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
第一篇与咖啡有关的小说大概诞生于咖啡豆的故乡——埃塞俄比亚。咖啡对于这个国家来说犹如黑金一般价值连城。埃塞俄比亚是现代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而且它还拥有自己独特历法,比采用公历纪年的地区在时间上要晚七到八年。20世纪,这个国家也成为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个中原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要归咎于咖啡贸易。由于咖啡在埃塞俄比亚的海外收入当中占比超过60%,咖啡需求的任何些微波动及这种波动对售价产生的影响都会给该国的经济带来危机。
马可·波罗
公元1271—1275年,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向东旅行,并在1292年—1295年之间经由印度南部的苏门答腊归国。在他回到家乡之前,他的足迹几乎遍布蒙古地区。普遍认为是他将咖啡介绍到了西方,同时他也是首批将巴西苏木、姜、丁香、西米、良姜和姜黄带回西方的欧洲人之一。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徒聚居地以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如果传说可信,那么给我们带来咖啡这种饮品的就是当地的僧侣。传说牧羊人卡尔迪在寻找自己失散的羊群时发现他的山羊正在大嚼特嚼一种红色的“浆果”。吃下这些果实之后,他开心得手舞足蹈,并与一个经过的路人分享了自己的这个新发现。这种红色果实所含有的咖啡因也令他感到精力十分充沛,于是他就把这些果实带给了自己的僧侣朋友。后来,这些僧侣开始种植并饮用咖啡,好让他们在祈祷时保持清醒。1753年,林奈将这种果实命名为小果咖啡。
从经济角度来说,小果咖啡是咖啡中的第一大品种,占全球咖啡总产量的70%。大果咖啡与高产咖啡则比之稍逊。小果咖啡最大的竞争者是中果咖啡。另外,声名在外的牙买加蓝山咖啡、巴西蒙多诺渥咖啡以及圣拉蒙矮种咖啡等咖啡品种的果实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即果实当中包含着一对卵形的咖啡豆。在某些情况下,这一对咖啡豆会发育成一颗单粒咖啡豆,被称为珠粒。而当咖啡豆外层包裹的果肉被剥离后,就会呈现出不育的特点来。
勇敢的探险家
这幅袖珍画是《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的插图。该书最早出版于马可·波罗生前。据说他是第一个将咖啡引进威尼斯的人。
阿拉伯国家从邻近的苏丹将咖啡进口到也门,并通过这里的港口穆哈将其运输出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于保护自己的咖啡财富不遗余力,大大地利用了咖啡豆的上述特点。马可·波罗将咖啡引进到了自己的祖国威尼斯。到1615年时,威尼斯人开始将这种咖啡因饮品引入“旧世界”,而它也将与来自美洲的西班牙巧克力以及来自中国的茶叶产生竞争。最早引进咖啡树的是荷兰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直到现在仍然每天都离不开咖啡。1599年,荷兰莱顿植物园就已应用上了加热管。到1616年时,聪明的荷兰园丁们已经开始在自己的新型温室中种植繁育咖啡树了。17世纪期间,荷兰人将咖啡树苗往东运输到了印度的马拉巴尔海岸以及爪哇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爪哇,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亚,在后来成为了世界上的主要咖啡出口国之一,并使荷兰人成为了咖啡贸易的大师。
咖啡在身上一开始发挥作用,灵感就如雄师中的小分队迅速行动起来。
——巴尔扎克(19世纪30年代),《咖啡的乐趣与苦恼》
