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观众为什么需要3D电影
从接受者角度出发,3D电影首先面临这样的问题:既然已经有了近乎完美的2D电影表现手段,观众也已经习惯了这种表现形式,为什么还要3D电影?换个角度说,在2D电影之外,3D电影能给观众带来什么新的、无法拒绝的理由?这是3D电影想要获得存在地位必须回答的根本性问题,而且是无法回避或跨越的问题。
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影作者和电影理论家,虽然不断有人给出解释,但都难以被大多数人接受,也正因为如此,3D电影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纵观百年3D电影发展史,从最初对新技术的探索到后来的“猎奇”,再到今天的“惊艳”,实际上都在致力于占据观众心理中很小的一块位置——“好奇心”。这种可有可无的心理需求决定了3D电影不可能取代2D电影成为主流,只能作为它的某种补充,在电影技术实现新突破或者电影发展乏力时冲击一下,但很快又继续沉默下去。
进入21世纪,随着又一次3D电影高潮的来临,学术界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并试图从多个学科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中美国学者波拉德·蒙迪波瑞(Bernard Mendiburu)的研究最有代表性,并且得到不少来自医学、生物和社会人类学领域的响应。他认为,人们之所以喜欢3D电影是出于人类本能,因为人就生活在三维立体世界之中,因此他渴望映射着现实的电影世界也是立体的。这一解释倒是与安德烈·巴赞的电影本体论一脉相承,他认为“电影是人类追求逼真地复现现实的心理的产物”(2),再向上还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模仿说”。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我还是不赞同这种研究方法,因为它过于简单而粗暴,当人们将所有问题归结到人类本能的时候,实际上就断绝了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性,况且波拉德的解释并没能回答位于人类本能之前的绝大多数问题。
那么,3D电影到底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这显然是个美学问题,需要从美学层面获得真正解释,现阶段我们可以沿着以下两个方向进行探索:
一、三维立体空间的还原与重建让接受者从“旁观”走向“体验”
3D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上下(y轴)、左右(X轴)两个维度之外增加了一个纵向维度(Z轴),其美学意义就在于它还原和重建了客观现实世界的三维立体的空间属性,使得电影“幻象”更加“真实”。
2D电影画面虽然也有深度和立体感,但这种深度实际并不存在,其空间中的远近景物都被压扁在一个层面上,依靠“锥形透视”“重叠”“近大远小”“空气扩散”“色调”及“运动”等深度线索因素的暗示,在二维空间中模拟出三维空间的假象。换句话说,它的深度完全依靠观众的生活经验“完形”而来,因此它只能创造出有限空间。而3D电影则依靠左右眼两幅图像之间的“视差”来形成空间深度,虽然是利用虚像来实现的,但它却是实际存在的,画面中的景物之间都被刻意拉开距离,每个景物都摆脱了2D空间的挤压,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层面和活动空间,它们的距离和位置特性不仅能让观众真切地感觉到,甚至还可以被各种工具测量。
一百多年来,由于2D电影的培养,人们已经习惯依靠线索来获得深度空间,忘却了深度空间原本的样子,而3D电影又重新赋予了画面中的人和物三维空间属性。观众一旦戴上立体眼镜就会发现电影的虚拟空间与自己身处的现实空间产生了“融合”,融为一体了。自己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成为纵向深度轴线上的一个点;银幕也不再是远处的一扇“窗户”,而是自己也被纳入银幕之中,当危险物品冲出银幕时多数观众都会不由自主地后仰或躲避,当有孩子跳出银幕奔向自己时会伸出双臂去接她。这种“沉浸其中”的状况恰恰是传统电影理论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融入”。这在2D电影观影过程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观众永远存在于银幕之外,始终处在一种安全、冷静、理性的旁观状态。观众与银幕之间的“永远距离”决定了2D电影观众永远只能是旁观者。安德烈·巴赞等人的经典理论认为,电影的美学意义在于它对客观现实的再现和摹写,从而把“再现现实”当作电影的本性。事实上,随着数字合成和虚拟技术的介入,电影影像的记录功能已经被一步步地削弱,这促使电影从真实性的再现转向对真实感的表现,观众已经不再信任也不再苛求电影的再现功能,而更愿意沉浸于它带来的真实感体验。由于2D电影媒介自身的局限,传统电影理论已经无法对这种新趋势做出诠释,而3D电影却能将它独立并推向极致。
因此,3D电影的意义在于促使电影观众从“旁观”彻底转向“体验”,将电影美学带到一个全新的领域,3D电影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创造“完美真实的体验”,而3D电影美学也将是“体验者的美学”。
二、“距离”决定了情感表现的新形式
3D电影另外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彻底打破了观众与银幕主体之间的绝对距离,而这一距离在2D电影理论中被称为“永远距离”。
当《阿凡达》中“圣母种子”缓缓飘出银幕来到眼前时,多数观众会抑制不住冲动伸手去抚摸它。其实这种“触摸的冲动”并不是偶然的和个体性的,而是普遍存在于绝大部分3D电影观影过程中,于是类似“圣母种子”之类的镜头也被称为“惊艳镜头”(spectacle shot),是属于3D电影中的一种常规表现手段,但在2D电影中并不存在。
