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庄子的自然主义思想
庄子的思想庞大而复杂,主要集中在《庄子》中,尤以内篇为主,贯穿其中的主线便是自然主义思想。
1.庄子自然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提到庄子的自然,我们很容易想到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作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自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道家的开山人物——老子思想的影响。老子早于孔子出生,他生活的年代正值周王室衰微,王纲不振,礼乐征伐也不能由天子出,诸侯间为了争霸互相征战,社会经济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遭到了破坏,社会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一心想要恢复周礼,但老子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在乱世,礼乐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教化民心、安定社会的功能,反而会使社会体系更加僵化。所以,不应过多干预,而应该用一种自然而然、自然无为的状态来慢慢消解这种僵化的社会秩序。老子所谓的“自然”包括了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第一,自己如此之性质;第二,自然无为之原则;第三,自然而然之状态。“自己如此”,肯定万物依靠自身力量成就自己的性质,且在老子看来这种性质是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力量。从这种自然观推演,老子相信事物自然的力量,因此,应该“无为”,百姓才能够“不争”“不为盗”“心不乱”“孝慈”“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和境界。老子认为,在乱世时候,最明智的国君应该是管得较少的,让人民来自行恢复他们的生活规律,让社会正常运转起来,人们知道这位国君的存在,也不需要对他感恩戴德,这位国君也不要求人们这样做,因为他知道事情的发展本该如此。老子所期许的社会,是回到小国寡民的自然甚至是原始状态,“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庄子的自然主义思想除继承老子之外,很大程度上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庄子所处的时代,周王室已经分裂,礼崩乐坏的程度越来越深,社会矛盾激化,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纷乱不断,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乱世需要人才,于是当时诸子百家兴起,为拯救苍生献计献策。有主张以仁义礼乐来教化百姓,恢复和建立周礼的儒家,有主张严酷刑罚威慑百姓的法家。庄子认为两者都不可取,他认为儒家的仁义道德是虚伪的,尤其是对齐国大夫田成子篡权窃国一事感到惊骇。田成子于鲁哀公14年,先杀了齐简公,后来到了他的曾孙子田和,再把齐康公驱逐到海上,自立为齐侯。他认为田成子一伙人所窃的,不止齐国而已,还包括建立齐国的“圣人之道”,而且最终还是利用这个“圣人之道”来守护他们窃得的战利品。于是他愤愤地说道:“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由此庄子对儒家的仁义道德充满了失望,认为儒家所开的药方并不能根治社会的疾患,人们多学习所谓礼乐一分,就是对人本性扼杀了一分。仁义礼乐不过是虚伪外衣罢了,田成子窃国一事就是最好的佐证。至于法家,庄子认为更是不可取。他和老子一样,认为最贤明的君主应该少作为,让百姓自己发展生产,社会就会和谐运转,君主不期望百姓对他感恩戴德,因为事情本该如此,百姓生产生活自有其规律;再次一等的君主是有些作为,但要求百姓对其感恩;最次一等也是最昏庸的君主则是暴虐不堪,对人民进行压榨和杀戮。而当今的社会中,违背自然本性的君主不在少数,伴君如伴虎,直接为君主服务的人都不见得有好下场,如比干被纣王剖心,商鞅被车裂,吴起被杀害,都使庄子对政治失去了信心,对社会也失去了信心,转而投向精神世界寻找自由。庄子认为,人类社会在最原始也是最自然的时期才是最好的状态,但这种状态不断退化,最终到了现在这样积重难返的状态,唯一的原因就是人们违背了自然。
庄子的自然主义观不仅受老子和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还与他的人性观和世界观有关。在对人性的探析中,孟子主性善,荀子倡性恶,无论是扬善还是抑恶,其理论立场都是社会性的,都是从社会的整体立场出发,倡导一种自我牺牲精神。其最终目的是对人类个体的行为制定出一条取舍标准,划出一条是非界限,以便对人类个体的行为进行道德上的约束和政治上的控制。荀子曾经指责庄子“不知人”,但事实上庄子不是不知人,而是超脱了人的善恶,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看待人性。庄子认为,人性的本质是虚静、恬淡、寂寞、素朴、纯粹,这是天地之本,也是道德之至,这是人性之自然。坚持人性之自然,就会有道德仁义产生,天下就会和谐,百姓就会安居乐业。而现在天下纷乱,生灵涂炭,皆是由于人失去了自然本性所致。在世界观上,不同于儒家将“人”作为坐标的中心,庄子将“自然”作为坐标的中心,认为人要顺应自然,才不违背规律。此外,世间万物皆平等,人与人之间也是平等的,反映在社会生活上就是共同求生存,因此不需要有什么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的等级观念。他认为用仁、礼来统治社会,不过是对人性的束缚,对人平等地位的剥夺,庄子进一步说:“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2]明确地指出用仁义礼乐来束缚人性,就像在陆地上划船一样,是违反人性的。
