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类劳动演变及发展趋势
一、三种劳动的成效形式
现代劳动如果从工种上划分,可以分为几百种,甚至上千种。但是,从脑力与体力的结合状况和成果形式上分,即可划分为三大类:
(一)实现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
在目标思想和方法思想指导下直接改变对象的劳动,是将思想成果转换为实物成果的过程。其行为是思想的表达,其结果是思想的实现。如工人根据图纸要求制造工件、农民根据经验完成农活等等。其特征有三:一是这种实现性劳动主要表现为通过操控机器设备实施,或体力和手工劳动进行,其价值通过行动来创造。二是实现性劳动创造的价值大小取决于思想,思想等级越高越新,同量体能付出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三是倘若没有行动,目标思想和方法思想的运用价值就不能实现。文化产品和精神财富创造也遵循同样原理。
(二)传输性劳动形成信息流与物流
将基础知识、思想成果、有用信息和实物产品进行传播和输送的劳动称为传输性劳动。主要有教育培训、新闻传媒、出版发行、产品推销、广告宣传、邮政、交通、运输、中介服务等等。其特点是以知识、信息、物质为对象,并把对象传送于各地或各种不同的客户面前。其价值创造在于思想信息传输,或使物品发生位移,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种劳动必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信息流和物流。
(三)创造性劳动先产生思想成果
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在研究认知的基础上,理解掌握事物的规律,提出有别于现有经验和知识的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诸如科学研究出成果、文艺创作出作品、行政管理出对策等等。其特征:一是具有创造性,是此前所没有的,或有别于现有成果的新创意。二是以思想成果的形式公布于社会。未经应用的思想成果自身就有价值,一经运用即转换出更大的运用价值。
三种成效的劳动之间具有密切关系。首先,三者有先有后,从广阔的时空范围看,三者的逻辑顺序一般是先有创意性劳动,后有传输性劳动,再有实现性劳动,当然,其创意也从社会实践中得来。其次,三者有分有合,有时创意与传播结合,有时创意与实现结合。第三,三者有源有流,创意是一切新价值的发端和源泉,物品和信息传输是价值的流动。
二、人类劳动的现代嬗变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在劳动上,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劳动分工日趋细密,生产联系日益广泛
在手工业时代,一把斧头是由铁匠师傅个人打造完成的。而今,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却分为锻料、炉烧、制坯、砂口、热处理等环节和工种,由若干车间、若干工序来完成。分工细密的目的在于提高专业化程度和产品质量。斧头生产是较简单的商品生产,若是彩电、汽车、飞机等结构复杂的商品,则零配件几百只、上千只,协作厂几十家或上百家,分布于世界上许多个国家。联系广泛而紧密,相互依赖性强,协作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配件质量低下都会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一家分厂工时延误都将给总装厂带来经济损失。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每一个工人的劳动都是社会总体劳动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每个劳动者都将个人劳动融于社会总体劳动中,体现其作用、价值和意义。
(二)脑力劳动增多,体力劳动减少
由于机器不断发展和能源广泛运用,在社会总体劳动中,人的体力劳动日益减少,脑力劳动不断增多。在工业化初期,从事体力劳动和手工劳动的蓝领工人是大部分。“1956年美国的劳动力结构中出现了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人数超过了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人数。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蓝领’降到30%左右;90年代进一步下降到10%。西欧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蓝领’比例也相应降到15%,这一进程仍在持续。美国预计在21世纪‘蓝领’持续下降至5%,表明了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至于农业劳动力美国已只占全部劳动力的2%,而欧洲各国也均在5%以下。这一变化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2)在美国从事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的脑力劳动者,已占劳动者总量的80%以上。因此,全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将转入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思维性劳动,并成为价值创造的主要力量。
(三)智力要求提高,体力要求下降
