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那么一定是你自找的。
我在第一次考中国传媒大学的时候,拿到的面试题是四个字——面面俱到。虽然我不喜欢这个词,但当时的我,对于这个词的理解就是完美——完备美好。和很多人一样,那时候的我急切地在追求一种“标配”的生活,要做人生赢家,要在人生清单上迫不及待地打钩。所以,30年来,只顾低头赶路,却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赶路,为什么要赶这条路。
我对完美的误解太深了,天真地以为只要尽力“周全”了外界的评价、期待和标准,自己就会幸福,所以嫌弃自己的平胸和雀斑,在关系中妥协、退让,总是对未来充满焦虑。结果,我却离幸福越来越远,直到抑郁。
我对完美的渴望恰恰是我痛苦的来源:
不愿承认和接纳自己不好的一面,对外貌苛求,对欲望鄙视;
想要在所有关系中满足别人,对自己是压制,对别人是压力;
对未来的不确定充满担心,放眼未来,凑合当下,拼命想抓住机会,却总是事与愿违。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我所谓的“完美”,是一道加法题,想要的太多。这样的“完美”不是将优势放大,而是要将劣势弥补,以牺牲某种优势的方式达到全面圆满,但其实,人总有自己的短板,是花再多的力气都无法擅长的。比如无法改变的身高,比如不适合的关系,比如没有天赋的职业。
“完美”是一件穿在“贪婪”身上的外套,生活需要的其实是做减法,放过自己,放弃完美,放下无谓的执着,管她什么完美呢,周全不了别人,就周全自己。
学会和自己的欲望相处,并且敢于说出“我想要什么”。
要脱下“完美”的外套,面对自己的“贪婪”,欣赏自己的欲望。人如果不理解自己的欲望,就可能永远无法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我们想要掩盖的欲望,其实就是我们的生命力。如果我们摧毁自己的欲望,可能也就摧毁了自己的生活。如果扭曲它、压制它,摧毁的可能是生命非凡之美。
对自己改变不了的事情接受,对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尽力,活在当下。
不需要靠外界的褒奖来获得认同,也不需要靠贬低他人彰显自己的价值,理智、公平、有担当,清楚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对内安顿好自己,对外适时周全,活得有边界。
说起来好听,做起来难。
这本书写到一半时,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听了太多意见,一度写不下去,从2019年12月拖到了2020年春节,直到快2月底了,才发觉离约定出版的日子越来越近!管她什么完美呢,先完成再完善,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快乐和痛苦,干吗要在乎别人的评价呢?
还好,顺利完稿了。
这本原本打算送给自己30岁的书,迟了一些,不过管它呢,没有人不会年老,但只要愿意,你可以一直年轻。
这本书的完成,要特别感谢李尚龙老师。一年前的春天,他居然鬼使神差地让我写《人设》的读后感,如果不是那篇《不听话的女人》,我就不会写公众号;如果不写公众号,我就不会发现写作原来是这么快乐的一件事!这一切的一切,都怪《人设》太好看了!感谢李尚龙老师带我走上“人设崩塌”之路,以及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对我的无私帮助。
感谢老张——我老妈,勇敢做自己。
感谢小爱、“蜡笔小新”和老爸,提醒我勇敢做自己。
谢谢我自己,不完美也怪美的。
2020年4月24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