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元宵节的前世今生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中国人眼里,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完春节。我小时候对元宵节有个误会,以为这天要吃圆圆、甜甜、糯糯的元宵,所以才得了此名,后来才晓得这纯属一枚“吃货”的误解。“元宵”的“宵”指夜晚,“元”有两层意思,一作“开头”,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宵”;二作“美好、善”, “元宵”就是美好的夜晚。

元宵节是怎样来的呢?有人说起源于西汉武帝祭祀太一神的风俗;有人说跟佛教的引进有关,在佛教中,火光是佛祖威严的象征,东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这天宫廷和寺院都要通宵燃灯礼佛,这就是元宵节的雏形;还有人说这个节日跟太一神、佛教都没啥关系,而是源于道教的天、地、水三官崇拜。道教认为,正月十五祭祀天官,叫上元节;七月十五祭祀地官,叫中元节;十月十五祭祀水官,叫下元节。这几种元宵节起源说都没有确凿证据,而且跟百姓关系不大。唐代以后,元宵节基本上摆脱了原始宗教的性质,成为中国人的一场“狂欢嘉年华”。唐诗宋词里有许多描绘元宵节盛况的句子:苏味道的“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顾况的“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孝祥的“游人不放笙歌歇”;戴复古的“花边把酒,歌舞醉元宵”。总之是举国上下皆狂欢。

为啥乐成这样呢?因为机会难得。现代人有“夜生活”一说,天黑了,逛街、访友、唱歌、泡吧都无妨,可搁古代就不行了。那时候实行“宵禁”,夜间路上禁止行人往来。月黑风高,哪怕出门散步,要是被巡逻的“城管”(以前叫“执金吾”或者“金吾卫”)撞上了,就得罚款挨抽。平时的晚上,百姓只能乖乖在家歇着,可到了元宵节就不同了,政府解除禁令,大伙儿可以自由上街,玩个通宵达旦。苏味道的诗里有“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柳永的词里有“金吾不禁六街游”,都是说元宵弛禁,可以痛痛快快过把瘾。

[明] 吴彬《元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李嵩《观灯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崔液诗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街最重要的一桩事当然是赏灯。英语里管元宵节叫Lantern Festival(灯笼节),颇能抓住这个节日的特色。苏味道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火树”和“银花”比喻万盏灯火错落,人间一派通明的盛景;护城河上的桥平日是黑沉沉的,今夜也点缀着无数明灯,有如星星闪烁,所以叫作“星桥”。

当然,那么多人拥入街头,绝不只是为了看灯,还有什么可看的呢?唐人陈嘉言在《上元夜》一诗中道出了此夜的另一番风情:“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潘掾”指潘岳,是西晋时的一位超级大帅哥,这里泛指美貌男子;“洛神”是让曹植魂牵梦萦的洛水女神,此处泛指美貌女子。原来女孩子们在元宵夜手拉手跑上街,为的是偷窥帅哥;而男人们则分头行动,“众里寻他千百度”,找寻各自的心上人。在这个“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夜晚,若能在“蓦然回首”时,遇着“灯火阑珊处”的她,也算不辜负如此良辰、如此美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