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礼仪与形体
任务一 什么是礼仪与形体
一、认知礼仪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思想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古到今,世界各国尽管社会制度各不相同,但是都提倡文明礼貌。在人际交往中,各国都以不同方式注重并讲究礼节。礼仪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人们有无教养和道德水准高低的尺度。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而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我国早在周代就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仪制度。历代许多有关“礼”的论述也广为流传,并被人们引为指导自身道德行为的座右铭,如“礼尚往来”“相敬如宾”等。根据《礼记》,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专家,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讲过“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就是说人们在行为、态度和言论上都不要失礼。他还有“上交不谄,下交不渎”的名言,即教导人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既不要低声下气,献媚邀宠;也不要趾高气扬,傲慢无礼。孔子还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虽然这些礼仪规范产生于先秦时期,但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其中不少礼仪规范,至今仍有可供借鉴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实力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在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通常是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人的言行举止、文明习惯所体现的公民素质与精神面貌入手的。因为,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个体的角度来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人们通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礼仪运用的程度,可以判断其教养、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准。可见,礼仪学习对形成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礼仪的基本概念
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大自然等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态度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
(1)礼。
什么是礼呢?礼有四层含义:①礼物;②本谓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③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式;④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现在,“礼”泛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表敬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其本质是“诚”。在原始社会,人们时常有意无意地用一些象征性的动作来表达他们友善的感情,进入阶级社会后,逐渐形成各种正规的“礼”,人们以此作为行为规范。如握手礼这个动作,据说在史前时期就已经有了。那时人类祖先以打猎为生,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了各种危险,因此,当不同部落里的人相遇时,如果双方都怀着善意,便伸出一只手来,手心朝前向对方表示自己手中没有石头或其他武器,走近之后,两人互相摸摸右手,以示友好。这一动作沿袭下来,便成为今天人们共同表示友好的常用礼节了。
(2)礼貌。
所谓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通过言谈举止来表示谦虚恭敬和友好的言行规范。它体现了时代风尚和道德水准,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修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表达礼貌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是,礼貌在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的原则上是相同的,在诚恳、谦虚、和善、适度的要求上是一致的。礼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这种表现涵盖人们的仪表、仪容以及语言和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讲礼貌的人往往待人谦恭、大方热情,行为举止显得很有教养。相反,一个人如果衣冠不整,出言不逊,动作粗鲁,傲气十足,那么他肯定是没有礼貌的。
礼貌可以分为礼貌行动和礼貌语言两个部分。
