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为发展新趋势探究:基于核心—外围视角的价值链分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有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本书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和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思路做了一个综合,因为论述角度不同,很多概念的表述不同但含义区别不大。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企业价值链分解的生产行为方式,避免产生误解,这里对本书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和界定。

1. 价值链

价值链(value chain)是管理学中经常使用的概念,这里借用到经济学分析中。价值链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等过程中进行各种活动的集合体,企业的价值创造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构成,这些活动可以用价值链来表明。价值链的不同活动通常被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类,上游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活动等环节,下游环节包括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环节。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创造过程。

创造价值的上下游活动归属于同一个企业,则企业内部的活动就可以构建价值链,如果上下游活动归属于不同企业,则不同企业活动的相互链接就构建成产业价值链。价值链上每个环节的价值活动所实现的利润率都不同,这意味着企业利润并不是依赖于价值链所有环节,而主要是依赖于某些特定环节,即通常所谓的战略环节或者核心环节,这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所在。

本书所谈价值链分解的基础是价值链一体化企业(主要指制造业),之前应对市场发展趋势是企业不断将价值链各个环节从外部纳入到自身产权管理中来,将价值链不同环节沿垂直方向一体化于企业内部。但是随着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原来的趋势发生了逆转,企业价值链出现分解,原有企业会保留利润率较高的核心环节部分,而将其他环节分割出去,一个企业原来拥有的价值链就归属于不同企业所有,即我们所探讨的价值链分解,伴随着不同环节在价值链上的地位不同,相互链接企业的地位也存在着差异,即存在我们所言的核心与外围地位的区别。

基于价值链更多注重垂直(或者纵向)关系的含义,本书中提到的“价值链垂直一体化”与“价值链一体化”的含义相同,“价值链垂直分解”与“价值链分解”的含义也等同。加入“垂直”两个字,在很多场合只是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企业生产行为的状态,突出生产活动的动态连续性和企业合作的必然,并不牵扯含义的区别。

2. 价值链一体化

价值链一体化(Integration of the value chain)是企业一体化方式的一种,它是将原来价值链上归属于不同企业的生产环节归属到一个企业内,是企业的生产活动前向或者后向延伸而形成的一种生产行为方式。企业的生产活动后向延伸是将原材料供应商纳入企业内部,前向延伸是将产品销售部门纳入企业内部,垂直一体化的生产行为方式将价值链上下游环节一体化于同一个企业内部,原来的社会分工就变为企业内部分工。

本书倾向于从动态的角度探讨价值链一体化和价值链分解。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将价值链一体化视作一种生产方式;而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而言,企业将价值链一体化视作企业的一种生产行为。我们用“生产行为方式”一词来描述这种形态变化,强调企业价值链一体化主要论述企业行为方式的动态演变。

我们探讨价值链分解问题,价值链分解的基础是价值链一体化,所以本书的价值链一体化主要是指垂直一体化。价值链本身指的是价值创造上下游环节之间的活动链接,源于价值链的含义,本书中“价值链垂直一体化”与“价值链一体化”的含义等同,加入“垂直”两个字,在很多场合也只是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企业生产行为的状态,突出生产活动的动态连续性和企业合作的必然,并不牵扯含义的区别。

这里主要探讨价值链生产过程中不同环节生产活动的垂直一体化,而不探讨企业因相互持股在资金结构方面导致的垂直一体化。

3. 价值链分解

我们探讨价值链分解(disintegration of the value chain)是基于价值链一体化,价值链分解同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种价值链的切割,同时也是单一企业的产权分割。

价值链分解是与价值链一体化相反的一个过程,是指价值链一体化的企业保留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将原来拥有的价值链上的非核心环节剥离出去,进行专业化生产,企业内部分工转化为社会分工。根据具体情形,企业可以将销售部门剥离出去,自身掌握生产环节;也可以将生产部门外包出去,自己掌握核心设计环节等。价值链分解后归属不同的企业,居于不同环节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企业因为核心企业的强大垄断势力而形成纵向限制关系,有些企业则可能和其他上下游企业发生新的联系。因为价值链分解需要相关企业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最终产品的生产销售,所以价值链分解必定会产生企业间合作,形成企业网络,企业间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也由此发生变化,形成核心—外围模式。价值链分解使得企业组织系统的内部要素变为企业组织系统的外部环境,企业的子系统变为相互独立的系统,企业内部的一些经济活动转变为市场交易活动,原来经济活动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等级组织调节,现在变为主要通过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企业网络来组织调节。

