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
我们今天常用“朝三暮四”去形容那些心志摇摆、反复无常的人。可是这个成语原先的用法并非如此。它的来历与薄情寡义的花心男女无关,而是源于一场猴子分橡子的故事。
“朝三暮四”的故事最早记录在《列子》一书中,后来庄子也引用了这则寓言,并进一步发挥了它的内涵。话说宋国有个老头养了一群猕猴,有一年粮食歉收,养猴人没办法,只好限制猴子们的供给。他把猴子们召集在一块儿开会,公布新制定的伙食标准:“朝三而暮四。”早上给你们吃三个橡子,晚上四个。猴子们一听都火了,一个个龇牙咧嘴、乱嚷乱叫。这个老谋深算的养猴人忙说:“然则朝四而暮三?”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如何?猴子们一听:这样好,早上多了一个,立马通过。“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只是顺序不同,加起来都是七个,可是猴子们没学过加法交换律,轻易地就上了养猴人的当。“朝三暮四”这个成语原指玩弄手段欺骗他人,大概是因为它跟另一个成语“朝秦暮楚”有点像,所以后来被混用了。
也许你会觉得这些猴子太蠢,所以才会被耍。不过这则寓言里体现的不是“猴性”,而恰恰是“人性”。现代心理学研究就告诉我们:同样的内涵如果以不同的顺序呈现,就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观感,从而影响最终的判断,这就叫作顺序效应(sequence effect)。有个实验大致是这样的:我要给某个女生介绍男朋友,可以用两种方式描述男生。方式一:此男“聪明、勤勉、孝顺、冲动、挑剔、顽固”;方式二:此男“顽固、挑剔、冲动、孝顺、勤勉、聪明”。听完这两种介绍,大概都会觉得方式一的描述给女生的整体印象会比方式二好很多。其实六种特质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呈现的顺序不同而已。“先好后坏”之所以比“先坏后好”给人较佳的整体印象就是“先入为主”在起作用。在这一点上,人类似乎比分橡子的猴子高明不到哪儿去。
所幸,人比猴子多了反省的精神。在讲完“朝三暮四”的故事之后,庄子指出,猴子们的愚蠢就在于“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三四、四三,名和实都没有改变,却仅仅因为主观的心理作用而或喜或怒。生命也是一样,好与坏,得与失,原本是一个整体,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陷入情绪反应的循环中。曾国藩曾给弟弟写过一首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钟铭指的是朝廷的褒奖,而谤书则是他人诽谤、攻击的书函。曾国藩率领他的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清王朝给了他极高的封赏,可是荣宠至极的曾国藩却清楚地明白恨自己、忌妒自己的大有人在,坎坷往往与风光交替到来。人生有加就有减,有乘就有除,关键是不要让得失影响了平和的心境。
命运就好像养猴子的老头,爱玩数学游戏:人生有可能先苦后甜,如同“朝三暮四”;也有可能先甜后苦,就像“朝四暮三”。我们如果明了生命原是一个整体,就不必像猴子一样有过度的情绪反应,处于巅峰时不要过于得意,在低潮时也无须过分沮丧,因为“人间随处有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