长文、谷水、赵荫湘的《目连戏在徽州的产生和发展》一文也有类似的说法:“在徽州地方,郑本目连戏一经产生,就很快流行与发展起来。早在明万历末年祁门西乡的栗木村,即组织起班演唱目连戏。与此同时,据老艺人相传,郑之珍又亲自携带剧本,到与祁门毗邻的石台青浦、大宇坑一带传授戏文,接着祁门、石台两地的乡间,目连戏班社纷纷建立,比较有影响的有箬坑的马山班、彭龙的沥溪班(即现在的历口镇历溪村)、洙口的樵溪班,以及清溪、环砂、祁岭等地的班社”。
以上引言中的“郑改编本”和“郑本目连”均指明万历年间徽州名士郑之珍编写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又名《劝善记》。上述文字说明了历溪很早就有自己的班社,历溪也是“郑本目连戏”重要的传播流行地。除了以上的情况,笔者在史料中再没有找到明清时期历溪班目连戏班更为详细点的记载,关于明清时期安徽目连戏班只查到了栗木班、清溪班、樵溪班、韶坑班、长标板、南陵班等班社的些许记述。
民国时期历溪班的演出情况,在茆耕茹的《安徽目连戏资料集》中有这样的记述:“1990年该村仅存一名目连戏艺人王善棣,年龄八十有余。王善棣老人说:‘我村明朝末年即建班唱目连。当我们这辈人学戏时,曾于民国18年、23年、28年在本村唱过三次。我村唱目连是五年一届;还外出至本县环砂、城安及石台县横渡、詹坡、北塘、灵山唱过,也去过黟县演出;在外唱三晚的多,唱五晚的少。'”按公元纪年来推算,王善棣老人提到三次目连戏的演出时间应该分别在1929年、1934年和1939年,分别距今79年、74年、69年。
我去历溪调查走访的时候,据69岁的现目连戏班团长王秋来讲,大约70年前村里演出过一次目连戏,那时村里有目连戏演员30多人,因为演员人手不够用,就从附近的栗木村过来一部分演员,共60多人一起演出,这是父亲王永元讲给他听的;王秋来还告诉我,村里的班子每年在采完茶叶后要出去演出两三个月,在石台、贵池和本地演出,他父亲跟随师傅王金水演出。王秋来现在能记起的老演员有王明水、王善棣、王善根,王青华、王松考、王志安。
我在走访村里83岁的王学善老人(1925年生人)时,他能记起的目连戏演出有两次:一次是七十多年前,王均照的父亲王进养生病时栗木、马山、历溪合演7天7夜,白天演黄梅戏,晚上演出目连戏,是在上坡演的;一次是六十多年前王进得的父亲王连升生病时也请目连戏班演出过,地点是在村南油柞坞口(现在叫抽水龙)的地方。我推测老人说得两次演出可能就是上文提到的王善棣所说的民国时的后两次演出,因为那时他大约是9岁和14岁的样子,应该是记事的时候。以下是王学善老人能够回忆起的目连戏演员及饰演的角色:
七十多年前演出的时候(王金水的徒弟时期):
王家言——大神、大花
王明杰——傅罗卜
王松——傅相
王青华——金奴
六十多年前演出的时候:
王明烈——刘氏
王永元(王秋来父)——金奴
王善棣——小花(丑角)
王善根——傅相
王继安——跑猖
王道升——鬼
张日根——鬼
20世纪40年代以后,学过目连戏但没有演过的演员:
王国均——刘氏家兄弟
王学善——傅相
王积槐——金奴
王得根——大花
王大成——金奴
金水曾经是祁门、石台一带颇有影响的目连戏艺人,关于他的生平《历溪王氏族谱》有如下记载:“圣泮,金水生于同治六年七月初一。聘许氏定秀,生于同治壬申九月十五日。”金水师傅俗名称王金水、小金水、金水,生于1867年。
关于王金水其人,茆耕茹的《安徽目连戏资料集》有如下记载:“(1990年)王善棣老人说:‘我的师傅是本村的王孔章。听师傅说,他是小金水的徒弟。小金水是本村一位大师傅,会全套《目连》表演,还会爬杆、放猖。他曾去石台县大宇坑、大演及本县马山、樵溪教过目连戏。金水师傅大约于民国四年死在本村,死时四十余岁,那时我六七岁。’栗木目连艺人王丁发说:‘金水在我村学过戏,是唱大花的,我没见过他,是我师傅的师傅。后因金水去石台教戏,历溪村人不让他回家。’樵溪目连班艺人胡九成说:‘我村上辈艺人胡伯开是金水的徒弟,他们的年龄差不多,金水略大一点。’樵溪艺人胡寿才还说,清代末有位目连师傅叫王吉,收徒历溪王金水,金水又收樵溪胡伯开,胡伯开再传栗木王丁发。”书中说,这段记载没有考证,但对清末至民国年间目连戏在祁门流传及师承关系有一定参考价值。
