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促进个人金融业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地方金融环境建设,全面优化小微企业服务体系
1. 建立小微企业辅导体系,提升小微金融综合水平
结合盐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由政府协调支持,各级小微企业服务机构牵头组织,各大商业银行与广大社会专业服务机构参与的小微企业专业辅导体系。首先,小微企业服务机构要充分整合当地社会服务资源,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对已有小微企业提供各项政策与信息、管理咨询、融资指导、人员培训等直接服务,对新创小微企业提供财税、法律、劳保、外贸等代理服务,从而帮助小微企业规范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改善经营状况,增强竞争力,满足融资条件。其次,在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支持以技术、培训和创业等为主要服务业务的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小微企业全面发展。最后,地方财政预算可安排专项资金,建立风险资金池、财政性担保公司出具担保。盐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优化组合,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推动商业银行业务组合的优化,将政府的支持与商业银行的业务相融合,全面拓展小微企业融资途径,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解决。
2. 构建小微征信平台,推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
(1)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基于已有的数据平台,结合盐城小微企业的发展实际,建立地区统一的全面信用数据平台,研究出台相应的征信管理办法,在对企业隐私和商业机密提供法律保障的同时,为跨部门信息的连通或共享等征信行为提供管理规范。同时,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解决信息互通中存在的行政性和技术性“瓶颈”。可在现有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框架下,重新整合税收、工商、海关等方面的规定,对补充验证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表现最为重要的非金融类信息,探索合作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降低征信中心和金融机构获取此类信息的成本。
(2)完善征信机构对小微企业征信和评级服务
实际业务中,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着手:首先,开发小微企业评级服务,辅助银行优化信贷决策。我国的征信数据覆盖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具有良好的量化分析基础。盐城基于国家在不断扩大征信内容的同时,可以借鉴其他地区对小微企业评级产品的开发实践,将先进的技术与盐城的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真正增强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其次,引入市场化管理的模式,通过对比分析国际上的公共征信机构和私人征信机构发现,公共征信系统往往由中央银行直接管辖,带有一定的监管目的,因此内容限于受中央银行管辖的信贷机构信息,服务提供也比较单一,而商业评级机构的市场驱动力更强,往往能根据市场需要开发多种征信产品和服务,发挥商业化运作的优势,盐城可以结合地方优势,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综合评比。
3.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多元化缓释贷款风险
(1)出台直接面向小微企业的财政投融资政策
盐城可以整合现有的资源,立足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在基金设立方面,可综合统筹目前的各类基金,争取尽早设立“政府—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将各类专项支持基金、风险补贴等统一纳入该基金进行综合管理。该基金归口到财政局,以政策性基金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类似社保基金的管理模式,在源头上通过市场化运作扩大小微企业收益,减少地方财政每年的资金投入及财政负担。此外,地方财政每年可从小微企业税收中提留一定比例建立小微企业发展扶持基金,委托地方商业银行定向发放小微企业委托贷款,类似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操作方式。基金存管的商业银行要配套发放一定比例的小微企业贷款,这样存管的商业银行既可获得稳定的存款来源,同时通过发放委托贷款也可获得手续费收益,实现收益的多样化。“政府—小微企业发展基金”通过商业化运作,能够产生贷款收益,可以推动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也能更好地将商业银行业务与小微企业的需求相结合,真正运用政策推动小微企业的全面发展。
(2)建立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经济补偿机制
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较大,政府可以基于市场化的操作需求建立小微企业贷款的经济补偿机制,全面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具体而言,首先,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贷款快速核销、贷款损失税前扣除等扶持政策。小微企业贷款的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相对较高,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专项准备金税前计提的比例,或者允许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税前计提特殊准备金,以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拨备的抵税效应。同时,扩大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权限,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基本能做到自主核销。其次,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补偿机制。通过政府扶持,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补偿机制,包括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和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等。同时,统筹建立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各地按照小微企业在当地经济规模中的比重设置相应的风险补偿基金,使风险补偿成为普惠性的制度安排。最后,通过人行的业务发展实际,进一步强化落实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税前扣除等政策。同时继续增加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税收支持,包括减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等政策。
