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①。杏园憔悴杜鹃啼②,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①弄晴句:意指乍晴又有小雨,犹小雨与晴天相互戏弄一般。
②杏园: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大雁塔南。秦时为宜春下苑,唐朝时与慈恩寺南北相对,位于曲江池南,是当时新进士游宴的地方。杜鹃:相传为古蜀国君王望帝魂魄所化,常于暮春啼鸣,啼声凄苦。
这首词抒发无名的愁绪,写得十分感人。词中提到“杏园”,乃唐代进士胜游之所。宋时往往借指汴京琼林苑,杨侃在《皇畿赋》中有句:“既琼林而是名,亦玉辇而是待。其或折桂天庭,花开凤城,则必有闻喜之新宴,掩杏园之旧名。”少游这里用“杏园憔悴”,是喻指自己进士落榜。据此可知此词作于秦观第一次应举不第之时。元丰元年(1078)少游第一次应礼部试,失意而归。在过南都新亭时,他曾写过一首诗寄给王子发,其中有“柳枝芳草恨连天,暮雨朝云同昨梦”之句,所抒之情与此词相近。由此不难想象,其难以排遣的莫名愁绪,正是下第后的失落感。词写暮春残败之景,继而由景及人。刻画出词人落第之后,无语独对斜晖的失意形象。
愁绪作为一种思想感情,是很难表达的。古人写愁名句多多,五代南唐李后主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名句,以水拟愁,见愁之形。女词人李清照曾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写愁绪带来心理的沉重感,赋予愁情以重量。秦观自己也有“落红万点愁如海”的名句,也是借落红来抒愁情。但是,这首词写愁,却不用惯常习用的比喻手法,而是极力渲染愁绪的不可捉摸与难以追寻,虽然写得满纸愁情,却不从正面展示愁容愁貌,也不是简单地将愁绪外化为某种物象,而是通过一系列富有代表性的物象,营造凄迷气氛,以之打动读者,促使读者生发联想,产生愁绪。不写愁情而愁绪缕缕,渲染愁绪却不落言筌。特别是歇拍二句,更为精彩。清人沈谦在《填词杂说》中云:“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隽,著一实语,败矣……秦少游‘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深得此法。”无端哀怨,满腹愁情,皆从虚处渗透出来,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堪称词家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