古时候的目连戏演出,在叫“戏坦”地方“唱目连”,在该村叫“上坡”(位于村中的小河边)的地方“打目连”,所谓“唱目连”是指演员的演唱表演部分;“打目连”,是指戏中各式各样的技艺表演,这是整个目连戏的一大看点,这些技艺混合了杂技魔术、杂耍游戏、民间歌舞等各种表演。外地来演戏也是这两个地方。王秋来说,过去有人生病时汇演出目连戏,驱病消灾,当家要多出点钱,大家也要摊些钱。那时“唱目连”是为了劝人行善,“打目连”是为了驱魔辟邪。
从以上文字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1.民国时,历溪有自己的目连戏班,不仅在本村演,还到外地演出。
2.历溪村戏班和其他戏班有交流,演员有师承关系,有时也合作演出。
3.历史上历溪演出目连戏有固定的地点,一般在“上坡”和“戏坦”。
4.那时的演出分“打目连”和“唱目连”。打目连中不乏高难技艺的表演。
5.过去有两次演出目连戏是和“驱病消灾”有关联的。
6.金水是清末民初的一位很有名气的目连戏艺人,他的表演技艺高超。
采访中了解到,自1940年以后约六十年的时间历溪村再也没有自己的戏班子,也没有上演过目连戏。直到1999年新的戏班成立后才改变了以往的局面。戏班的老剧本“文革”时期都毁掉了,保留很少的原始剧本;现在目连戏演员王步和家中保存有上辈传下来的残本,我在他家采访时,他拿给我看过。调查期间,老演员王步和还拿出家里珍藏起猖用的咒符给我看,老人家只知道是上辈传下来的,但不知道成“符”的最初时间,看上去这份咒符已经很陈旧,而且有破损,但幸运的是在“文化大革命”那段动荡的年月,它没有被毁掉。另外王鑫成家保存有《目连戏对联》手抄本;王道照保存《目连戏画符》手抄本。
根据有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经过梳理可以得出历溪村目连戏发展大致脉络:
1.明清时期——演出盛行期。明朝后期(万历末年)建班,并搬演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2.民国时期——尚有戏班演出。老人们能回忆起的演出有三次。
3.大约1940年至1999年——绝迹断层期,无戏班活动。
4.1999年至今——恢复演出期。1999年冬成立戏班,2000年恢复后的第一次演出,到现在已演出20多场。
(二)现有目连戏班的建立、运作及特点
1.现有剧团的建立
现有目连戏班的诞生,有其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就是县文化部门到历溪开发旅游项目,并将古老的目连戏作为旅游的一个项目进行挖掘,历溪人也有恢复这一古老艺术、把这一“家宝”传下去的愿望,可以说历溪目连戏班是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产物;至于间接原因,我想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以及历溪村深厚的戏剧传统尤其是目连戏的文化传统等是分不开的。
据历溪原村长王国鑫讲,1999年时任祁门县文化局局长的陈琪给村里送来《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三卷,希望该村能把目连戏重新恢复起来,村里的几位黄梅戏老艺人王秋来、王步和、王鑫成经商量一致同意陈琪的提议,于是他们凭着一些儿时的记忆,并向马山村的王善槐学戏,尽可能地掌握目连戏的唱腔。由于几位年事已高,村里的年轻人又多不愿学习,他们就以剧本为依据,挑选其中的剧目进行适当的改编,三位老人还各出资100元置办了必要的服装道具,原来在黄梅戏剧团乐队干过的张青茂、张德茂、王学模也加入进来,经过近半年的排练,2000年2月15日进行了启动性演出。我在目连戏演员、负责戏班文书工作的王步和那里查到了当时演出情况的简单记录,如下:
