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厂制度确立及发展制约
1. 第一次技术革命与工厂组织生产
随着市场范围的拓展,在生产引导消费的时代,企业的生产行为总是在追寻着规模扩大的方式,以工厂制度来组织生产的行为方式为企业规模扩大提供了一条路径。
之前由于市场范围狭小和生产能力有限,家庭生产占主导地位,工业生产是家庭手工工场或者说家庭作坊的生产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开始改变。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工场手工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马克思认为手工工场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粗框架分工的独立手工业人之间协作生产,不同独立工种的手工业工人被集中于同一个工场,然后将不同的可以独立出售的工作结果进行组合,制品是“由各个独立的局部产品纯粹机械地组合而成”(1);另一种是细化分工的非独立的手工业工人之间的协作,即制品要“依次经过一系列互相关联的过程和操作而取得完成形态”(2),即个人工作结果是不能够实现完整产品价值的,工人的独立性弱化,与现代企业机器生产的分工协作方式雷同,是“工场手工工业的完成形式”(3)。手工工场生产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最初是自发形成的,但是经过演进逐渐成为“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和系统的”(4)生产行为方式。自发形成的手工工场生产逐渐演变到有意识、有计划的生产行为方式,为工厂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8世纪后期,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技术——蒸汽动力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市场的扩大,促进了生产机械化。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工厂制度确立时间不一致,各种新旧生产方式并存于同一时期,即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早期工厂制度各种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并存交错。技术革命使得工厂以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代替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发起,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处于从手工劳动向机器劳动、从手工工场生产向工厂制度组织生产的演进过程。这种演进最初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棉纺织业的生产从手工劳动转变为机器生产,随后其他产业的生产方式也先后发生演变,英国工业生产逐渐确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厂制度,工厂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方式。这种演变继英国之后又相继波及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法国18世纪后期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工商业发展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但是后来因为战争,工业革命受挫,19世纪50—60年代,机器大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德国和美国也在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市场需求随着人口增加和贸易发展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方式与之匹配,机械化使得这种要求转化为现实,工厂制度建立。工厂制度确立使工人工作重心突破了小规模家庭生产束缚,转向工厂劳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8世纪80年代生产力的确有了一个惊人的进步……更明确地说就是,当时产生了一个机械化工厂体系,它以迅速降低的成本生产出大量商品,以致它不再依赖现有的需要,而是创造出新的需要。”(5)从家庭作坊到手工工场再到工厂制度确立,企业的生产行为倾向于将社会上分散的生产集中起来,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因为市场扩大和同期的生产力水平有限,生产可以引导消费,企业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扩大规模以增加产出。
2. 工厂规模发展制约因素
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尽管第一次技术革命确立了工厂制度,但是企业规模有限,企业的生产能力因此受限。从文献来看,限制企业规模发展的观点大致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企业规模有限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制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规模有限是缺乏管理人员造成的。
其一是技术水平的限制。技术可以影响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都要受制于社会生产力条件。钱德勒强调了技术原因,认为是技术的限制导致了企业规模较小。直到19世纪40年代,“企业仍然是小规模的和个人经营方式的。它们几乎都是家族的事情”,(6)或者是合伙公司,而没有出现价值链一体化的“现代公司”。在这个时期,企业规模扩大就是企业不断将价值链不同环节置于企业内部管理中,即价值链一体化,将原来的社会分工变成企业内部分工。在纺织业,“它们把制造一件产品的所有生产过程内部化于一家工厂内”,(7)这实质是价值链一体化的企业行为描述。19世纪50年代,铁路公司作为最早的现代工商企业模式,将原先由许多小企业进行的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都集中到了一个产权企业之内,进行生产联营,这种联营拉开了后来的价值链一体化生产行为方式的帷幕。在第一次技术革命许可的条件下,企业的生产行为已经由家庭作坊生产转化到了工厂组织生产的模式,规模迅速扩大。蒸汽动力带来的社会生产力变化相对于后来的技术革命无疑是处在初级层面的,在没有新的技术冲击前,企业行为很难有大的突变,企业规模也就不会出现突变。
其二是企业管理人才的制约。企业管理者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尤其是在企业初创时期。随着发展,在西方很多国家的企业中,制度对企业发展都会发挥更强的作用,而在一些东方国家,企业发展对人的依赖性依旧很大,一般而言,一家著名企业彰显的是领导企业的企业家才能,企业的优秀管理人才和规范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丹尼尔·A.雷恩认为,最初管理人员缺乏制约了工厂的规模发展,因为当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管理知识体系,也没有共同的管理规则。在工业化时代,新教伦理、自由伦理和市场伦理三种力量相互作用,(8)这些文化为工业化创造了先决条件,引导着人们去探索如何管理组织生产。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纺织业中的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早期形态的典型,其后19世纪初期工厂采取“批量”生产技术,“即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同时生产大量同类产品,然后再生产另一批稍有不同的产品”,(9)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管理人才在这种生产方式转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指出,工业革命之所以在英国首先发生,“企业家人才大量集中在英国也值得注意”(10)。从理论上讲,学者们同样强调管理人才对生产的重要性,在萨伊提出生产的三要素论之后,马歇尔将企业家才能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引入,突出了管理人才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彭罗斯(1959)也认为,企业增长率在短期受制于可用的或者是被现存组织吸纳的管理服务。蒸汽机的发明与推广,已经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社会生产已经产生了极大飞跃。但是,从事物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角度而言,生产技术可以决定生产行为方式的变革,如果生产行为方式不能很快跟上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就是一种阻滞。客观条件会对企业现有的生产方式产生冲击,而企业生产行为方式的具体变换需要企业管理者来实现,如果管理人才不能够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冲击,企业发展无疑就会受影响。丹尼尔对管理重视,也可以从反向角度说明生产行为方式对技术、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
企业扩大规模的另一种方式的初级模式也在这个时期显现,但并没有成为潮流。这个时期出现了一种可互换部件的标准化生产行为方式——“美国制造系统”,即各个部件都有精确的标准,同一种产品的部件可以互换,随意几个部件就可以组成一个产品。其实早在1436年的意大利威尼斯兵工厂就用标准部件生产武器,瑞士、法国等国家也采用了这种生产方式,但是只有美国率先将这种“可互换部件”的方式从兵器生产扩大到了工业生产。在美国,这种生产行为方式始于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后来进入私人工业,大规模生产已经初现端倪。这种模式为本书后面探讨的大规模定制生产奠定了基础。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对应的是古典经济学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发展阶段,企业规模狭小,生产能力受限,发展生产增加国民财富是当时经济学家们谈论的主要论题。斯密曾经提出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分工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增加生产,二是增加生产工人人数,这两种方法都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相关。其后李嘉图分析了阶级利益对立,认为社会富裕和资本家富裕是一回事,所以增加资本家利润是重要的,而资本家利润扩大则是需要企业规模扩大来保障的。同期理论的论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企业规模扩大的要求,应该说生产技术革命建立了工厂制度,使企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但生产技术缺少再一次的飞跃性突破,则导致企业规模扩大缓慢,因为这个时期并不存在需求制约,同时管理人才缺乏又强化了规模发展缓慢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