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两杯茶?
在茶道仪式当中,竹子扮演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据说,茶的出现与佛教禅宗一派的创始人——达摩祖师——有关。一天,菩提达摩在入定时发现自己居然在打盹。对此,他感到十分沮丧,于是将自己的眼睑扯下扔到了地上。这两片眼睑随之变成了茶树那眼睛形状的树叶。在后来发展起来的茶道仪式中,抹茶这种茶粉需要进行打制。在打制时,要用到一种由竹片制成的茶筅,其直径为四分之三英寸(约2厘米),末端分成80个以上的细小分叉。茶勺也是用竹子制成。
在日本,饮茶被千利休(1522—1591)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千利休曾与日本历史上的封建领主丰臣秀吉为友(但可悲的是,他最后亦死于丰臣秀吉之手)。对于千利休来说,“这天地间的艺术存在”就围绕在这10×10英尺(约3×3米)大小,只能坐下五个人的茶室之中。茶叶先在水屋当中进行冲洗和预备,与此同时,茶客们则在竹子建造的待客室等候。然后他们会被邀请走上茶园小道——露地,经过仪式,并最终备受尊崇地进入茶室。
正如苏东坡所说:“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在众多不同领域当中,纤细的竹子将首先在艺术领域当中大放光彩。
中国是世界上艺术史绵延最悠久的国家。其绘画与书法艺术相互依存,发展历史超过两千多年。这其中的核心便是一支朴素而又柔软的竹制毛笔和一方松烟制成的墨。书画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便是一阵迅疾的挥毫泼墨,整个作品一气呵成,不经雕饰。
不断发展的艺术
下图的日本木刻版画制作于1895年。据说,日本的这种木刻版画曾影响了画家克劳德·莫奈。日本绘画艺术的发展始于单色的水墨风格,后来变得日益复杂,使用了大量不同色彩。
与竹关系最密切的绘画风格便是水墨画,特别是画家在画水墨画时的动作,其散发的气势与竹叶沙沙的颤动极为相似。相传,毛笔是由秦国将军蒙恬(前221—前209年)发明的,其笔杆为竹子制成。毛笔所使用的毫毛可以取自任何动物,包括鹿、山羊、绵羊、黑貂、狼、狐狸、兔子,甚至是老鼠。水墨画所采用的纸张十分纤薄,极易撕破。绘画时,画家拿起画笔,饱蘸浓黑的墨汁,然而其心意并不可以直抒。相反,他需要将一切不必存在的细节都从画中剔除,用寥寥几笔,捕捉住贯彻领会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