节目:《四个和尚下山》(在舜水古桥桥头演出),《四个尼姑念经》(在古木林北演出),《六殿见母》(在村委会会议室演出),《挑经挑母》(在古樟树下)。
演员:王秋来、王鑫成、王步和、汪有得
祁门县电视台、祁门县文化局前来拍摄观摩。
就这样,历溪村目连戏班初成规模,后来演出的机会不断增多,一些村民也不断加入进来,戏班的人员也在逐渐壮大,演出也不断完善。现如今戏班已经有30多名成员。
戏班并没有整理好的戏班成员登记表,以下是我根据对王秋来、王鑫成、王国鑫、王秀梅等的采访,以及王步和保存的零散的演出记录整理的戏班成员情况一览表:
表1 历溪村目连戏班现状调查表
以下为跑猖演员:王秋成、王道照、王学珍、王庆祝、王跃进、汪维得、王得元、王水模、王锡树、王红模、王一模、王鑫平、王升模(已不演出)、王霄华。
2.戏班的运作
调查发现,历溪村目连戏班由村委会管理,一般不主动对外联系演出,演出有上级文化部门联系的,有外地邀请的,也有电视台节目需要邀请演出的。演出由村委会来组织,外出时一般由村委会成员带队,比如我看过的在安徽宣城市溪口镇东华村的演出,就是由村长王国鑫和村支书王惠忠带队,负责演出吃住费用等事宜。团长王秋来,负责召集演员排练,和演员们商量决定要演出的剧目以及演出的安排;演员王步和兼任演出文书,记录演出情况、成员出席和工资发放情况,并负责书写要张贴的演出剧目和剧情简介。王树成负责服装道具的使用和管理,其他演员各负其责。由于祁门西路土语难懂,普通话较好的王国鑫还要给相关人员,比如前来观摩的领导、记者、考察人员等当翻译,必要时还担任演出的解说,在东华村演出时,每场开演前他都要上台简单用普通话介绍一下下一场的名称和剧情。王国鑫告诉我们,每次演出都要经过县文化局的批准同意方可进行。
3.戏班的存在形式特点分析
业余性和民间性——传统的沿袭
历溪目连戏保留了传统的业余性特征,其成员都是本村村民,平时或下田耕种,或休闲在家,或外出打工,有演出机会或任务,即集合起来排练演出。这样从管理上来说就比较松散与市场结合的就不会紧密,在争取演出机会方面就缺乏主动性。演员基本处于待命状态,从整体来讲缺乏主动意识和竞争意识。多数演员抱着自娱自乐的心态,随意性很大。祁门县现有的另外两个目连戏班——马山村戏班和栗木村戏班也都具有同样的特征。
历史上的安徽目连戏班基本上都是业余戏班,查阅《中国戏曲志·安徽卷》,其中对樵溪班、栗木班、清溪班、长标班的介绍中都提到这些戏班为业余戏班,只有徐学安目连戏班为半职业戏班,即农忙务农,每年三月麦收以后集中起来进行流动演出。
调查中发现,历溪班业余性除了传统的条件外,主要是由当地现实和演出条件决定的。
关于戏班的宗族性——保留了宗族性特征,但宗族意识日渐淡薄
历史上的目连戏班多具有宗族性特征,就是戏班成员由来自一个宗族成员组成,为一个姓氏,一般不接纳其他姓氏的成员,具有排外性。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历溪班、马山班和栗木班而今依然保留着宗族性特征,历溪班为王室宗族,后两个一为叶氏宗族,一个为王氏宗族,笔者认为这主要是传统延承的结果。采访中我了解到在目连戏班组成这一点上宗族意识已经大大减弱,人们不怎么在乎外姓的加入,而今在三个戏班中都有外姓演员。历溪班的乐队构成都是张姓,团长王秋来表示:戏班现在并不排外,欢迎大家加入,只要自愿就成。该戏班也不闭塞保守,他们曾向马山班学习,并和栗木班交流学习,王秋来和王步和还到附近的石台县教过戏。曾经为目连戏班演出负责人的王国鑫说,如果可能的话,将来历溪、马山、栗木三村戏班可以合演目连戏,这样可以使演出的力量得到整合,提高演出质量,也有利于目连戏的传承发展,其他一些人也表达了同样的愿望。
由此可见,过去目连戏班强烈的宗族意识已经在大大淡化,只不过是当地同族王姓居绝对优势,使得戏班具有了宗族特征而已。我也问过马山班的副团长34岁的叶文宗,他说过去人们的宗族意识是很强,而现在的戏班并不在乎外姓的加入,只要愿意学愿意演都可以成为目连戏的成员。宗族意识的淡薄其实是有利于目连戏的传承和发展的。
(三)戏班演出情况调查及演出特点分析
1.演出情况调查