表述价值链分解生产行为方式的词语有很多。Mike Wright和Steve Thompson(1986)使用了“垂直剥离”(vertical divestment)一词来描述企业上下游部门的分工和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分工;Bhagwati和Dehejia(1994)则称企业可以快速转移地址的分工生产方式为“变化多样的比较优势”(kaleidoscope comparative advantage),Leamer(1996)倾向于将此称作是“非本地化”(delocalizaton);Krugman(1996)提出了“价值链切割”(slicing the value chain)的概念;Antweiler和Trefler(1997)引入了“居间贸易”(intra-mediate trade)一词;Rapoport和Yi(1997)提出了“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一词,Robert C. Feenstra(1998)也引用了“垂直专业化”的概念,将生产过程和价值链(value chain)等同,则生产过程的分工表现为价值链的分工;Arndt(1997)使用了“产品内的专业化”(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一词来描述相同的现象;(6)萨贝尔(Sabel Charles)、保罗·赫斯特(Paul Hirst)、乔纳森·蔡特林(Jonathan Zeitlin)将其称为“灵活的专业化生产”(flexible specialization production);(7)Giacomo Bonanno和John Vickers(1988),Steffen Ziss(1995)则用了“vertical separation”(垂直分解)一词。(8)上述术语都从某一个角度描述了企业价值链垂直分解的特征,我们使用“价值链分解”(disintegration of the value chain)一词来涵括所有术语。“disintegration”一词的构成涵括了这种活动是基于一体化(integraiton)企业上的生产行为方式,强调是在原来价值链垂直一体化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相反(dis-)过程。

同前文所述,源于价值链的含义,“价值链垂直分解”与“价值链分解”的含义等同,“垂直”一词只是对于分解形式的形象描述。同样,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价值链分解是一种生产方式;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而言,企业将价值链分解是企业的一种行为模式,企业行为的变更会引发企业之间关系的变更。在本书中,企业价值链分解也是一种生产行为方式,同样更多的是强调企业行为方式的动态演变。

4. 生产行为方式

本书将哈佛学派的SCP(结构—行为—绩效)范式与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分析思路结合起来,对企业的生产行为变迁作了分析。生产方式(Mode of Production)是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生产和交换的形式。杰索普(R. Jessop)指出,“生产方式这个概念是卡尔·马克思在尝试对资本主义总体结构和动态过程进行理论概括时首次采用的。此后,主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研究中,这个概念被广泛用来分析各种经济制度”(9)。科恩(1978)延续了马克思的思路,认为生产方式的演进是由于某种内在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来自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如果生产关系落后,则生产方式会发生革命性的转变,摧毁现存的生产关系。(10)按照马克思的“生产是第一位”的观点,生产方式会影响到交换方式和分配方式。马克思主要从社会的角度来探究生产方式,而本书则将其含义微观化,更多是从企业的角度探究生产方式。

具体到本书探讨的内容而言,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而言,这里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指制造企业的生产行为,主要强调企业生产的具体组织形式,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是由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新技术所决定的。本书不侧重于分析传统哈佛学派SCP范式的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生产行为以及绩效,而是强调历史发展带来的科技水平变化对企业生产行为变化所产生的作用,即科技进步会带来企业行为方式变革,企业行为方式变革会对市场结构产生影响。这实质是一条综合的思路,即生产技术变革—企业生产行为方式的变革—企业间生产分配关系的变化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价值链一体化或者分解是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是企业行为的变更,会带来企业之间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更。因为本书的思路是一种综合的思路,故使用“生产行为方式”一词来综合马克思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理论的生产行为,尽管生产方式、生产行为这些词汇本身存在着含义区别,但是在本书探讨价值链垂直分解的具体问题时不做区别,企业价值链分解既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企业行为,在进行内容论述时,更多使用的词语是“生产行为方式”。

5. 核心—外围视角

核心—外围理论(Core and Periphery Theory)本来是指国际关系中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地位,是“第三世界经济学家提出的国际经济关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普雷维什、辛格、米达尔、刘易斯等。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处于一种依赖或依附的经济地位关系,即当今的国际经济体制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中心,控制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地带”(11)。但后来应用范围扩大,不仅仅用来描述国家之间的关系,也用来描述地区间、组织间的各种关系。