在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化初期,农民和工人主要从事体力和手工劳动,因此,对劳动者的体力要求较高,而对智能要求一般。随着劳动岗位素质要求结构的变化,社会对劳动者的知识、智能要求不断提高,而对体力要求有所下降,仅仅要求具有良好的体质。因为,当今多数岗位的劳动效率不是取决于体力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智力的高低。许多公司创造价值和效益,不在于劳动者的数量,而是在于劳动者的智力。银行业、证券业、信息业、广告策划、规划设计、决策咨询等行业均是凭借为数不多的高智员工创造人均极高的产值和利润的。全社会教育程度提高,不仅要求脑力劳动者高智能,而且,要求体力劳动者也具有良好智能。从总体上看,高智能的劳动者不仅易就业,而且薪酬高;体力型劳动者即便就业了,薪酬也不会高。
三、人类劳动的发展趋势
近代以来人类劳动的内容和方式都正在发生难以想象的变化,在21世纪,这种变化还将继续下去,也许会变得更快。
一是劳动方式脑力化。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人类劳动中体力劳动的比例将进一步减少,脑力劳动和知识服务还将继续增多。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绝大多数将被智能化机器所代替,在定价销售、存款取款、问题咨询等服务领域也部分地被高智电脑所代替。因此,人们所从事的劳动绝大多数将在创新型脑力劳动领域内,包括科研、教育、医疗、设计、咨询、文化、传媒、艺术、保健和休闲服务等行业中。
二是劳动用脑高端化。由于电脑的广泛运用,简单重复性的脑力劳动已被电脑所替代。因此,脑力劳动者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从事创新性的高端脑力劳动。商务计算用电脑,营业员可注重从知识、态度、精神上提高服务质量;文学创作用电脑,作家避免了誊写的辛劳,有条件在主题、情节、话语上做得更精彩;制造性企业大量采用智能化设备,显著提高了生产能力,更有条件集中人才开发新产品。由于脑力劳动向高端转移,对人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知识学习和智能训练就成为一种社会化的需求。所以,进行学习能力训练、记忆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的机构和职业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兴行业,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是劳动对象同类化。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人们必须共同或分头面对自然,获取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成为人类的有用物品。人类忙于获取物质生活资料,顾不得予以同类更多的知识、信息、健康、人文、艺术等方面的关怀。同时,对人类自身智能开发的重要性也没有充分认识。因此,马克思侧重关注“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劳动对象主要是自然物。而今不同,物质资料生产大部分已被能源推动的机器所承担,人的劳动大量地转向直接为他人服务、为自己的同类服务;服务者是人,服务对象也是人。
面对同类的服务性劳动,无论是以机构为主体,还是以个人为主体,都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一是为他人提供生活服务。这种劳动的目的是提高他人的生活质量。如为他人理发、美容,给他人介绍生活知识。手工服务一般需要直接面对,咨询服务可用电话、手机或网上交流。
二是为他人提供健康服务。这种劳动的目的是促进对象健康。当面诊病治疗,介绍医疗知识,实施保健推拿,也有远程诊断、网上咨询等。
三是为他人提供享受服务。这种劳动的目的是让对象愉悦。如音乐演唱、舞蹈表演、导游解说、陪聊解闷等。
四是为他人提供发展服务。为了提高对象的素质,予以教育培训,传授各种知识;施以技能训练,提高实际能力;提供信息服务,增加发展机会;接受对象咨询,解决发展难题。既可以面对面进行,也可通过电话、网络和其他形式进行。对他人和后辈进行智力开发服务,已经成了人类劳动的重要内容。
五是对部属实施各种指导。开展谈心交流,传递相关信息,征询部属意见,指导工作方法,训导行为规范等。
根据上述分析,对象同类化的劳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直接作用于他人肌体的劳动,如推拿、泡脚、手术等。二是影响他人思想的劳动,如教学、指导、咨询等。三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劳动,对人们个体、群体和社会各方关系的协调,如劳动关系、工作关系、感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协调。当然,从事上述三个层次劳动都必须对相关规律进行学习、研究、掌握和运用,也就是说必须在相关知识和思想指导下进行。
劳动对象同类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诚然,制造物质产品也是服务于同类,但生产者直接面对的是物。只要劳动产品质量好,消费者对劳动者的涵养、态度、礼仪、表情等都没啥要求。但是,当把人作为自己直接的服务对象的时候,对劳动者的形象、涵养和表达能力的要求就明显提高,劳动者只有态度真诚、知识渊博、专业精通,才能使服务对象感到满意。
四、劳动对象同类化的原因分析
人类劳动原本是以自然物作为主要对象的,反映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什么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劳动和工作就主要以自己的同类,即他人,作为服务对象了呢?劳动反映的就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了呢?服务对象同类化原因何在呢?