目连班自成立起到2008年7月笔者调查时止,已经演出22场,不仅在村里演出,还到外地演出多次,以下是我在调查走访、查阅相关报道和文献记载的基础上整理的演出情况一览表,这张表格从时间、地点、剧目、参演人数及演出原因几个方面反映了历溪目连戏班演出的基本情况。
图2 笔者正在调查目连戏演出情况
表2:历溪村目连戏班演出情况调查一览表
续表
图3 历溪目连戏戏班所用剧本——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2.演出剧本和出目
目前历溪村目连戏演出是以《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新安高石山人郑之珍编)为母本。通过相关资料可以推测历史上历溪班用的也是这一版本,但老戏班的本子早已失传。现用本是1999年冬时任祁门县文化局局长的陈琪送来三本复印件(原本为清印本),此本应为明万历刻本,我在栗木采访时见过,在栗木班团长王新龙手里有一套。比对一下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断定历溪本和栗木是一样的剧本。
剧本由以下人员保管:王鑫成保管“上卷”,王秋来保管“中卷”,王步和保管“下卷”。王秋来手中的剧本是手抄的,其他两卷都是刻印本的复印件。
戏班成员把剧本视为宝贝,因为他们觉得它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家宝,所以一般是不外借的,因为曾经有过接触,也可以说是老朋友了,笔者走访时,三人均很痛快地拿给笔者看,并同意拍照。
如今的历溪班演出的剧目,也不是完全按照原剧本演出的,而是从中挑选情节简单,人物较少,唱腔少,而且能反映剧本全貌的出目,经过改编后演出的,有的一出要包括原来的好几出。有的变了名字,这也是基于剧团情况比较灵活变通的做法。改编的工作主要由王秋来、王鑫成、王步和、王其尔几位热爱戏曲的比较年长的演员来完成。他们也没有自己改编后的剧本,基本就是参照郑之珍的《新编目连戏救母劝善戏文》演出的,凭的是记忆和熟练程度,教授给新演员也是靠“口耳相传”。
据团长王秋来和曾负责演出的原村长王国鑫介绍,已经演出过的出目有18个,它们是:跑猖(历溪班将“跑猖”也作为一个出目,一般安排在演出的开始)六殿见母、刘氏开荤(刘氏饮宴)、尼姑十劝(刘氏济尼)、花园烧香(花园埋骨)、三曹奏事(三曹议事)、阎罗接旨、尼姑下山、傅相升天、露会桥施舍(遣子经商、拐子相邀)、花园捉魂、傅相救贫、挑经挑母、孤魂、观音上寿、目连坐禅、莲台下令、大团圆,这和原剧本的100出相比当然是相去甚远,仅占原本出目数量的18%。
以下是笔者抄录的历溪目连戏班所用剧本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的出目,共100出,分别为:上卷32出出目——开场、元旦上寿、斋僧斋道、刘氏斋尼、博施济众、三官奏事、阎罗接旨、城隍挂号、观音生日(新增插科)、花园烧香、傅相嘱子、修斋荐父、傅相升天、尼姑下山、和尚下山、劝姐开荤、遣子经商、拐子相邀、行路施金、遣买牺牲、雷公电母、社令插旗、刘氏饮宴、肉馒斋僧、议逐僧道、李公劝善、招财买货、观音劝善、罗卜回家、观音救苦、刘氏忆子、母子团圆。中卷34出出目——开场、寿母劝善、十友行路、观音渡厄、匠人争席、刘氏自叹、斋僧济贫、十友见佛、司命议事、阎罗接旨、公作行路、花园捉魂、请医救母、城隍起解、刘氏回煞、过金钱山、罗卜描容、才女试节、过油滑山、县官起马、罗卜辞官、过望乡台、议婚辞婚、主仆分别、遣将擒猿、白猿开路、挑经挑母、过奈河桥、过黑松林(观音戏目连)、过升天门、过寒水池、过火焰山、过烂河桥(新补化身)、见佛见圆。下卷34出出目——开场、师友讲道、曹府元宵、主婢相逢、目连坐禅、一殿寻母、曹氏清明、公子回家、见女托媒、三殿寻母、曹氏逃难、五殿寻母、二度见佛、曹氏到庵、曹公见女、六殿寻母、傅相救妻、七殿见佛、曹氏却馈、目连挂灯、八殿寻母、十殿寻母、益利见驴、目连寻犬、犬入庵门、目连到家、曹氏赴会、十友赴会、盂兰大会。
图4 历溪目连戏乐队
