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印文明:中国古代印刷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罗振玉藏早期铜活字回流记

翁连溪

2018年1月初,国图同人赵前来电讲有人从日本携回97枚铜活字,似中国早期的铜活字,并发微信传来部分铜字和承载物木盒与木盘图片,以及罗氏于日本大正元年(1912年)12月3日携此铜字及龟甲文68片前往东京帝室博物馆出售的“假预证”(暂时保管证)。木盒上书“北宋官铸铜活字”“甲类九十七枚和贺氏”,从这些外装具,日人书写的字体、内容,所用纸张墨色,装具的制作年代、老旧程度,所钤印章的颜色等一些特征来看,这批外装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其书法、文体、内容也与大正时期的特点符合。从图片观察铜活字也与韩日不同(因笔者看过韩日铜活字实物及部分书籍文献记载)。感觉到这批铜活字非常特殊,必看实物。看到实物后,第一感觉即这批铜活字是旧物,值得好好研究论证。

论证会前我有一些看法与赵前老师沟通并提了一些建议(因以往的一些古籍版本论证会存在一些非议)。

1.首先不能先定调再论证,因为此批铜活字如确认为中国古代早期的铜活字,将是我国的出版史、活字印刷史的一次“重大发现”,所以要先论证。

2.鉴定一个物品不但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要在这方面有丰富阅历、实践经验的专家,目鉴是初审的关键。目鉴不过就不进行下一步的审验论证,这一点也很重要(如不然,浪费很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没有什么结果,现今仿品高手通常都按照检测标准去仿造)。很多实践证明先期目鉴是非常重要的。

3.必须由论证方找权威机构进行科学的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而不是收藏者本人或利益方出具检测报告。通常是物品持有人或利益方出具检测报告,这种检测报告是有失公正的。

4.参加论证的专家学者不能由物品的持有者或利益方提名,而应由论证方或权威机构提名、联系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论证。并由对此方面有过著述和研究的相关学者、专家及不同观点者共同参与。参与者应于论证会前熟知此批铜活字的来龙去脉并对实物查验,并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对持有者或中间方提出质疑,并确保论证会程序的有效性、中立性、客观性,以及到会人员的畅所欲言和免责性要求、确保论证结果的真实性。

5.参加论证人员应与物品持有者、利益方屏蔽,这样做能够保证论证鉴定过程的有效性,还能避免重要专家的意见冲突或因面子在鉴定结果中出现一些模棱两可的结论。

鉴于上述的一些观点及基本要求,3月8日邀请了有关版本学、印刷史、金属学等多名专家参加了论证。经过一天的会议,从不同角度对这批铜活字的年代、产地、铸造方法、文献记载、科学检测结果、铜活字所有的材质、各种字形、铜活字的形制、与韩日铜活字的区别、字形与韩国印刷铜活字不同版本字体的对比、装具年代等都进行了论证,得出了这批铜活字为中国铸造、最晚下限为明嘉靖年以前、宋元时期的青铜活字的结论,参会者各有论文待结集发表。

下面论述本人对这批青铜活字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