礼貌行动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微笑、点头、欠身、鞠躬、握手、合十等;礼貌语言是一种有声的行动,包括“小姐”“先生”“您好”等敬语,“欢迎光临”“我能为您做点什么?”等谦语。人们在交往时讲究礼貌,不仅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还能调节公共场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缓解或避免某些不必要的冲突。
(3)礼节。
所谓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敬、问候、祝颂、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是礼貌在仪表仪态及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国际上,各国因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不同,具体礼节的表达有很大差异。如我国的点头礼、握手礼,朝鲜、日本的鞠躬礼,欧美国家的拥抱、接吻礼,南亚诸国的合十礼,少数国家和地区的吻手礼、吻脚礼、拍肚皮、碰鼻子等,都是礼节的表现形式。
(4)仪式。
所谓仪式,是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活动,如开业典礼、毕业典礼等。仪式是一种重大的礼节。在中国古代,仪式应用范围很广。凡是重大的活动,如帝王上朝、官员升堂或出行,以及祭祀鬼神、庆祝节日等,都要举行各种仪式。人们通过仪式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愿望,或显示其威风,或向神灵表达敬意。近代以来,仪式的范围逐步缩小,主要应用于重大的庆祝活动和国际交往等。这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体现。
(5)礼宾。
“礼宾”一词原意是按一定的礼仪接待宾客。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涉外活动、旅游接待等的过程中,主方根据客方人员的身份、地位、级别等给予相应的接待规格和待遇,称为礼宾或礼遇。
(6)礼仪。
礼仪是礼和仪的总称。“礼”字和“仪”字指的都是尊敬的方式,“礼”,多指个人性的;“仪”,则多指集体性的。礼仪主要是指人们与他人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时的外在表象方面的规范,包括语言、仪容、仪态、风度等。在礼学体系中,礼仪是有形的,存在于人际交往的一切活动中,其基本形式受物质水平、历史传统、文化形态、民族习俗诸因素影响。因此,语言(书面语和口语)、行为和表情、服饰器物是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一般来说,任何重大典礼活动都需要同时具备这三大要素才能够完成。礼仪也可以泛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的礼貌礼节。
(7)礼、礼貌、礼节、礼仪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礼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它包含了礼貌、礼节和礼仪。礼貌、礼节和礼仪是礼的组成部分。它们都有一个“礼”字,都是人们在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方式,其本质是“诚”。从本质上说礼貌、礼节和礼仪是一致的,礼貌是礼节的规范,礼节是礼貌的具体体现,礼仪则通过礼貌、礼节得到体现,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若有礼貌而不懂礼节,容易失礼,虽然对他人有尊重和友好的愿望,却不知应该怎么样去表达,结果事与愿违,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若一个人没有礼貌,只学些表面的礼节形式,就会给人一种故作姿态、虚情假意的感觉。因此,讲礼貌、懂礼节是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礼仪小案例】如何体现“女士优先”?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迎宾员小王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制服,第一次独立地站在了迎宾员的岗位上。一辆白色高级轿车向饭店驶来,司机熟练而准确地将车停靠在饭店豪华大转门的雨棚里。小王看到后排坐着两位男士,前排副驾上坐着一位身材较高的外国女宾。于是小王向前走一步,以优雅的姿态和职业性动作,先为后排客人打开车门,做好护顶姿势,并目视客人,礼貌亲切地问候。小李的动作麻利而规范,一气呵成。
关好门后,小李迅速地走向前门,准备以同样的礼仪迎接那位女宾下车,但那位女宾满脸不悦,这使小李茫然不知所措。
*分析:“女士优先”是西方国家流行的一句通用语,起源于西方社会,特别流行于法国、英国等对古典礼仪比较推崇的国家。后来因为英、法在国际舞台上处于主角的位置,在外交场所影响巨大,所以“女士优先”逐渐演化为国际交往礼仪。成了国际上重要的一条礼仪原则。尊重女性是一种社会公德,在社交场合和公共场所,男士应该为女士着想,照顾和帮助女士。男士们只有奉行“女士优先”原则才会被人们看作是有教养的绅士。相反,在人们眼里则会成为莽夫粗汉。所以案例中的小王虽然很热情、礼貌,但是他未按照国际上通行的礼节去做,当然就会使那位女宾不悦。他应该先为女士打开车门,不管这位女士是秘书还是随从,他都应该坚持国际上通行的“女士优先”原则。因为这不是工作场所,没有身份地位的高低,在这里只有男士和女士,而女士更需要别人的照顾。
尽管礼貌、礼节和礼仪在大多数场合下被视为一体,混合使用,但不能将三者简单地混为一谈,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礼貌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的行为规范,主要是言行规范,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与素养。
礼节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有了礼貌,就必然伴有具体的礼节。
