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不得相注仵
前涼建興三十一年(343)陶斗瓶文云:
卅一年三月八日,吳仁姜之身死。天注、地注、年注、歲注、月注、日注、時注。生死異路,千秋萬歲,不得相注仵。如律令。(3)
又同日陶斗瓶文云:
吳仁姜之身死,天注適值八魁九坎。今下斗瓶、鉛人、五穀,當重復仁姜正身,要注去。如律令。(4)
「八魁」、「九坎」皆星名。「八魁」見《後漢書·蘇竟傳》竟與劉龔書:「八魁,上帝開塞之將也,主退惡攘逆。」八魁之獸,詳宋均注。「九坎」者,P.2512號《星經·石氏外官》:「九坎九星牽牛南。」亦是星名。
「注」亦稱為「注連」或「注仵」。《釋名·釋天》:「午,仵也,陰氣從下,上與陽氣仵逆也。」《說文》:「午,牾也,五月陰氣逆陽冒地而出也。」仵訓逆,故《赤松子章曆》卷五《大塚訟章》云:「為某解除家中逆注某身刑厄十二、刑殺百二十殃考(者),皆令銷散注滯。」「注連」見《顏氏家訓》卷二《風操》「戶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斷注連」之文。王利器《集解》引《道藏·洞玄部·赤松子章曆》卷六所收《斷絕復連章》說之。該章有云:「約敕四時之官,開通道理,不得拘留某精爽,注復生人。又請北辰司馬……收捕某死時雌雄殃殺魁綱之鬼,復注之氣,疾速去離某家。」所云:「注復生人」及「復注之氣」,即其為祟之由。姜伯勤又引《登真隱訣》卷下「請石仙君一人……主治家中有強鬼,壓絕注鬼氣為精祟者」,以見「注」之為「注復」及「復連」之事。蓋「注」之義緣於疾病,《釋名·釋疾病》云:「注病,一人死,一人復得,氣相灌注也。」蓋猶今之言傳染病。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卷二四「注病之候」條:「凡注之言住也,謂邪氣在人身,故名曰注。」
此種「注復生人」之事,亦稱曰:「注祟」、「復連」。宋傅洞真《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經注》卷中《注解經文》云:
塚者,先亡墳墓。徵呼者,因陰司考謫,乃追及生人。復連者,先亡傳尸,連累生人。
又《金鎖流珠引》卷二五云:
為鬼入人宅,妄求生人魂魄代死,遂作注祟,祟家中生人……道士可與救斷禁之止,令斷生死。(5)
敦煌祁家灣晉十六國墓葬出土鎮墓文,多云「今下斗瓶、五穀、鉛人」。山西出土靈帝熹平張叔敬解注瓶明言「鉛人持代死人」。《赤松子章曆》卷一《解五墓章》云:「錫人五形。」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建興廿八年松柏人形解除簡,兩旁記「柏人當之」(右方)、「松人當之」(左方)。降及宋代,仍流行此習俗。江西彭澤縣出土元祐五年(1090)木人俑,上書「柏人當」共若干見。可知作為代死人之俑,鉛、錫、松、柏皆可用之。(6)漢世解土謝神用土偶,道教徒用其術,南北朝時乃有《赤松子章曆》,故「章斷注連」。章猶黃神越章之章,言天帝使用印信也。
敦煌出土前涼氾心容斗瓶文云:「升平十三年(369)……天注、地注、□□(注)、氾(?)注、立注、獦注、風注、火注、人(尸)注。」(本書一〇一號)獦即獦君。中大文物館藏序寧簡言「皇男皇婦共為禱獦君」,是其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