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个人知识管理设计与工具使用路径
1.4.1 个人知识管理理念与原则
在信息爆炸和知识碎片化的今天,知识无法学完且容易遗忘,经验容易流失。人的大脑在记忆和存储上无法与计算机、互联网相比,个人知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质上需要转变理念和把握原则。就个体而言,个人知识管理的意义在于不仅要懂得积累知识,更要懂得运用知识和衡量知识的价值。个人知识管理绝对不是简单地选择“充电”,重新按照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习知识,而要能理解学习的动机、社会的需求、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管理也不能只是进行阅读上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找到知识增值的有效方法,建立长期的知识管理发展规划,把不同学科的知识动态地组合应用。个人知识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主动学习,扩大视野。互联网让知识快速传播,让事物更加透明,走向规范化,同时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效率。当前个体最大的资本就是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方式,提高自己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就能提升个人价值。
(2)善用平台与工具,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强化执行力。随着技术的快速更新,网络上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也层出不穷。云笔记、云存储、效能管理软件、搜索引擎等工具和平台能帮助个体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使知识管理成为一种良好的个人习惯,促进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3)正确对待移动化、碎片化、非正式的学习。随着移动网络等新媒体的进一步普及与使用,信息的多样化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的阅读方式和学习行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海量资料的涌现,使得人类进入了碎片化学习时代。学习者过去无法利用的“闲置”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借助移动终端进行碎片化学习,逐渐地成为人们在无限信息碎片中,获取知识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由于知识寻找具有随意性,往往获取的知识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的、碎片化的,因此需要学习者利用信息化的知识管理工具不断高效记录、存储知识碎片,完成对知识碎片的有效管理。
(4)借助互联网,构建“防火墙”建立全身心学习互联网时代。学习就是优化自己的内外网络,面对互联网这个信息海洋,如何构建防火墙,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显得非常重要。碎片化学习要求学习者拥有大数据思维,从海量信息中寻求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领域,知识碎片的筛选一般采用开放的网络平台,进行知识碎片的采集、编辑、分类等工作。因此,信息和知识的真伪及其价值性需要学习者仔细选择,再通过逐步分类、保存,日积月累,构建自己的“知识库”。
(5)知识能共享出来才能真正掌握和增值。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是对巨量网络信息的“拆解”与“重构”,借助思维导图、微课、慕课平台等构建个人知识体系,便于知识汇集和索引,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知识传播和知识变现。形成知识共享的习惯,能促使你更深入地探究问题的本源,提升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个人的知识竞争力。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持续系统,通过互联网不断有新的知识汇入知识库中,让知识再生产、贡献和创新,源源不断地提供支撑,使个人知识结构能不断满足时代需要,造福社会发展。
1.4.2 个人知识管理的顶层设计
在面对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时,学习者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不知道如何快速检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不能正确评估信息,不知道信息正确与否。在需要使用知识时如何快速找到,让信息与知识为我所用呢?在进行大量信息资料下载、文摘收藏之后,不做整理,也很少进行沉浸式阅读,这样是做不好知识管理的。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就是让个体的信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和创新等过程构建知识系统,形成可支撑教学、科研的信息资源库,如图1-11所示。身处“信息海洋”时,做好个人知识管理的顶层设计非常重要。走向知识社会就要做到转变思维、以终为始,多借鉴他人的经验。在知识管理每个阶段做好系统分层和框架建立;用方法论支撑与了解在每个层级使用什么工具和平台,并在整体关联性上进行把握。
图1-11 个体的信息与知识体系
1.4.3 个人知识管理的路径与方法
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不再难以获得,却变得难以选择,取得有效的信息成了如今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从路径上来说,个人知识管理对于教师可以从4个层次展开,每个层次都有若干对应的工具辅助实现,见表1-1。
表1-1 个人知识管理阶段工具集
如果转换为图谱也可以分为图1-12所示的4个象限。
图1-12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