礼仪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是表示敬意而举行的隆重仪式和程序。礼貌是礼仪的基础,礼节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礼仪在层次上要高于礼貌、礼节,其内容更深更广,由一系列的礼貌、礼节构成。
2.礼仪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交往规范的礼仪,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丰富性。
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不同的人在她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特定领域里,又有各种特定的领域要求,因此,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礼仪都是丰富多样的。事实上,从孩子降生后对世界有了认识开始,他的父母就已经开始对他进行家庭礼仪教育了。随后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青少年就逐渐懂得“尊老爱幼”“尊师重道”“文明礼貌”等礼仪规范和礼仪常识,这些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当一个人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除了要遵守社会基本的礼仪规范之外,还要熟悉和遵守各种职业礼仪。如军人要有军人的礼仪,教师有教师的礼仪,公务员有公务员的礼仪,营业员有营业员的礼仪。即使是从事同一职业的同一人员,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礼仪要求。例如:举行宴会时,宴会的服务员在引领迎宾、斟倒酒水、上茶布菜、更换餐具和递巾送客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礼仪要求,绝不可疏忽大意。这些都反映了礼仪的丰富性。
(2)差异性。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是约定俗成的。但是在具体运用时,由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的不同,以及时间、空间或对象的差别,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同一种礼仪内容由于时空的差别,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我国古代的跪拜礼现在就已被鞠躬礼或握手礼所代替;又如同是见面礼,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不同的形式,除了较为通行的握手礼,还有鞠躬礼、合十礼、抱拳礼、拥抱礼等。
②同一种礼仪形式,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或民族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如中国人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而在保加利亚则相反,所以不能乱用。
③同一种礼节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也有细微的差别,如握手礼,若是初次相识,手别握得太久。特别是男士与女士握手,一般轻轻握一下就松开,不宜太久,否则有失礼之嫌。而男士碰到久别重逢的挚友,则可以尽情地紧握,甚至把手握痛了也不算失礼。
正是由于礼仪存在着上述三种差异,因而要求人们在社交活动,特别是涉外活动中,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对方的礼仪习惯,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彬彬有礼,以促进社交的成功。
【礼仪小故事】“Ok”手势
一位美国的工程师,被公司派到他们在德国的分公司工作。他和一位德国工程师在一部机器上,并肩作战。当这个美国工程师提出建议改善新机器时,那位德国工程师表示同意,并问美国工程师自己这样做是否正确。这个美国工程师,用美国的“OK”手势给以回答。那位德国工程师放下工具就走开了,并拒绝和这位美国工程师进一步交流。后来这个美国人从他的一位主管那里了解到,这个手势对德国人而言,是一种侮辱性手势。
(3)互动性。
礼仪的互动性,是指在一方施礼的情况下,另一方必须做出相应的反应,否则即被视为失礼,因为施礼本身就是相互尊重有礼貌的表现,正所谓“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这在国际交往中尤其重要,因为以礼相待是国际交往的准则。例如,有一年,我国海军郑和号远洋训练舰在访问夏威夷返航途中,巧遇美国太平洋舰队导弹驱逐舰时,美国舰队为表示友好,主动高速驶往郑和舰右后侧施礼,此时我国郑和舰的全体官兵也立即以我军礼节向美国舰队鸣笛还礼,以示友好,这就是礼尚往来。
(4)共同性。
礼仪是人类在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同一社会中全体成员调节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礼仪的内容大都以约定俗成的民族性和特定文化为依据,集中反映了人们同一时期一定范围的共同心理、文化和风俗习惯。其共同性还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社会风貌,表现了人们对文明交往的追求和向往。如鸣炮礼,源于英国。当时,英国是世界上航海事业最发达的国家,英国海军舰船在驶入别国海域之前,为了表示对对方没有敌意,就要把炮膛内的炮弹放空,表示友好,之后鸣放礼炮就成为国际上相互表示敬意的隆重仪式了。我国从1961年起在迎送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时,也按照国际惯例鸣放礼炮。后来这项礼仪在1966年停止使用,1984年得以恢复。
(5)时代性。