1720年,法国海军军官狄克鲁在前往拉丁美洲马提尼克岛的旅程中携带了一棵咖啡树。一路上他保护着这棵宝贵的咖啡树穿越了暴风雨与海盗的重重威胁以及一个发了疯的乘客对它的攻击。船只因没有风而无法前行并且缺乏淡水时,他还将自己那少得可怜的淡水配额跟咖啡树共享。庆幸的是,这棵树平安登陆,被小心地种在了一堵保护它的荆棘篱笆后面。由它繁殖而来的咖啡树构成了马提尼克咖啡工业的基础。咖啡树走出了其原有的种植区域,并很快就被传播到了西印度群岛、中南美洲以及斯里兰卡。
早餐的快乐
17世纪时,咖啡已成为法国中产家庭的饮品。画家弗朗索瓦·布歇在自己1739年的画作《午餐》中就描绘了这一幕。
新兴咖啡馆的流行促进了咖啡的传播。历史学家托马斯·麦考利称咖啡馆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机关”,他曾这样描写咖啡馆:“第一家咖啡馆”是“一个土耳其商人开办的,他在伊斯兰教徒当中掌握了这些人最喜爱的饮料的口味”。1683年,威尼斯一家咖啡馆开业。1720年,著名的弗洛莱恩咖啡馆在圣马可广场上开门纳客。由于它是当时唯一一家接待女性顾客的咖啡馆,因而深受意大利风流公子的喜爱。两个世纪之后的今天,这家咖啡馆仍然向客人供应传统的卡瑞托咖啡(由意大利浓缩咖啡与一种类似白兰地的意大利酒混合而成,它能散发出特殊的香味)。
咖啡馆不仅适合进行艺术创作(尽管伦敦一名评论家曾批评说它们“充斥着烟草味,比地狱还要糟糕”),同时也是进行商务活动的理想场所。1688年,爱德华·劳埃德在伦敦金融中心朗伯德街上开办的咖啡馆成为了船东的聚集地以及航运保险企业劳合社的发家之所。之后,纽约华尔街上也出现了一家小咖啡馆。在这里,经济学家与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制定了创建央行的计划。对于汉密尔顿来说,若能沉溺于咖啡,也许一切都会不同。1804年,他死于与副总统艾伦·伯尔的决斗。史料说,汉密尔顿虽然开了枪,但却故意打偏,而他的对手伯尔打这一枪时却是抱着必中的决心。1773年,波士顿茶党在波士顿城中的绿龙咖啡馆制定了行动计划,《独立宣言》亦是在费城的麦氏咖啡馆首次公开宣布的。相对于喝“英国人”的茶,喝咖啡也成了一件爱国之举。
社交纽带
19世纪末,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三名男子正在一家咖啡馆中闲谈。喝咖啡已成为遍及世界各地的一种社交活动。
从此以后,咖啡消费量以势不可挡之势大幅提高,塑造了深度依赖咖啡贸易的第三世界经济。这个领域发生任何像2000年咖啡价格暴降这样的异动,都会令成千上万人堕入破产的深渊。从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几乎每一个国家都生长着咖啡树。不过在赤道地区,咖啡树却可以像橘树那样四季开花结果,因而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手工采摘。运输到发达国家的咖啡使无数咖啡制造商成为百万富翁,但它们的种植者却仍然一贫如洗。因此20世纪后半叶,一些与当地社区建立了联系的宗教和普通社会团体开始组织“要贸易不要援助”运动。咖啡馆奢华的陈设与近2500万仅能维持生计的农民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令这些团体感到触目惊心,于是他们开始直接从种植者手中采购咖啡,将利润交还到咖啡种植国。20世纪90年代,这股风潮扩展到了美国。尽管有虚假交易之嫌,但2009年,星巴克成为了世界上公平贸易咖啡最大的买家。对于这场发端于荷兰的运动来说,这不啻于一座里程碑。而荷兰也正是第一个将咖啡带出非洲的国家。
奶泡咖啡
法国政治家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曾说:“意式浓缩咖啡对于意大利的重要性,就如香槟之于法国一般不可或缺。”这表现出了他对这种浓缩咖啡的偏爱之情。卡布奇诺咖啡是一种添加了热牛奶的浓缩咖啡,其问世时间则要晚于意式浓缩咖啡。拿铁是将意式浓缩咖啡与高温牛奶混合,摩卡则是热巧克力与咖啡的混合物。20世纪末,这两种咖啡如一股风潮席卷美国并传入欧洲。众所周知,最好的土耳其清咖啡应该“黑如地狱,浓如死亡,甜如爱情”,与威尔士海滨老派咖啡馆奉上的奶泡咖啡相比,二者可谓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