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CHAPTER 3 案头功课:语言
问:明天会下雨吗?
答:不会。
问:那么天气会不错吧?
答:这要看你所说的“不错”是什么意思。
问:是晴天吗?
答:不是。
问:那是什么?
答:下雪。
问:你为什么不直接说下雪呢?
答:你根本就没问。
在美国院校新闻院系常用的采访教材《创造性的采访》(Creative Interviewing: The Writer's Guide to Gathering Information by Asking Questions)中,肯·梅茨勒(Ken Metzler)教授展示了如上记者对天气预报员的提问案例。通过这段“拙劣至极的对话”,教授如此点评了记者的提问:记者只问会不会下雨,这一提问排除掉了所有其他可能的天气情况。如果记者把提问变成:“你预测明天的天气会怎样?”回答就会变成:“下雪。”当然,天气预报员在玩文字游戏,但其中的教训却显而易见:提出的问题要传达你的真实想法(避免词不达意的情况发生)。
暂且不讨论这位记者提问的方式,在我看来,提问要达到真实传达自己想法的目标,首要的工作是认真做好功课。任何谈话都是双向的语言认知加工过程,包括解读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提问者的一句提问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需要感知和理解词语,按照遣词造句规则生成句子,推论对方说话的含义并做出回应。当然,谈话者本人不会注意到这些认知加工过程,他们觉得自己仅仅在说话而已。
提问者在话语的准备、组织过程中,不仅考虑到访谈的进程和目标,还始终意识到观众的存在,意识到观众是访谈话语的最终接受者。因此,主持人主持的话语不仅要让观众听懂,还要产生预期的效果,这一目标不仅决定整个访谈的进程,同时自始至终制约着他们对语言手段、话语策略的选择。
访谈中的话语互动是复杂微妙的,互动起点要从研究受访者的案头阶段,即静态采访阶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