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逻辑: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本书主要阐述笔者在长期的文献梳理和理论思索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经济增长的观点和理论,它可以追溯到2015年春,当时的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提出中国可能会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忧,这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到了2015年10月,中央政府又进一步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解决日益凸显的产能过剩和经济低迷问题,这实质上是“中等收入陷阱”说的继续和政策实践。当然,长期以来,笔者沉寂于经典文献的爬梳和系统理论的提炼,默默地归纳、整理和撰写此过程中的所学、所思和所悟,致力于提升自身认知的“为己之学”,只希求能够为后人留下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文字;相应地,也就甚少参与时下的学术会议和讨论,更不关注媒体炒作的、不断变动的应用政策和热点论争。不过,在课堂上也曾有学生询问“中等收入陷阱”等热点议题,为了给予学生更好的解答,笔者随后就对长期以来的思考作了梳理并撰写了系列文章以飨学生。到了2016年下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旁观了林毅夫与张维迎、田国强等人的争论,而这些争论话题与笔者长期探究的市场和政府这两大机制的内在缺陷有关,从而又勾起了在一些共鸣;于是,就决定针对论战者的主要观点撰写几篇评述文章,进而在个人原有的理论和现实认知的基础上又对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做了解析和拓展。这样,由长期的文献梳理和理论思考,进而衍生到近期对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学术之争的评述,这些文章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笔者对经济增长理论和产业政策的系统认知。

纵观本书,很大篇幅都是围绕着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及其相关论点而展开,林毅夫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也是当前学术界以及实务界非常关注的大事件。不过,本书并不是对新结构经济学及其相关学说的简单评述,而是深深地嵌入在笔者对经济增长理论和制度改革的认知系统中,从而采取了“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的治学方式。事实上,任何一个新的学说体系,要取得认同和传播,都不能仅仅依靠一部孤立的著作或几篇有影响的论文,而必须拓展到包括方法论在内的整个哲学思维的考虑,并将此方法论运用到不同领域和议题的深入探究进而形成整体性的学说框架,否则往往只会是昙花一现。譬如,奥地利学派之所以影响如此深远,就远远不是凭借开创者门格尔的一部或两部著作,而更依赖于后人的不断拓展和宣传,第二代的维塞尔、庞巴维克以及第三代的米塞斯、哈耶克、熊彼特乃至第四代的罗斯巴德、柯兹纳、拉赫曼等学者都在不同领域和议题运用和发展了门格尔的思维和思想,最终构造出影响深远的整体性学说,从而才得以形成独树一帜的流派。基于同样的认知,本书也至少试图在逻辑和学理上优化林毅夫的学说体系,在研究领域上拓展新结构经济学以及有为政府说的分析范围,如提出了公共企业家精神、市场边际开放原则以及小步跑和大跨步式产业升级的最优结合点,等等。

当然,对经济增长以及相应产业政策的扩展研究远远不能局限于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因为任何社会经济现象都涉及众多因素,任何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也不能单凭某一单一手段。实际上,在笔者长期的思考和探索中,与产业政策有关的思考至少涉及市场如何运行、国家如何运行、法律如何运作、企业如何运作、人类如何行为、文化有何特征以及现代经济学的思维特质和中国经济学的范式要求诸方面,并且在所有这些方面都撰下了系统性书稿。究其原因,笔者致力于理论尤其是基础理论的探索,因而对任何事物的分析都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不满足于就事论事,而是要上升到系统认知和理论的高度,进而试图挖掘整个运作机理以及背后的认知哲学;相应地,在经济增长和产业政策方面,本书的研究也不会仅仅停留在“标”的层次上,而是致力于探究“本”,致力于理论层面的阐述和提炼,进而强化学说的学理性和思辨性。笔者希望,本书的研究将有助于为读者提供清晰而系统的思维,进而启迪和提升读者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知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