3.涉及脚色
根据笔者所见的演出、对演员的采访、参照朱万曙校点的郑之珍著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总结出历溪村目连戏演出所涉及脚色有:
生——傅罗卜(目连)
夫——刘氏(在郑本中不以正旦名,而以“夫刘氏”表称。“夫”是刘氏的省称,非角色名。)
外——傅相、和尚
末——益利
旦——赛英、尼姑、孝妇
净、丑——棍子、贫子、拐子、强盗、小鬼、饿鬼
丑——金奴
占——观音、疯妇
小——判官、和尚、白猿、使鬼
以上已经包含了郑之珍全本的主要角色
4.目连戏乐队伴奏
历溪村戏班乐队一般为三人,偶尔四人,基本沿袭了过去徽州目连戏的伴奏方式:以打击乐器为主,包括鼓、锣、钹,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以前的演出中还有喇叭,现在基本不用。(右上图为现乐队伴奏师,左起分别为:王学模——司钹,张青茂——司小锣、张德茂——司鼓、锣)
5.服装道具
服装道具比较陈旧,有一部分是1962年村里黄梅戏剧团留下来的,也有后来置办的,也不是专业的戏服,笔者见过的,有的是普通的布面缝制的,有的是用来做被面和褥子面的布料,看上去比较粗陋。演员也没有专业的戏靴、戏鞋,演出时穿的基本是平时穿的便鞋;道具也比较简陋。目前服装道具情况如下:
服装:龙袍五件,蟒袍两件,花旦衣四套,小生衣五套,老生衣三套,老旦衣三套,丑生四套,丑旦两套,小花旦衣两套,兵俑衣20套(用于跑猖)。
乐器:打锣一个,大鼓一个(新置换),中鼓一个,小铛一个,钵两副,二胡一把,喇叭(丢失),笛子(丢失)。
火叉:8把(跑猖演员用,舞动火叉奔跑有驱鬼消灾之意)。
化妆用具用品也不是很专业,笔者所看到的演员化妆饰用的是普通的毛笔等。
演员的脸谱勾勒也缺乏专业性,脚色特征不明显,不明晰,不像我们见到的昆曲和京剧那么讲究。据戏班演员讲,他们借鉴了其他剧种相关脚色的画法,同时也有一定的随意性。总之,脸谱描画的很粗糙。
有人把安徽祁门目连戏称为“土戏”,服装道具的“土”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历溪目连戏十分质朴,有着明显的民间和乡土特征,被称为“土戏”不足为奇。
6.演出场地
村里人讲,过去村里的目连戏主要在戏坦和上坡演出,戏坦是在村中河沿的一处演出场地,村中和外来的目连戏的演出多在这里,这里一般是“唱目连”,“打目连”则在上坡演出,位置在现在村东南的地里。上面提到过,新中国成立前村里的最后两次演出一次是在上坡,一次是在村南油柞坞口(现在叫抽水龙)。
现在的演出场地并不固定,近几年在村里演出过的地方有小学校门前、舜水古桥桥头、古木林北、村委会会议室、古樟树下、现村委会(过去的老文化馆),其中在小学校门前演出次数多些。有的剧目由于剧情的要求,演出有较固定的场地,如《尼姑下山》在舜水古桥桥头,《挑经挑母》在古樟树下和古木林中的小道上。
到外地演出的演出场地有广场、搭建的戏台、剧场等,在剧场中的演出只有一次,那就是在2007年9月30日,赴屯溪参加四省民间艺术节(浙、皖、赣、闽),在黄山剧院进行的演出。
从古至今,本村有一个传统,就是目连戏不会在祠堂中演出,当地人认为目连戏是鬼魂戏,在祠堂中演出是对先人的大不敬,所以目连戏自恢复之日起就没在祠堂演出过。这和马山、栗木、环砂等村人们的观念不一样。马山、栗木往往把演出地点选在祠堂,2007年10月3日,栗木目连戏班到环砂演出就是在叙伦堂进行的。栗木在2007年的正月初七,在本村的衍庆堂演出过一次,笔者于今年7月10日到那里看了一下,祠堂坐北朝南。据当地老艺人76岁的王楚文讲,当时目连戏是在祠堂南门的内厅演的,观众是坐北朝南观看的,当时演出的对联还在,笔者抄录如下:“目连戏感党恩重整衣冠上演场,地方剧谢开放土腔土调遍农村。”对联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马山2008年3月为前来的黄山市人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进行的演出,也是在村祠堂叙伦堂进行的,当时演出的剧目是《闹会》和《游四景》。
