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书之《孟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民弗去

原文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

①滕(téng):周代诸侯国,在今山东滕州市一带。滕文公:战国时期滕国的国君。②间(jiàn)于齐、楚:夹在齐、楚之间。③事:侍奉,服事。④是:这。谋:谋划,筹划。及:达到,涉及。⑤已:停止。⑥焉:于此。⑦凿:开挖。斯:那。池:护城河。⑧城:城墙。⑨效死:献死,献出生命。弗:不。去:离开。⑩是:这样。指上述做法。

译文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侍奉齐国呢,还是侍奉楚国呢?”孟子回答道:“这种谋划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如果一定要我谈,那么我可以提出一种方案:凿挖那护城河,修筑那城墙,与百姓一起守护那城池,直到献出生命而百姓绝不逃离,那么这样的事是可以做到的。”

解说

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滕国作为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处在齐、楚两个大国的夹缝之中,想要求得生存,必须依附于两大国中的一个,求得大国的庇护。动词“事”指侍奉、服事,用于下对上、卑对尊。滕文公言“事齐”“事楚”,即甘愿以臣属国的身份听从某一大国的号令;滕文公自己也须向该大国尽臣子的礼节和义务。

孟子径直用“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拒绝讨论这样的话题。接着用“无已”把话题引向他希望讨论的方向:如果能做到与百姓共同守护滕国的城池,百姓拼死效力,绝不离开,那么,就没有必要担心大国想要吞并滕国的野心了。

孟子用了假设语气提出自己的方案。他的话里包含了极丰富的内容,可并不明白点出。按道理,滕文公应该追问:如何才能使百姓效死而弗去呢?出乎意料的是《孟子》一书的记述至此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是滕文公没有追问?还是《孟子》没有记述下面的谈话?如果是滕文公没有追问,又为何不问?如果是书里没有记述,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依据《孟子》中多处相关记述,滕文公接受了孟子的思想,推行仁政,实施礼制,兴办学校;贤君善国,声名远播。何以能做到这一点?大概就是因为滕文公听明白了孟子的话,领悟到民为何“弗去”。“民效死”的目的和动机很简单,因为滕君施政的目标指向百姓的福祉,滕国是为滕国百姓而存在的。因此,滕国百姓效死,也便是为捍卫自身的利益。如此而已。假如这滕国只是为滕文公家族而存在,滕国百姓又凭什么为之效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