其一,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提高,需要大量有知识懂专业者从事教育培训工作,他们的工作对象当然是人。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个人、家庭和单位都空前地重视劳动者和后备劳动者的教育培训。原先直接面对自然物的劳动,由电脑控制、能源推动的机器所代替了。但是,生产流水线和机器人的设计者、制造者和操作者,都需经过许多教师的知识传授、技术指导和技能训练,必须经过同行专家的带授、指导和点拨。由此可见,一名智力型劳动者的成才是若干智力型劳动者参与塑造的共同成果。
其二,人们对信息消费和文化生活的热切期盼,需要大量的人从事传媒和文化艺术产业,他们的服务和工作对象也是人。人生处处有选择,要正确选择就需要有信息。信息是重要资源,信息和信息利用可以带来很大价值。所以,人们每天需要获取信息。然而,大多信息是劳动的产物,报社、电台、电视台和网站每天派出大量的记者采访收集信息,记者的工作就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再传播于更多的人。人们生活离不开文化哺育和艺术熏陶,这又需要大量文化艺术工作者面对观众开展文化艺术服务。
其三,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多方配合,需要很多人从事协商和调度工作,他们必须联系各方人士。现代生产劳动分工相当细密,一架波音客机三千多个零配件,分散到多国生产,质量标准、时间期限、成本控制等都要通过沟通协商来实现,其协调工作的对象就是人。机械化生产使一线工人显著减少,管理人员明显增多,管理者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这些白领工人就主要是做人的工作。
其四,市场拓展需要大量人员从事联络和营销,供销人员天天与人打交道。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生产经营要素分散在市场上,企业产品销到千家万户。采购、批发、零售等商业网点大量人员在服务,商品是载体和媒介,服务对象是人,因为是否购买是人决定的。任何经济体都必须与大量的客户和协作单位打交道。市场化实质上是经济上的民主化,人是市场运行的实际主体,除了产品优质,还要求服务优良,才能赢得较大市场份额。企业中公关部、营销部的人员几乎全部是做联络工作的。
其五,利益关系复杂化,需要大量人员从事管理和协调工作。分工细化后管理难度增加。工种多样化,作用交叉化,人的劳动贡献差异增大,使利益分配关系也复杂化。作为分配依据的考核评估就增加了许多工作量。社会上,分配可以借助市场机制,但是,单位中还是靠人事管理和绩效考核部门来统筹。管理者的大量工作是沟通协调,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成为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方面。基于此,人们说“情商比智商还重要”。另外,由于公共服务和社会利益调节的需要,国家选拔了适量的公务员,他们都是为民众服务的。
其六,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要求提高,需要很多人从事医疗、保健、休闲和娱乐行业。现代社会,健康不只是应对紧张工作的需要,而且是人们的一种生活目标追求,绝大多数人希望自己活得健康、开心和长寿。休闲和娱乐既有身体保健、精神蓄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也对人的思维能力增强具有基础性和辅助性作用,这些服务性劳动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
令人振奋的是人与人之间智力的相互开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人类劳动的首要部分,“教育强国论”就是一项佐证。智力开发是人类知识生产和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人们懂得智力开发和利用是价值创造的根本源泉,于是,努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和作用来开发智力、激活思维、加快对事物规律的认知和掌握。教育是一种知识传播式智力开发;咨询是一种启发指导式智力开发;学术研讨是一种交流互动式的智力开发;思维训练是一种强化性的智力开发。物质产品生产和创新依靠人,人类的智力开发更依靠人自身。人的智力开发,越来越成为人们劳动的根本内容。为什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技能训练等行业迅速发展?因为,不仅是新生代劳动者需要教育培训,而且,全社会就业者也需要继续学习、培训和进修,就是过退休生活的老年人也需要学习养生保健、娱乐活动、身心调适、延年益寿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总之,培训学习、信息获取和保健益智是人人需要、终身需要的,这些行业产业的前景绝不亚于食品、服装等恒需产业;因为,后者主要出于人的生活需要,前者则是人的发展需要。
(1)《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搜狐新闻网》,2016年1月22日。
(2)刘吉:《论与时俱进》,载《学习时报》,2003年8月25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