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是今朝斗草赢
清明前后,人们常常会去扫墓,缅怀先人。有人可能以为清明是个伤感的节日。其实古时候的清明虽有悲伤的成分,却也是个欢乐热闹的节日。以宋代来说,政府规定以清明这一天为界,连上前后各三天,共放七天长假,这个假期实际上包括了清明节和之前的寒食节。这么长的假期当然不光是上坟扫墓了,活动非常丰富:踏青、访友、荡秋千、放风筝,等等。清明假期中最开心的恐怕要数豆蔻年华的少女了。她们平时受到礼教的约束,很少出门,到了清明便可以借踏青的机会好好放松一下。词人晏殊填过一首《破阵子》,生动地描绘了宋代闺阁少女在清明时的娱乐活动。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用燕子和梨花这两个春天的意象带出新社、清明两个节日。新社又叫春社,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在立春后、清明前。古时候的女孩子平时在家要做针线活,到了社日就可以放个假,清明节又可以出门郊游,这的确是她们一年中最愉快的时光了。“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词人并没有写春日的女孩,而是向我们呈现了一处幽静的园子:春水池塘,点缀着三四点青苔;密林深处偶尔传来几声黄鹂鸟的啼叫,还有柳絮在空中轻轻飞扬。在这般静好的岁月里,时光仿佛格外悠长。园林如此清幽,我们不禁要问:园子里的人呢?他们去了哪里?
这阕词的上片写景,点染出一派清新明净的春光,而上片的幽静恰恰是为了引出下片的热闹来。“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原来这园子里的姑娘跑去找东边邻居家的同伴玩耍,而且恰好在采桑的小路上迎面遇见了邻家女孩。接下来的三句描写了这两个女孩一同游戏的情景:“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古人与自然十分亲近,而女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就是斗草。怎么玩呢?简单一点儿的,就几个人采摘花草,然后比一比,谁采的种类最多谁就赢了;高级一点儿的玩法是这样的:采集了各种花草之后,大家围坐在一起,一人先拿一草,说出草的名字作为上联,其他人再拿一草,说出草名当下联,意思和平仄都对仗的就赢了。比如《红楼梦》第六十二回里就提到香菱等一群丫头在花园里斗草的情形:“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这样的斗草,把植物知识竞赛和对对子结合在了一起,“低调、奢华、有内涵”。《破阵子》中的两个少女玩的就是斗草游戏,词人并没有直接描写斗草的场面,而是抓住了女孩的小心思和表情:“疑怪昨宵春梦好”,怪不得昨晚做了个美梦呢,原来是今天斗草要赢的好兆头,越想越得意,“笑从双脸生”。
“清明”这两个字取自“气清景明,万物皆显”之意,晏殊的这首《破阵子》不仅为我们描绘了清明时的大好春光,也通过展示闺阁少女愉快的生活场景,带给我们一份透明纯净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