(二)凸显差异化服务理念,提升小微企业服务的针对性
1. 银行业要转变经营理念,提升小微企业的战略地位
对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样既可以避免把信贷过于集中在大企业而导致的金融风险,又可带来新的客户群,扩展商业银行的服务领域,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推进利率市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创利空间将更大。当前,大中型商业银行网络覆盖面广,信贷资源非常充足,放贷能力较强,具有坚实的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条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作战略调整,战略视野中要纳入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商业银行在发展小微战略的过程中,要避免使用传统的强迫性手段,通过生拉硬拽的方式获取客户的认可,而是要增强服务理念,争取用特色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紧紧围绕客户的需求制定和丰富金融服务产品的样式。城市商业银行要不断挖掘和探索客户的不同需求,研发出丰富多样的适合不同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通过有效针对的金融服务来降低作业成本,抢占更多的信贷产品,增加银行的富足资金储备。城市商业银行在设计新的金融服务产品时,要注重差异化和特色化,提高服务的灵活性,方便客户各种需求的满足。城市商业银行在批量制订授信方案时,要通过合理开发控制成本,通过不同方式的交叉销售增加客户的需求,注重保证金融服务产品在有效生命期内的实施活力,完善产品的评价管理机制,及时更新落后的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2. 落实商业银行“四单”原则,增强小微金融专业化水平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中的“四单”原则,指的是单列信贷计划、单独会计核算、单独配置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落实“四单”原则可以构建专业化经营与考核体系,更加符合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了更好地推进“四单”原则的落实,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和营销队伍,对小微企业业务实行单独预算、单独考核和单独核算,构建适应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信贷流程与审批体制,构建标准化产品设计和模式化市场营销,简化内部基础信贷管理工作。通过创新小微企业的信贷机制,可减少所办贷款审批审查环节,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是促进个人金融业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个人金融业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需要建立专业化的业务管理团队,商业银行需要致力于打造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营品牌和特色服务。系统全面地进行专业化培训,有效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围绕客户需求变化,整合运用盐城当地各类金融资源,为小微企业提供集结算、理财、信息、咨询为一体的“一揽子”服务,同时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变革,顺应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变化,提供全时段、全方位、一站式、便捷化、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3. 创新个人金融业务品种,满足小微企业发展需求
(1)积极推广上级行开发的新产品,提升金融产品的市场适应度
首先,要认真解读总行或者省级分行最新下发的一系列业务新政和创新产品,通过各种形式对客户经理进行培训,保证对新政策新产品有足够的了解,这是推广新产品的基础;其次,要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平时对客户的了解,及时获取客户需求和动向,将客户需求与新产品有效地匹配,将优势产品作为获得高端客户的利器;最后,运用良好的营销和沟通技巧,完成新产品的推广,提升新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2)基于当地发展需求,努力开发本地新产品
根据中国银行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调查报告的权威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实际业务中影响某家银行个人客户品牌美誉度的积极因素主要是权威、国际化,消极因素主要是与客户心理距离远、缺乏创新、电子渠道不完善。因此,在今后的业务创新中,盐城的各大商业银行应当牢牢把握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贴近现实生活,将全球化、中高端和专业化三个方面紧密融合,将小微企业的需要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相结合,不断立足于现实发展的需要,开发出更加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
4. 控制个人金融业务风险,深化小微企业服务改革
(1)组建代职检查团队,加强合规检查与管理
首先,组建成立网点负责人代职检查团队,通过空降式的代职检查,了解和掌握网点管理现状,进一步防范基层网点经营管理风险,对负责人在岗履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以改进基层网点内控建设。其次,以代职检查团队为基础,专门成立网点管理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对各类内外审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定期专题研究,防微杜渐。再次,紧跟目前网点战略转型这一大背景,利用代职检查的有利条件,对涉及网点转型的诸如业务完成情况、流程设置、人员效率、网点绩效等多方面进行综合了解与记录,努力为各决策部门提供第一手的资料。最后,在检查问题的同时,重点加强业务指导与培训,不仅对一些操作性问题要及时在现场进行纠正,也要通过开展专题会议、现场集中培训等形式进行集中教育,以最终达到提升网点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全面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质量。