郑之珍出生地清溪村现在已没有演出的戏班了,历史上在该村的演出地点也是在宗族祠堂,也就是在仍然保存较好的叙伦堂。郑存孝在《郑之珍目连戏在清溪》一文中说:“目连戏在演出场地上也大有区别。各地流行的目连戏在村庄里比较大的广场上搭台演出,即使郑之珍目连戏在外乡流行时,也只能在空旷的广场上搭台表演。而在郑之珍家乡——清溪村却不同,是在祖祠“司徒世家”——叙伦堂里登台公演。这也说明郑之珍及其所编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清溪村历史上的影响和贡献占有相当的地位,在清溪村是正统的,是作为清溪郑氏戏曲祖业而继承下来的。”
7.演出特点分析
古老性、质朴性
历溪目连戏的唱腔及表演都保留了古老和质朴性特征,比如唱腔,采用的是原始唱法,说唱的是“阳腔”“道士腔”,属“弋阳”系统的高腔,而且是用方言说唱。伴奏不用丝弦,只有大锣、大钹、大鼓,有时用唢呐,完全符合汤显祖所说“自江以西为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的特色,正如《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中“皖南目连戏”条目中所述:“不叶宫调,不托管弦”“错杂用乡语,只延土俗”“不避鄙俗”。其中也有一些当地流传下来的民歌小调,如“莲花落”小调。徽州目连戏的演唱特点就是唱腔古老,难学难唱。
演员们的演出也很质朴,从唱腔到扮相,从服装道具到舞台布景都呈现出质朴性特征。演员的化妆不是很讲究,看上去比较粗糙,服装道具有些简陋,舞台演出也没有现代化的声光电,甚至连音响设备都没有。
历溪目连戏,生于乡间,长于乡间,具有明显的民间性特征。即使偶尔他们进城演出也依然保持着它们的传统本色;而笔者了解到,湖南辰河目连、祁剧目连,福建蒲仙目连、泉州木偶,早已经成了剧场的主角,江苏的高淳目连在拯救演出之时就成了剧场的主角,笔者认为在剧场里演出的剧目更多体现出的是戏剧性,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而祭祀性、仪式性、民间性往往就被削弱了。
图5 目连戏中跑猖演员的喷火表演
调查中了解到,祁门县现有的其他两个戏班,马山班和栗木班同样保留了这样的特征。
技艺性
历溪村保留了喷火、耍莲花落、猿猴舞棒等技艺,观赏性比较强。如喷火表演,要由跑在前面的“猖神”来完成,演员口含煤油面向观众向手持的燃着的火把喷去,火把便伸出长长的火舌,不知情的观众真的以为演员有什么神通,以为真的能喷出火焰呢。这种表演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采访中了解到曾经有一位演员因为表演时没有掌握好致使呼吸器官被烧伤,花了很多钱才治好。但成功的表演很有观赏性,这在当今其他目连戏戏班中是没有的。另外,演出中耍莲花落、猴子弄棍等技艺,难度不是很大,但也增强了戏剧的可看性。
生动性、滑稽性
目连戏虽然有比较严肃的教化性、仪式性和宗教性,但其中也不乏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甚至滑稽可笑的表演成分,如其中插入的一些小戏,《哑背疯》《匠人争席》《王婆骂鸡》等,就具备了这样的特色,这也就增添了戏剧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历溪目连戏中生动滑稽表演也比较招引观众,其中以“哑巴”“疯妇”以及“棍子”的表演最为突出。“哑子背疯”一场,演员的表演大胆、热闹、滑稽、可笑,加上锣鼓声的渲染,使现场具有了浓浓的娱乐气氛。“傅相济贫”一场中以丑角形象出现的“棍子”,即两个小混混儿的表演也是滑稽、有趣,生动表现出了其顽劣无赖的嘴脸,有着深刻的揭露和讽刺意味。每每演到这些地方,观众都会发出会心的笑声。
实景中演出,颇具趣味性
