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堂集林·敦煌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北魏馮熙與敦煌寫經
——魏太和寫《雜阿毗曇心經》跋

北魏皇室與敦煌莫高窟之關係,向來史家每提及東陽王元榮。史稱永安二年(529)八月,封元太榮(即元榮)為東陽王(《魏書·孝莊紀》)。(1)元榮在瓜州,曾廣寫佛經。日本中村不折藏《律藏分》第十四卷題記:「普泰二年,瓜州刺史東陽王元榮敬造《无量壽經》一百部……」英倫S.4415號《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一題記為「永熙二年(533)瓜州刺史東陽王元太榮」(2),又S.4528號《般若波羅蜜經》題記:「大代建明二年(530)佛弟子元榮。」(3)北京圖書館華字五十號《大智度論》卷尾題記:「普泰二年……陽王元榮。」合以上各卷題記,知元榮任瓜州下限可至永熙二年以降。謝啟昆《西魏書》卷十二有〈東陽王榮傳〉,稱其大統十一年,為瓜州刺史。

據《周書·申徽傳》:「十年,遷給事黃門侍郎。先是東陽王元榮為瓜州刺史,其婿劉(鄧)彥隨焉。」謝氏蓋誤讀《徽傳》,元榮為瓜州刺史當在永安二年。至大統十一年,應指徽謀取彥事,時瓜州刺史當是鄧彥。敦煌莫高窟第83窟有「大代大魏大統四年戊午發願文」(4),當即元榮所開之大窟。證以P.2551號殘《道經》背之《李義修佛龕碑文》有云:「復有刺史建平公、東陽王等各修一大窟。」此東陽王即元榮也。元榮事跡,賀昌群、向達均曾考證(5),及趙萬里撰〈魏宗室東陽王與敦煌寫經〉(6)備論其生平,世所共悉。然魏在孝文未遷洛以前,寫經之事業已甚盛,馮熙(?—495)之寫《一切經》,即其一例。馮氏當日寫經亦有流入敦煌,而保存於莫高窟者。

英倫S.0996號《雜阿毗曇心經》卷第六末有題記甚長,共十一行,字極佳。此卷部分現印入二玄社《六朝寫經集》列第十八(7)。曩曾摩挲原物,茲重錄如下:

雜阿毗曇心者,法盛大士之所說。以法相理,玄藉浩博,昏流迷,于廣文乃略微以現約,瞻四有之見,通三界之差別,以識同至味,名曰毗曇。是以使持節侍中駙馬都尉、羽真、太師、中書監領祕書事、車騎大將軍、都督諸軍事、啟府洛州刺史、昌梨王馮晉國,仰感恩遇,撰寫十《一切經》,一經一千四百六十四(卷),用荅皇施,願皇帝陛下、太皇太后,德苞九元,明同三曜,振恩闡以熙寧,協淳氣而養壽。乃作讚曰:麗麗毗曇,厥名無比,文約義豐,揔演天地。盛尊延剖,聲類斯視。理無不彰,根無不利。卷云斯苞,見云亦諦。帝修后玩,是聰是(備)(8)。大代太和三年(479)歲次己未十月己巳廿八日丙申于洛州所書寫成訖。

卷背又有文云:

