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绘画的起源

01 甲骨文里的图画

许多故事都是从“很久很久以前”这句话开始的,绘画的故事也不例外。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远古时代,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洪灾。刹那间,惊涛骇浪奔涌而来,仿佛把太阳都给淹没了,世间的万物也都消失在滔滔大水之中。从这场灾难中侥幸逃脱的只有寥寥数人。其中有一个人惊魂甫定,捡起小树枝在地上画了一幅画,想把这段痛苦的记忆保存下来:他先画了一个圆圈,这是太阳;中间画一小横,代表太阳里的精灵——一只三脚乌鸦;最后在太阳的上方画上重叠翻滚的波涛()。

这幅既漂亮又恐怖的图画就是“昔”字。洪水可怕,它不但会淹死人,还会把记录历史的遗迹统统冲刷干净。大水过后一切必须重新来过,而后世的人们所能想起的最遥远的事迹,也往往止于大水之后。“昔”字的构造里既有对洪水的直观印象,又有对历史的深刻认知。

是一幅画,也是一个字。在很久很久以前,文字就是绘画,绘画就是文字。它们都是先祖们的记事工具。

商代人用刀把文字刻在兽骨或龟甲上,就是甲骨文。奇妙的是,隔了这么久,我们仍然能不太困难地识别出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很简单,他们造字是从绘画开始的:“山”是连绵起伏的群峰(),“水”是从崎岖的峭壁上飞溅出的几滴山泉(),“火”就画三股腾腾的热焰()。“木”是一段笔直的树干,上面分叉表示树枝,下面分叉表示树根()。()这是一匹奔驰的骏马,它长脸大眼、鬃毛飞扬,长长的尾巴和健硕的蹄子似乎昭示着它是一位长跑健将。跟“马”相比,“牛”的写法就要简单很多,它突出了牛的两个特征:一是V字形的牛鼻,二是一对尖角()。发明“牛”这个字的人真是位简笔画大师!还有“象”(),最大的特点当然就是它的长鼻子了。

这些古老的汉字实在太像图画了,因此被称作“象形字”。

有些象形字有很多种写法,比如“车”,在甲骨文中竟然有四百多个不同的形体,有带车厢的(),也有带轭具的()。这也不奇怪,如果我们现在要每个幼儿园小朋友画一辆车子,画出来的大概也都不一样吧。可见,绘画能够赋予人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自由。中国古代的画家会画一些常见的题材,比如竹子、梅花、山石、仕女等,但每个画家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以同样的题材传达不同的心情。

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复杂。造字的人拼了命,却沮丧地发现用绘画的方法造字,远远不足以表现这个丰富多彩、充满差异的世界。比方说,“好”就没法用象形字表现。

因此,文字和图画就不得不分道扬镳了。文字向表达抽象和复杂意义的方向发展,绘画则成为一门专门的艺术。字是为了“传其意”,画是为了“见(现)其形”。

可是如果你找到一些很久很久以前的文字,依然可以像欣赏图画那样欣赏它们。我们来看这个字:(图1-1)。一个女子屈膝坐着,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那小家伙大概是饿坏了,张大嘴巴嗷嗷待哺。母亲的胸部有一个小小的横杠,代表乳房,那里的产品绝对比配方奶粉更有营养。这就是甲骨文的“乳”字,它难道不是记录母爱最美的画面吗?

图1-1 甲骨文“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