普雷维什于1949年5月在《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进展,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个世界经济体系外围部分的专门任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12)这是普雷维什的“核心—外围”理论比较系统的阐释。他指出拉丁美洲在传统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作用就是作为世界经济的外围部分,专门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也就是说,传统国际劳动分工将世界经济分化为核心和外围两个部分,核心部分为大的工业中心,外围部分是为大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部分。在这种“核心—外围”二元结构的关系布局中,利益是不对称和不平等的,技术进步的传播也不平等,收入增长结果也会因为核心和外围的划分而不同。(13)

20世纪70年代兴起国际依附理论,普雷维什等提出新殖民主义依附模型和错误示范模型,认为在国际生产和交换中国家有核心—外围二元之分。吉尔平(2006)认为,依附理论的共同观点就是,欠发达国家的不发达和资本主义的发达,都是国际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欠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够发达,主要是因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外部力量,而非这些国家政策本身。皮尔逊等人从核心—外围视角分析认为,边缘地区对核心国家的依附关系是剥削关系的根源,这种剥削关系使西方国家现代化和富裕程度较高,并且形成了不发达国家的贫穷落后及其发展过程中对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的依赖。

在地理经济学中,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规划研究提出了他的核心—外围理论,弗里德曼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角度进行研究,基于创新视角划分了核心区和外围区,认为完整的空间系统是由核心区与外围区共同组成,核心区是具有较高创新变革能力的子系统,在整个空间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外围区是依附于核心区的子系统,所以地区空间系统的存在与核心区密切相关。当然特定空间系统可能不仅仅只有一个核心区,并且核心区的地域范围会随着其所处相关空间系统的变化而变动。核心—外围理论可以解释城市与乡村、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衡关系。

本书利用核心—外围理论来分析价值链分解,因为价值链不同环节企业所处的位置不同,有的企业掌握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有的企业则处于被核心环节企业支配的外围地位,不同企业之间的核心—外围生产关系同时也决定了核心—外围的分配关系。

6. 说明

(1)价值链分解论述的基础及扩展含义。在本书论述的过程中,尽管价值链分解是在价值链一体化基础上产生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生产行为方式可能会直接是价值链上不同环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生产,所以本书论述内容适用于价值链分解的状况,同时也适用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直接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的状况。

(2)一些概念含义的等同。由于本书思路是马克思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综合,因此关于价值链分解的具体问题论述中,很多概念的论述角度不同,但具体含义基本相同,如生产方式和生产行为方式、价值链垂直分解和价值链分解、价值链垂直一体化和价值链一体化等,在本书中的含义不作区分。

(3)关于“传统”的含义。本书所说的“传统”一词,一般情形下是指价值链分解之前的时期。

(4)关于分工的含义。斯密将分工划分为企业内分工、企业间分工和产业间分工,本书主要研究产业组织领域的问题,所以产业间分工不是本书探讨的重点,而将视线集中在斯密所言的前两种分工含义上。

(5)本书研究背景为开放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分工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价值链分解的本质是发达国家企业在全球主导分工生产的一种方式,本书研究背景是开放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

(2) Karl Schlesing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Austro-Hungarian Currency [J].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 30, No. 117 (Mar., 1920), pp. 26-38.

(3) 奥匈帝国是1867—1918年匈牙利与奥地利结盟的一个中欧国家,匈牙利国王和奥地利皇帝是同一个人,拥有共同的货币。奥匈帝国是匈牙利贵族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在争取维持原来的奥地利帝国时所达成的一个折中解决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解体。

(4) Simon N. Whitney. Vertical Disintegration in the Motion Picture Industry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45, No. 2,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Sixty-s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May, 1955), pp. 491-498.

(5) 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5.

(6) Robert C. Feenstra. Integration of Trade and 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 [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12, No. 4 (Autumn, 1998), pp. 31-50.

(7) J.罗杰斯·霍林斯沃斯,罗伯特·博耶.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移植[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8) Giacomo Bonanno and John Vickers. Vertical Separation [J].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Vol. 36, No. 3 (Mar., 1998), 257-265.

(9) 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525.

(10) 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526.

(11) 李绪蔼,徐东林.简明经济学百科辞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196-197.

(12) Raúl Prebisc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 [J]. 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tca, Vol. 7, No. 1, February 1962, p. 1.

(13) Raúl Prebisch. 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XLIX, May 1959, p.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