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站细》管理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和作用
《站细》是《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简称,是铁路车站行车工作组织的基本规章,是车站编制日常作业计划,执行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和各项技术作业,进行日常运输生产分析总结、集团公司下达技术指标任务的主要依据。
《站细》在铁路运输组织中的作用:
(1)是贯彻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下同)和《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下同)、加强车站技术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2)是组织路内外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作业的基础。
(3)是车站编制、执行日常作业计划,组织接发列车、调车和各项技术作业以及有关技术设备使用的基本制度。
(4)是组织查定与执行车站各项技术作业程序、时间标准,计算车站通过能力及改编能力,日常运输生产分析、总结,以及集团公司下达年、月度技术指标任务的重要依据。
所有在车站作业的车务、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通信、信息等部门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二、主要内容
(1)车站技术设备的基本情况及使用、管理规定。
(2)日常作业计划及生产管理制度。
(3)行车组织工作,含接发列车和调车工作。
(4)与行车有关的客运、货运、军事运输工作。
(5)列车技术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
(6)车站通过、改编能力。
(7)作为附件的有关资料:如联锁控制系统、驼峰控制系统等主要行车设备使用说明书、联锁图表及厂矿企业在站内作业安全协议。
三、版本演变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站细》的版本曾发生过7次变动。历次改版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简要说明如下:
(一)1950版模式
1950年5月1日,全国铁路实行《技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1版)、《行规》(《铁路运输行车组织规程》)和《信规》(《铁路信号规则》)。
央运字1981号部令明确规定《车站技术管理细则》(简称《站管细则》)是车站技术管理、行车组织的重要技术文件,应根据《技规》、《行规》等有关章程及设备条件,规定各种运输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接发车与调车工作法则。
《站管细则》规定由车站站长组织编拟,经车务稽查员检查后,呈报批准后实行。《站管细则》为活页装订本,遇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计划、车站线路、设备及信号联锁、闭塞装置等变更时,其内容需要进行重新编订、核定。
1957年3月铁道部运输局总结各技术站编制和执行《站管细则》的经验和作法,对《站管细则》的格式和编制办法做了进一步规范〔铁车站管(57)第16号文件〕。
至此之前,车站行车工作组织细则包含《站管细则》、《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简称《作业过程》)和《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作业能力》(简称《车站能力》)三个独立的技术文件。全路各车站据此来编制《站管细则》、查定《作业过程》和计算《车站能力》,实施过程中三本规章分散或重复缺乏有机的结合。
(二)1959版模式
为避免车站规章制度的分散和技术设备、组织分工等方面相互重复,铁道部运输局于1959年8月将原来的《车站技术管理细则》、《车站技术作业过程》和《车站通过能力及改编能力计算书》三本文件合并为一册,统称为《车站行车组织细则》。简化了编订和审批手续,缩短了编制和修订时间,便于学习和贯彻。
随后又颁布实行了《车站行车组织细则编制规则(草案)》〔铁运技余(59)第2004号文件〕,进一步明确《车站行车组织规则》是车站运输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文件,日常运输生产的准则,是《技规》、《行规》及有关行车章程、办法在车站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车站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列车车辆在车站的技术作业程序、方法和时间标准,通过能力与改编能力的计算,日常工作计划的编制,作业指挥和劳动组织等,要求车站及其他部门有关人员均须认真贯彻执行。
(三)1965版模式
1964年,根据中央关于实现企业管理工作革命化的指示,铁道部在修改规章制度时,吸取各局意见,重新确定了《站细》的格式和内容。1965年铁道部在《铁路运输行车组织规程》〔(65)铁运技字第940号〕中以一个整章(第九章)的篇幅,重新规定《站细》编制、管理办法,增加和充实了有关内容,将《车站行车组织细则》更名为《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自1965年6月1日起实行。初步解决了编制与执行相互脱节的情况,使《站细》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四)1973版模式
1973年,为进一步贯彻鞍纲宪法精神,整顿、加强车站的技术管理,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运输安全,交通部以〔(73)交铁运字2082号〕部令,重新颁布了《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编制办法》,再次对《站细》进行修改、充实,并补充了《站细》的编制内容和格式,自1973年4月1日起实行。
(五)1982版模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认真贯彻落实“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全路的营业公里和车站总数逐年增加,车站新建行车设备和更新改造项目较多,各站原《站细》已不能适应运输生产的需要。为进一步强化车站基础工作和技术管理,挖掘运输潜力,提高作业效率,对《站细》进行统一管理,1980年下半年铁道部开始对《站细》的格式和章节内容进行修订,于1982年1月重新公布《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编制规则》〔(82)铁运字125号〕。
1982年版《站细》奠定了之后二三十年《站细》的基础。
(六)1991版模式
自1982年至1991年,近10年来铁路行车设备不断革新,行车组织办法不断改进,行车规章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适应铁路运输生产在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1991年5月,铁道部重新公布《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编制规则》(铁运〔1991〕76号),于1991年7月1日起实行。
1991年版《站细》共3篇15章141条,比原来的13章114条增加了2章27条。该版《站细》融汇了《技规》(第7版)、各局《行规》等有关车站工作的规章办法。
(七)2008版模式
1991年版的《站细》延续使用了17年之久。在此期间,中国铁路经历了六次大面积提速的改革,《技规》进行了两次大幅度修改,新设备、新技术得到广泛的运用,新的行车组织办法也随之产生。在这种形势下,1991年版《站细》模式的章节条文的内容、编制、管理的方法,已经不适应当时工作需要。
2008年8月铁道部在兰州举办修订1991年版《站细编制规则》会议,汇总了多年来《站细》编制与管理的经验,广泛吸取了各局意见,于10月重新公布《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编制规则》(铁运〔2008〕231号)。规定《站细》设三篇15章138条,比原来的15章141条总数减少了3条(取消3条,增加2条,合并2条)。
2008版《站细》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增加了新设备的运用以及相应的行车组织办法。
①车站行车信息系统:现车管理信息系统、调车作业计划传输系统、编组站综合控制系统、车号识别系统、列车预确报系统、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CTC);
②列尾装置、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LKJ)、分动外锁闭道岔、无线调车灯显设备、红外线轴温监测设备;
③四显示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计算机联锁、驼峰调车自动化;
④动车组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
二是编制的方法与要求更加具体。尤其是对各种表格格式、内容进行优化,填写说明更加细致,《站细》文本格式更加合理;各条款项目、内容更加齐全。
三是《站细》的管理更加规范。规定路局直管站段《站细》审批程序;规定有关单位必须及时向车站提供编制《站细》所需的技术资料;规定中间站《站细》可不编制第二、三篇内容;规定《站细》应逐步纳入铁路办公信息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做到信息共享、远程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