我们知道,曾经导致了电影与戏剧的分野并使之走向独立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观众与银幕主体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准确地说是摄像机与拍摄主体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这使得观众不仅能够远距离观照主体的全貌,还可以近距离审视主体的细节。事实上观众与银幕主体之间的绝对距离并没有变化,只是依靠从“远景”到“特写”的景别变化来改变观众与主体的相对距离。传统电影理论将这种相对距离称为“情感距离”,就是说在观看特写镜头时,观众会感觉距离银幕主体很近,因而更容易进行情感交流。
由于绝对距离的存在,观众与银幕主体始终被隔绝于两个独立的空间,无论情感距离多么近,都是隔空喊话,无法实现真正的情感交流。为了打破这一隔阂,传统电影理论可谓费尽心机,各种主观镜头也应运而生,它们试图通过银幕主体与观众之间“面对面”“眼对眼”直接交流的方式来消除这种情感隔阂。但这种强制性的空间开放模式很容易打断观众对故事情节的跟随和理解,因此一向不被学院派电影理论传统所喜爱,在商业电影中一直被限制使用。譬如“5度视角”规则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就成为学院派电影的基础理论之一,制约着全世界的电影视觉传统。它要求在拍摄类似正反打等“正向镜头”时,演员的脸虽然可以与观众“面对面”,但却不能“眼对眼”,而是视线避开观众的眼睛朝向观众左边或者右边稍偏的位置。也就是在拍摄时演员的视线不能与摄像机光轴重合,而是要与光轴形成5度视角。传统电影理论要求观众始终处在一种冷静、旁观的位置,对电影中情节有限介入,即可以有一定的代入感,但不能全身心沉浸其中。如后符号学的著名学者让·米特里在《影片逻辑学》一文中说,“只有当人们把这种‘世界的表述’当成世界本身时,才是真正意义的异化……影片内容愈显得真实愈使我着迷,但是,尽管它显得真实,毕竟不是真实”。(3)
正如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ardwell)所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有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其中人物的面部特写越来越大,其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加大银幕主体面部的特写来提高画面视觉冲击力,以缩短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距离,但现在看来效果并不明显。
然而3D电影则不同,通过“视差”的精确设计,画面中人和物不仅可以自由地进出银幕,甚至可以将银幕主体带到观众眼前0.8米远的“极近点”,比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安全距离还短,于是观众和银幕主体之间的“永恒距离”在观众的意识中完全消失了。外在距离的消失伴随的是两者之间的内在距离的消除,这种亲密无间的合一状态历来都是艺术和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长期以来,大部分电影作者都意识到3D在消除“永恒距离”方面的独特功能,也不遗余力地创造各种出屏镜头和“惊艳镜头”,观众也对此抱有极大的期望。如果没有这样的镜头,无论其他3D效果制作得多么完美,观众始终觉得有缺憾。但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电影作者还是观众都还没有意识到打破这种“永恒距离”的限制为电影情感带来的价值,仍是沿着2D电影理论传统去创作和理解电影,当然这也是3D电影理论严重滞后的必然结果。
三、开启审美体验的“触觉”维度
与此同时,“触手可及”的距离和“触摸”的冲动开启了电影创作和美学理论的另外一扇大门:触觉。可惜目前只有非常有限的证据来证明它的存在,这也是3D电影研究的尴尬之处。
我们现有的实验数据表明3D电影的“触觉”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近距离所带来的亲和力,“可及”才会“触手”;二是双眼“视差”所带来的“质感”,由于左右两眼不同的角度和视野范围,两眼所看到的内容是不同的,当二者重合叠加在一起时,景物表面会形成一种弧度,在人物面部特写中的“质感”效果尤为突出。而2D电影画面表现得无论如何精细,但终究是扁平的、纸片化的。“触觉”是传统电影理论从未涉及的领域,或者说是无法涉及的领域,这反而成为3D电影美学的独享之地。
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曾经就“触觉”“嗅觉”的美感进行了深刻的讨论(4),对3D电影“触觉”的研究有很大启发。叶先生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长期以来美学史上很多人认为美感只限于耳和目两种感官,而鼻、舌和皮肤等感官不能产生美感。他认为这是一种片面观点,因为审美不仅仅能引发精神性的愉悦,还能引发多种感官美感的交会生发,这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特点。②中国古人也非常重视嗅觉、味觉和肤觉的审美。明代画家祝允明说“身与事接而镜生,镜与身接而情生”,王夫之也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不是简单地强调某一个感觉器官,而是强调身之所历,整体的人生经历是多种感觉器官的交会。③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跨越艺术门类的边界,致力打通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美感,使得边界模糊了、淡化了、消解了,而高科技的介入更是强化了这一趋势。3D电影将观众所在的现实世界与电影的虚拟世界融合,事实上就是“身之所历”,强调主体全身心浸入电影环境氛围的过程。
当3D电影有意识开辟“触觉”的美感维度时,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2D电影的视听限制,指向了多感觉融合。
如何将3D电影的距离优势予以放大,进而形成其独有的一整套情感表现手段和美学表达,将成为未来3D电影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是其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