历溪目连戏有的出目表演和周围环境相结合,让观众有一种“自己就在戏中,故事就发生在生活中的”感觉。比如《挑经挑母》《尼姑下山》《和尚下山》几出在本村演出时很有特色,往往在实景中演出。就拿《挑经挑母》来说,在古樟树下、古木林中,“傅罗卜”沿着崎岖的小路挑着经卷和母亲去西天求得真经,“白猿”舞动金箍棒在前面开道,苍凉凄楚的演唱,回荡在古树林中,观众在周围观看,演员、演唱、锣鼓、剧情、观众以及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古老的戏剧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山村,其神奇的魅力得到凸显。这使得传统的相对静止的“观演关系”被打破,演员观众在动态中共同完成了戏剧创作。这种情况在马山班和栗木班是没有的。
当地人觉得马山目连戏班的唱腔纯正好听,戏份占的也比较多,历溪班的演出唱腔少,没有马山的好听,但人们觉得历溪的演出更好看,我想也是因为历溪村目连戏所具有的一些技艺性、趣味性以及演出和周围环境相结合的缘故。
8.历溪目连戏演出所凸显的优势分析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历溪目连戏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生存发展至今,在祁门县仅存的包括马山、栗木在内的三个戏班中脱颖而出,且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表现为:演出机会和次数多,演出周期短,活动范围广,受社会的关注度大,和旅游开发相联系。戏班从起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30多人,演出次数从戏班建立到现在已经达22次,每年演出平均2.4次,活动范围已遍及省内外七八个县市,在三个戏班中演出次数总量占70%多,已经演出过18个出目,也是三个戏班中最多的。近些年来,历溪目连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从专家学者到各路媒体,从当地政府到开发商,从当地民众到各地游客。相比之下,马山、栗木虽然班子组成力量要比历溪强些,但两戏班的演出周期相对较长,演出场次越来越少,活动的地域范围更狭小些。这些情况从笔者根据采访整理的三戏班2008年7月初以前十年间的演出情况比较简表中可见一斑:
表3 1998年7月初至2008年7月初历溪、马山、栗木目连戏班演出相关情况比较
(注:上表中*号表示历溪班所显示出的优势项)
同样是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同样是在有着相似的较为深厚的古文化内涵的古村落,但历溪班却显示出了如此强的优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想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是历溪目连戏和旅游开发的结合,现有历溪目连戏诞生之日起就和旅游开发有了不解之缘,开始是县文化部门为了扶持历溪搞旅游开发挖掘恢复了目连戏的演出,之后和自办旅游的结合,后来作为外来开发商的专项旅游开发的项目。在祁门县仅存的三个戏班中,历溪凭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旅游结合的最为紧密,其他两村也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距牯牛降风景区较远,也不占交通的优势,而未和旅游开发结缘。其次是历溪班的目连戏“好看”,表演形式充满趣味性,这方面上文已经作了分析。在采访祁门县文保馆的陈浩河馆长时,他说历溪目连戏的“好看”也为历溪班赢得了更多的演出机会,县文化部门为他们提供的演出机会也要比其他两个班子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