「雜阿毗曇心經卷。大代太和三年十月廿八日,洛州刺史昌黎(王)馮晉國書于洛州」題記。

此題記出於昌黎王馮晉國,蓋即馮熙。《魏書·顯祖記》:顯祖和平六年夏即位,六月封征東大將軍馮熙為昌黎王。又皇興二年六月,以昌黎王馮熙為太傅。(9)《魏書》卷八十三《外戚傳》:「馮熙字晉昌,長樂信都人,文明太后之兄也」,「熙尚恭宗女博陵長公主,拜駙馬都尉。出為定州刺史,進爵昌黎王。」知昌梨王應是昌黎王。題記作馮晉國,與《魏書》之作「晉昌」異,寫卷當較可信。《熙傳》又稱:「高祖(孝文帝)即位,文明太后臨朝,以熙為侍中、太師、中書監領祕書事。乞轉外任,於是除車騎大將軍開府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師如故。」官銜悉合。其太師之上有羽真一號者,《南齊書》卷五十七《魏虜傳》:「國中呼內左右為直真,外左右為烏矮真。」《康熙字典》謂北魏呼官吏為「真」,白鳥庫吉以為拓跋語之真,即蒙古語之Čin(10)。「羽真」一名不見於《南齊書》,疑烏矮急讀為羽,「羽真」可能即外左右之「烏矮真」。本傳又謂其「信佛法,自出家財,在諸州鎮建佛圖精舍,合七十二處,寫一十六部《一切經》。延致名德沙門,日與講論,精勤不倦,所費亦不貲」。題記稱「仰感恩遇,撰寫十《一切經》」,《傳》則言寫一十六部《一切經》,蓋寫十部《一切經》事在太和三年,其後必再續寫六部,故得十六之數。此事《釋老志》不載;由此題記知北魏寫經事業之盛。帝舅昌黎王馮熙提倡之功獨多。《南齊書·魏虜傳》云:「偽太后馮氏兄昌黎王馮莎二女,大馮美而有疾為尼,小馮為宏(即孝文帝)皇后」,是馮熙又名馮莎也。馮氏係出北燕;熙之父朗,朗之父弘,與馮跋俱王燕。《魏書·海夷馮跋傳》,稱跋父安,東徙昌黎,家於長谷,此熙所以得封為昌黎王也。朗有女入宮為文成帝皇后,即文明太后也,承明元年尊曰太皇太后,臨朝聽政,高祖為立報德佛寺。太后以高祖富於春秋,乃作《勸戒歌》三百餘章,又作《皇誥》十八篇(11),左僕射李思沖為之注解(12),孝文之喜華化,似得力於母教;而魏世宮廷佛法復盛,燕之馮氏,與有力焉。(13)

馮朗既追贈燕宣王,太后為立廟長安,又立思燕佛圖於龍城,皆刊石立碑。(14)馮熙一門顯貴,其二女並為孝文皇后,姊即幽皇后,嘗出家為尼;妹即廢后,為練行尼,終於瑤光寺。(15)太和二年春正月,封昌黎王馮熙第二子始興為北平王,太和五年七月,封昌黎王馮熙世子誕為南平王。(16)是年,詔昌黎王馮熙為西道都督,擊破蕭道成豫州刺史垣崇祖於下蔡。(17)題記所稱皇帝陛下,乃指孝文帝;太皇太后,指文明太后。其贊曰「帝修后玩,是聰是備」。有訓誥之意,后謂其女也。開端云:「雜阿毗曇心者,法盛大士之所說。」法盛即法勝(Dharmasri),《阿毗曇心論》四卷(18),東晉初已由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出,風行一時。僧伽提婆又譯《增一阿含經》,甘肅酒泉發見承玄元年,高善穆所立石塔,其經柱即刻《阿含經》卷四十二之《結禁品》(第四十六)。(19)可見提婆譯本為人重視之情形。

《水經·水注》記平城云:「魏天興二年遷都於此……(其水)又南逕皇舅寺西,是太師昌黎王馮晉國所造,有五層浮圖,其神圖像,皆合青石為之,加以金銀火齊,眾綠之上,煒煒有精光。」(20)《魏書》熙《傳》稱其「建圖精舍,合七十二處」,「在諸州營塔寺多在高山秀阜」。此即其一。熙二女為孝文帝皇后,故稱曰皇舅寺,其所造浮圖可考者僅此。《魏書·外戚傳》熙字「晉昌」,《水經注》作「馮晉國」,與英倫《阿毗曇心》題記兩稱昌梨王馮晉國正合,可以訂史。並補標點本《魏書》校勘記之缺。明朱謀《水經注箋》校本引《後魏書》:「馮熙字晉國。」楊守敬《水經注疏》云:「《魏書·馮熙傳》字晉昌。」但朱氏所見本《魏書》實作「晉國」。

馮熙於太和三年在洛陽州任內,寫《一切經》十部;《一切經》每部一千四百六十四卷,共一萬四千六百四十卷,此《雜阿毗曇心卷》第六,只是萬分之一。書於洛陽而流入敦煌,可謂滄海一粟耳。時孝文尚未遷洛也。麥積山石窟,其開鑿約在北魏恢復佛法至太和遷洛前後。麥積石窟造像風格頗近莫高之早期魏窟,《釋老志》云:「涼州平,徙其國人於京邑,沙門佛事皆俱東。」沙門與佛事每隨政權而遷移,莫高之開窟,北魏東陽王實為一重要角色;王及其戚屬自洛至敦煌,寫經之傳播自意中事,前此馮熙在洛陽所寫之《阿毗曇心》殘卷在莫高窟發見,正可說明此一史實。此事對於早期寫經習尚及其發展極有關係,故發其端倪,以俟他日進一步之探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