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从西昌学院体适能教学现状浅议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彭筱

(西昌学院体育学院 四川西昌615022)

摘要: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体适能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旨在为体适能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为有效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适能;现状;课程;改革

1 体适能的核心概念

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这一健康领域的外来术语,最早来源于美国健康-体育-娱乐-舞蹈联盟(AAHPERD)所提出的最佳体适能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方法,fitness作为关键词,同时体现出体育课程的个体化、终身化和健康化,成为体育课程的一种新趋势。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对fitness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在德国,称其为工作能力;而在我国,最早是台湾和香港地区的运动生理界把fitness翻译为体适能,从广义上讲它是指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是健康概念的一种延伸。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体适能定义为:除了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又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1]。当然,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体适能又被分为两大类: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前者由与人体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的体适能要素组成,包括心血管适能、体脂百分比、肌肉适能和柔韧适能;后者则包括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等与竞技能力相关的要素。

健康体适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它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怎样制定适合于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养成锻炼的兴趣,从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它与我国高校体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仅以追求增进学生的健康为基本目标,同时还强调课程教学的个体化、健康化和终身化。体适能课程的基本理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HEALTH(健康)、EVERYONE(每个人)、LIFETIME(终身)和PERSONAL(个体)。把以上4个关键词的首字母拼在一起即为HELP(帮助之意),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体适能课程的作用:通过良好的教育,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唤起他们保持自身和社会健康的自觉性、责任感。当人们的认识兴趣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其行为的改变,即从被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变成自觉行为,进而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便终身受益[2]

健康体适能教育能促进个人身体的健康,还能提高个人身体活动的适应能力。高质量的体适能教学对于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2 高校体适能教学现状

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中,高校体育的发展一直强调内涵发展而忽视外延的发展,强调质量的提高而忽视结构的优化,形成高校体育的改革滞后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封闭模式[4]。高校体育的发展经历了从以往的“增强体质”到现在的“育人”的转变。“育人”即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表现为侧重增强学生的体质。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高校体育教育单方面注重学生体质的锻炼,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而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又没有突破、创新,造成学生自我科学锻炼能力薄弱和健康方面知识的匮乏。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体育界提出终身化、个性化、健康体适能的教育计划,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方面,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在急剧下降:①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青少年人数从1991年的42%下降到1995年的25%;不能有规律地参加剧烈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学生约占该群体的一半;②体育课每周时间不到1.7小时;③体育课常常由对体育不感兴趣(或不合格)的学科教师任教;④在许多州,体育必修课在不断减少。另一面,社会变迁给整个美国人的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①工业化、信息化社会使得人们深感日常生活和工作充满了竞争,人们不断产生强烈的心理紧张感和压抑感。②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运动机会越来越少,产生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运动不足”或“肌肉饥饿”症。③以肥胖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病正构成美国人健康的主要敌人。20世纪80年代,有1/3的美国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肥胖症;今天,则有1/2的美国人体重超重。④国民医疗保健费用大幅增加,使国民经济背上沉重的负担。据资料介绍,1982年国民医疗保健费用是2866亿美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8%;1996年达1万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8%。面对现代文明病的威胁以及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人们的健康观念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正由传统的有病求医,转向积极预防。⑤老龄化已经到来,如何使老年人健康、快乐地度过晚年,是老龄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1990年,美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2.2%;1996年,达到12.8%。⑥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水污染、空气污染、环境破坏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3]。社会对健康、体育的渴求向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成员对体育的需求就成了现代美国学校体育面临的新课题,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出台的。而我国当今也正面临着以上的种种情况,因此,需要进行体适能教育,需要不断优化体适能教育计划。以西昌学院为例,现在的体适能教学就是要教授学生关于健康的完整意义,让他们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能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变被动为主动,让自己保持健康的状态,终身受益;同时,作为健康理念的传播者,影响到身边的人,把这样的生活方式延展开来。

3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1 教学目标短浅,对“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理解得不够深入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制定的目标往往是近期的目标,以在短期内使学生的体能或者体力达到增长、获得健康;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偏重有利于学生体力增长的身体活动,在教学上更多的是向学生传授增强体能的运动技能以及与健康相关的基本知识,注重短期内学生的健康和体质的增强。多数普通高校通常是在大一、大二时设置体育课,通过设置一些课程,如短跑、长跑、投掷项目、跳远等项目,增强体质,从而获取健康;但是到了大三、大四,没有体育课的时候,很少有学生会自主地去参加体育锻炼。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传统的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过于短浅,只注重短期内对学生体质或健康的提高,而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自发地学习、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3.2 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滞后性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学组织、实施上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长期以来采用以运动技术结构为主线的“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错,五巩固”的教学方式[4]。这基本上就是处在一种固定的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当中。整个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所进行的简单的知识传递,没有立足于学生个人能力、个性方面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束缚了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这种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今体育课的发展。因此,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3.3 教学考核的评价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

高校体育的课程长期受到竞技体育的影响,缺乏人文教育,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5],评价方式偏重于实现体育教学效果的个体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片面,主体过于单一,它只注重评价学生学了几门技术,对学生体育课的考核仅仅以总评成绩来评定,却没有考虑学生的起点水平、参与意识、投入程度和学生掌握了多少锻炼身体的方法等,也即没有进行多元性综合评价。这与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有差距,很难反映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真实效果。

4 建议

第一,为了增进、保持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态度以及能力,我们关注的不只是锻炼的成果,而是把体育锻炼作为增进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同时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在体适能课程理念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通过体育锻炼,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并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在锻炼过程中解决自身的问题,学会评价锻炼的结果,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身体的主人公。

第二,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体适能教育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让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方式。它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兴趣为学生体育锻炼的起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授健身、健康的方法和知识,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第三,为了保证体适能教育顺利进行,高校需在师资队伍建设、体适能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以及安全上做好准备,并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修建正规专用实验室,选用或者自编适合本校教学需要的教材,学习其他高校成功的教学经验,为本校的体适能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5 结语

综上所述,体适能教育所反映的只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一方面,但它与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与形式以及教学目标是紧密相连的,而且,体适能教育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的认识,激发了他们追求健康的主动性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体适能教育为高校体育教学、高校体育改革奠定了基础,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动力,将使高校体育改革向着实质方向发展,促进体育的终身化、个性化、健康化。

注释

[1]王健,何玉秀.健康体适能[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张建华.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及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01, 17(22):68-70.

[3]夏肖林.健康体适能理念引进体育课程改革的构想[J].教学与管理,2008, 4(3):26-28.

[4]吴小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6(13):166.

[5]王冰.从终身体育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长治学院学报,2008(4):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