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握“主调”
一篇材料,行文目的不同决定着公文材料的特征不同,同样也表现在公文的用词、语气、气氛、色彩上,也就是公文用语所体现出的思想性、严肃性、准确性、强制性、趣味性、活跃程度等等。不同的行文目的对行文风格要求不同,对行文的结构、基调、表述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要把握好主调,也就是领导的风格。
1.把握写作风格
把握风格就是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要到位,力求实现二者的和谐一致。表达方式是运用语言反映客观事物的方法和手段。语言运用与表达方式相适应,这是使文章生动、有力、明晰的重要条件。要把握好叙述、议论和说明三种表达方式的语言特点。反映事件的发展、空间的转移和人物成长的过程,用叙述方式;解说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功用等,用说明方式;论是斥非、阐明事理,用议论方式。要运用好语言这种表达的外在形式。语言的基本形式是遣词和造句。遣词要准确、鲜明、生动,造句要短小、精练、规范。许多重要公文材料,论证有力,解说明晰,叙述生动,都是借助于丰富多彩的语言。
2.用好语法语气
要确定语气基调,就是根据公文材料的种类确定基调,根据受众对象确定基调,根据事物的重要程度确定基调。要注意语气搭配,就是根据表达的主题确定语气搭配,根据行文方向确定语气搭配,根据重要观点确定语气搭配。要把握语气变化,就是强制与说服相结合,使读者(听者)达到自觉执行的效果;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给读者(听者)客观真实的感受效果;说理与启发相结合,给读者(听者)亲切可信的影响效果。
3.节奏明快和谐
公文材料不是诗歌,当然不讲究合辙押韵。但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尤其是大型文字材料,必要时也可运用对偶、排比等句式,把语言写得明快和谐而富有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听来悦耳动听,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例如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写给没有科学态度的人的那副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不仅形象地勾画出主观主义者的嘴脸,而且左右对称,节奏明快,读起来十分上口。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在列举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时,一口气连用了二十四个四字格的成语和熟语,读起来十分明快有力。中华语言博大精深,这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积累和锤炼。当然,语句的节奏一定要建立在提高材料层次,作者开阔心胸、灌注情感,时空曲折错落变化这些基础之上,否则只能是在玩文字游戏,这一点在写作中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