(2)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调动防控积极性
建立自上而下、逐级负责、逐级问责的绩效考核机制,将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监督、控制和报告等环节纳入到基层机构业绩考核和领导人员目标责任管理中。首先,可以将操作风险指标加入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中,通过风险与绩效的挂钩,提高员工积极防范操作风险的积极性;其次,可以将操作风险指标与员工福利计划挂钩,实现员工对操作风险的日常重视与关注;再次,建立健全对违规违纪事件的举报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绩效考核体制,包括执行者、管理者、检查者、前任领导、用人者的职责;最后,严格执行违规积分制度,引导广大员工自我约束、遵章守纪,有效减少直至杜绝违规操作现象,充分调动管理人员严格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化小微企业自身建设,提升小微企业综合水平
1. 加强小微企业创新,提升小微企业自身能力
(1)小微企业要大力创新,努力扩大市场范围
小微企业要努力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生产出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小微企业大多具有较小的规模、灵活的管理方式、员工自主性强,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等。小微企业总经理应充分发挥小微企业的规模小、可控性强的优点,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新技术开发、新工艺探索,通过各种方式的创新来抢占和瓜分市场。
(2)遵循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严格会计业务程序
小微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规范格式来编制标准财务报表,严格遵守会计政策法规来进行会计事项的记录,并对各项会计资料进行妥善的保管存放,以此来进行财务会计制度的完善与规范。财务会计制度的完善与规范,为商业银行考核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提供可靠的依据,能提高贷款的审核通过率,通过规范的财务报表和科学的财务体系,也会很好地提升小微企业自身的信用度。
(3)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明晰企业产权制度
目前,大多数小微企业的经营方式为家庭经营,这种经营方式由家族内部人员掌权,而家庭经营企业管理者的选拔具有不正式性,在管理者的选拔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很容易做出错误决策。尽管是家庭成员掌权,排除了外部人员竞争的压力,但是家庭成员之间权力的争夺,也会给企业带来大量的损耗。因此,企业产权的明晰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2. 加强小微企业信息体系建设,帮助小微企业树立诚信意识
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所在,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所在。政府和金融机构建立的征信系统制度,仅仅方便了金融机构的信息查询。融资问题的解决单靠此点难以解决,还需要小微企业也做出相应的努力,如建立企业信息系统,记录并保存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与金融机构征信系统实现对接,为金融机构提供有说服力的数据信息,提高贷款审核通过率,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诚信,以便将来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支持。具体措施如下:首先,管理者要有良好的诚信意识,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具有良好诚信意识的管理者必然会加倍关注企业的诚信问题,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保持企业良好的诚信状况;其次,进行诚信经营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员工的诚信意识,将诚信观念传递到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最后,重视诚信的积累,加强与固定几家银行的联系,保持良好的还贷记录,从而为小微企业未来融资打好基础。
3. 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提升小微企业综合实力
波特教授在1998年提出了产业群或集群的定义,指出产业群或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发挥协同作用,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可担保资产少,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单个的小微企业是这样,如果把单个的小微企业按照产业或者集群联系起来,其规模就相当可观了,融资问题也就相对容易解决了。产业集群能够优化融资环境,为各小微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产业集群是由多个小微企业联合而成,可供担保的抵押品充足,能够较快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并将贷款风险分散到各个小微企业,单个小微企业承担的风险小。通过对单个资源的整合,提升小微企业的综合实力,推动小微企业集群效应的体现,改变小微企业的传统形象,重新树立小微企业良好的新形象,同时理顺小微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增强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认可度,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动小微企业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基于产业发展的集群效益,立足于现实的发展需求,全面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真正实现小微企业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