2.庄子眼中的自然
我们常言“庄子尚自然”,人们通常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自然,即与人和人相互沟通交流组成的社会相区别的外物环境,即最广义的自然界、物理学宇宙、物质世界以及物质宇宙,这实际上是对“自然”的误读。
在《庄子》中,“自然”一词出现了七次。
第一,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德充符》)
第二,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应帝王》)
第三,吾又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命。(《天运》)
第四,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缮性》)
第五,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秋水》)
第六,夫水之于汋也,无为而才自然矣。(《田子方》)
第七,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渔父》)
第一句中的“自然”是对无情的解释,庄子认为,人应该少情寡欲,这样才能对身体有益,才能延年益寿。其他几句从词性上来说都不是名词,因此不能理解为自然界。
那么庄子所谓的自然是什么?
庄子所言的自然,更多的是一种“本来的样子”。可以粗略理解为以下两层意思。
第一,本质或本真。这里还可以细分为两种意思,一则是指事物本来的样子,区别于人为的事物和现象。庄子认为,世间的美好和丑恶甚至灾祸等,都是自然之物,不能一味否认丑恶来倡导美好,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减少人为干预。这一点庄子和西方思想家卢梭的思想接近,卢梭认为,凡是源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一经过人的手,就变坏了。因此二者都提倡回到自然,回到本真的状态,远离城市文明。庄子一生不仕,远离市井,过着隐居的生活,他认为这样才能最接近自然的状态。二则是指事物发展自然而然的过程。庄子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植物的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人的自然;产生、发展、兴盛、衰亡,这是生命的自然。所以庄子丧妻,他没有号啕大哭,就是因为他认为妻子的生命结束是一种自然,没有必要去哀伤,并且为其自然地回归自然而高兴,最终鼓盆而歌。
第二,庄子所言的自然和老子的自然有着共通之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即是说,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大道,大道则效法它本来的样子。这里将“自然”解释为“它本来的样子”,是合乎老子的道德本体论的。同样,庄子的自然也是一种规则,一种本质,一种类乎“道”的抽象理念。
庄子对自然主要有以下观念。首先,庄子认为自然是完美的,神秘的,他在《知北游》中说,天地具有伟大的美,不需要言语来宣扬,四时运行具有明显的规律,不需要再去讨论,万物的变化具有现成的规定,不需要议论。虽未提及“自然”二字,但已包含自然之思想。自然之道如此博大,但是人们是不能完全认识它的。庄子在《养生主》中说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精疲力竭。在这里,后世批判庄子持不可知论,但笔者认为庄子在这里的“知”更有一种“对自然之道的认知”的意味,认为我们人类由于生命的短促,就像《秋水》里面的河伯和青蛙一样,不能完全领会大道。第二,既然自然之道如此伟大,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领会自然,顺应大道,而一些人为之事,往往是违反自然和本性的。庄子认为,牛马生而四足,是天然而成的,而给牛鼻穿上孔,给马戴上笼头,就是违反自然的人为的行为。同样,庄子认为,社会中也不需要用所谓仁礼来缔造一种和谐的秩序。庄子在《大宗师》中,用一则寓言来说明此思想:泉水干涸,鱼相互依偎,彼此吐唾沫让对方感觉湿润,此时此境倒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儒家所倡导的仁礼道德,就像鱼在“相呴以湿”,还不如让鱼在江湖中彼此相忘,自由游泳。在江湖中没有束缚,才能领会到自然之道。
[1] 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318页。
[2] 胡仲平编著:《庄子》,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3] 老聃:《道德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