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集成供应链?
集成供应链的简称ISC是英文integrated supply chain的缩写,是指由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和客户等构成的集成网络,此网络中包含了不同的运作活动,比如采购、生产、销售、物流运输、客户服务、质量控制、研发和市场协同等,从供应到交付,是产品或服务从头到尾各种流程的整合。
几十年前,供应链上的各项活动是割裂的:在企业内部,买东西的买东西,负责生产的搞生产,跑运输的跑运输,管仓库的管仓库,谁也不管谁,谁也管不了谁,没有IT系统或者即便有IT系统也是各跑各的、各看各的,数据库信息各自封闭和保密;在企业外部,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对抗式的,彼此之间很少关心对方的成长和长期成功,只关注当期的交易成本和交付,很少考虑彼此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所以企业整体运作效率低,沟通成本高,总体交易成本也高。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和普及,软件产业蓬勃发展起来,IBM的个人电脑与微软的操作系统,苹果的Mac电脑和操作系统,SAP、Oracle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是在同一时代背景下产生的高科技产品。集成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也就伴随着计算机的集成管理系统产生了。
集成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软件与技术的结合,打破原来企业运作过程中各节点的壁垒,将所有职能部门或节点运作活动整合在一起,通过信息共享,匹配供应和需求,将产品快速、灵活、准确地交付给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基于内部整合、供应商整合、客户整合,打通供应链内部的职能组织,使供应链高效运转起来。
此外,集成供应链管理,通过信息系统的集成共享、组织间的合作与协同,简化工作流程,将核心企业和供应链上不同层级的供应商及客户整合在一起,具有帮助企业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公司竞争力等优势。鉴于此,很多企业采用集成供应链管理理念进行供应链管理,比如当年发展如日中天的戴尔和宝洁公司都是通过集成供应链来构筑自己的竞争优势的。
IBM也是集成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早在1993年,当时的新任CEO郭士纳(Louis Gerstner)接手后,IBM就从战略层面将自己的供应链向集成供应链转型,并获得了成功。
1993年前的IBM机构臃肿,摇摇欲坠,一年亏损80多亿美元。郭士纳接手以后,大刀阔斧地对IBM进行精简和变革,对产品开发、销售服务、采购、运营、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服务、人力资源、财务、信息技术、不动产等11个领域进行全流程再造,为IBM节省了120亿美元,硬件开发时间从4年缩减到16个月,产品及时交付率从1995年的30%提高到2001年的95%,采购运输成本下降了8000万美元,消除坏账6亿美元,销售成本下降了2.7亿美元,材料成本下降了近150亿美元,使IBM扭亏为赢,从一家硬件公司成功转型为软件和服务公司,创造了“大象也会跳舞”的商业奇迹。
2002年1月,IBM开发建立了自己的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而这时华为正好是IBM的大客户,正虚心向IBM学习管理,于是华为成为IBM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享受了IBM集成供应链管理流程变革带来的红利和绩效改善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