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太极拳运动对脊柱健康的研究综述
一、太极拳运动对脊柱健康影响的理论探讨
针对太极拳运动对脊柱的健康影响,有关学者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李勇强、王晓冰指出太极拳运动治疗脊柱疾患符合“用最小的解剖损伤和生理干扰换取最好的疗效,用最低的社会负担和生物负担获得最佳的健康生活”的治疗理念。崔野指出太极拳最注重对脊柱的调整,主要是对脊柱的姿势作了一系列要求,通过悬顶、竖项、圆裆、缩胯、含胸拔背、松腰敛臀等动作尽量使运动者自己有意识地缓和脊柱的生理弯曲,脊柱变直后会减小整个躯干的转动惯量和非轴向分力,使椎间盘应力分布变得更加均匀,可以增加脊柱本身的稳定性。刘毅、王春光指出太极拳内含的“虚领顶劲”有利于端正颈椎,使颈部肌肉放松、协调、平衡,让脊髓、血管、气管等恢复到正常位置,且有使整个脊柱上拔之意;结合“气沉丹田”,有使整个脊柱下拉之意。纵而观之,上拔下拉,实乃现代医学“牵引术”在太极拳中的表现,而“牵引术”是现代医学治疗脊柱变形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宋桦指出太极拳牵引身体的作用一方面可减轻椎间盘压力,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关系,缓解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椎间小关节的张力,稳定脊柱节段。詹华宁、莫也指出太极拳运动可增强脊柱相关肌肉、韧带的力量与协调性,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从而改善脊柱的稳定性;练习太极拳可以强化人体竖直肌、多裂肌及腰横突间、棘间肌等后方核心力量肌群的锻炼,为维持并加强关节脊柱的稳定性,巩固治疗和预防复发提供保障。张春晖、鞠宝兆认为太极拳的“主宰于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是锻炼任脉、督脉、带脉、冲脉的主要方法。“主宰于腰”要求练习者在“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的原则下,腰部松沉直竖、微微旋转来带动上下肢的动作,既锻炼任、督二脉,又使带脉膨胀,从而达到健肾固腰的效果。刘学贞、刘卉指出太极拳在松、顶、沉的体态要求下,从始至终使脊柱处于屈曲、伸展、旋转及环转等全面而整体的运动之中,其缓慢自然而柔和的多维运动对于保持脊柱的正常功能作用明显。
二、太极拳运动对脊柱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宋桦通过24式太极拳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进行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辅以太极拳练习组和常规治疗组,研究表明,通过6个月的太极拳锻炼后,常规治疗辅以太极拳练习组在直腿抬高角度、疼痛程度评分、腰椎功能改善指数、临床康复效果、下肢神经传导机能方面都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并指出太极拳运动能够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椎的稳定性,改善腰椎活动范围,缓解肌张力,增加肌肉力量,减轻或消除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使外周神经的传导功能得到改善。张立伟等通过推拿手法配合太极拳运动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达97.2%。研究认为推拿手法配合早期主动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舒筋活络,疏通气血,缓解痉挛,解除疼痛,活血散瘀,消除肿胀,理顺经络,回归复位。纪春楠等通过电针结合24式太极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疗效观察,总有效率达92.3%。研究指出二十四式太极拳有助于提高和改善躯干的协同性、控制力和静态耐力,电针配合太极拳治疗LDH有着很好的疗效,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复发。张秀华通过针灸配合太极拳运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94.4%。研究指出太极拳锻炼可以缓解腰背腿部的疼痛和不适,治疗腰背腿的病变部位,使紧张痉挛的肌肉、神经有节律地放松,使血液循环得到较好的改善,有行瘀理气的功效。对于增加肌群力量,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改善运动功能有很大的裨益。赵春峰等通过针灸配合太极拳运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95.7%。研究指出针灸配合早期太极拳锻炼,腰背部的肌肉有较大的、有规律的收缩和松弛,致使腰背肌肉的血液循环加快,可改善腰背肌肉的营养供应,从而使气血周流,腰部的软组织损伤得到恢复,减轻和消除腰、臀部及下肢的疼痛、麻木等症状,腰部功能得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