礼仪是时代的产物,它不仅是特定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也都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在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礼仪方式,例如借助邮电部门进行电话拜年,传送鲜花;通过大众传媒表达谢意与祝贺,进行电视点歌等。近年来,现代人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工具等来传达节日的问候和祝福,这些是时代进步带来的新生事物。这些新的礼仪方式给我国的现代礼仪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时代色彩。
3.礼仪的种类
根据礼仪的适用对象、使用范围的不同,我们可将礼仪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个人礼仪,主要包括言谈、举止、服饰等方面的礼仪要求;
第二类是社交礼仪,主要包括见面与介绍礼仪、拜访与接待礼仪、交谈与交往礼仪、宴请与馈赠礼仪、舞会礼仪、社交禁忌等;
第三类是公务礼仪,是指人们在公务活动中,所应遵循的礼仪规范;
第四类是商务礼仪,包括会议礼仪、谈判礼仪、迎送礼仪及谈判禁忌知识等;
第五类是习俗礼仪,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礼俗、人生礼俗等;
第六类是其他礼仪:包括公关礼仪、家居礼仪和求职礼仪等。
4.礼仪的基本原则
文明社会有一种安定、和谐的气氛,使人们生活得心情舒畅,这是因为大家都注意遵守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准则。我们按照这些准则去待人接物,促成了人们互相尊重的习惯,同时,也为自己生活得愉快创造了条件;相反,如果人们在处理相互关系时随心所欲、各行其是,甚至使生活、工作环境充满火药味,社会就会呈现一片混乱景象,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的。因此,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文明公民,我们都应懂得并切实遵守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原则。
(1)尊重原则。
“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尊重首先表现为对人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所谓“骗人一次,终身无友”;其次表现为对他人的正确认识,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的尊重方能使双方友谊地久天长,也只有尊敬他人,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敬。
【礼仪小案例】“五里”和“无礼”
有一位年轻人准备去青海湖风景区旅游。那天天气非常炎热,他下车后走得筋疲力尽,口干舌燥,不知道目的地还有多远,周围也几乎没有人影。正失望时,远处走来一位老大爷,年轻人大喜,张口就问:“喂,这里离青海湖还有多远呀?”老大爷目不斜视地回了两个字“无礼”(年轻人听成了“五里”)。年轻人精神倍增,快速向前走去。他走呀走,走了好几个五里,青海湖也不见踪迹,他恼怒地骂起了老大爷。
*分析:“五里”是“无礼”的谐音。这个故事说明了人际交往中要礼貌待人。这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的具体表现,也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外在形式和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如果对人不礼貌,既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和伤害,对自己也是一种伤害。
(2)平等交往原则。
在交往中,平等表现为不骄狂,不我行我素,不自以为是,不厚此薄彼,更不傲视一切、目中无人。要做到这一点,人们便不能以貌取人,和以职业、地位、权势压人,而是应该处处时时平等谦虚待人。唯有这样,人们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
这里讲的平等,是指交往双方态度上的平等。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人们都有与他人交往的需要,也有自尊,即要求被他人尊重的需要,没有人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人的蔑视和侮辱。只有平等待人,才有可能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人们才会在交往中感到愉快和满足,发展人际关系才有可能。怎样做到这一点呢?
①要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既不要过于自负,总以为自己了不起,也不要过于自卑,总以为自己事事不如人;
②要不卑不亢地对待他人,既表现出对对方应有的尊敬,又不卑躬屈膝。
总之,要想让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
【礼仪小故事】“坐请坐请上座”与“茶泡茶泡好茶”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任杭州通判。在杭为官的三年中,他经常微服出游。一日,他穿一件普通的长衫到某寺游玩,方丈不知底细,把他当作一般的客人来招待,怠慢地说:“坐。”他转头对小沙弥说:“茶。”小沙弥端上一碗很一般的茶。
方丈和这位来客稍事寒暄后,感到这位来客谈吐不凡,并非等闲之辈,便急忙改口道:“请坐。”他转头重叫小沙弥:“泡茶。”小沙弥赶忙重新泡上一碗茶。及至最后,方丈终于明白来人就是本州的官长、大名鼎鼎的苏轼,便忙不迭地起座恭请道:“请上座。”他转身高叫小沙弥:“泡好茶。”
这一切,通判都看在眼里。临别时,方丈捧上文房四宝向通判乞字留念。通判心里一转,即爽快地答应了,提笔信手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为“坐 请坐 请上座”,下联为“茶 泡茶 泡好茶”,方丈见此显现出羞愧、尴尬之色,一言难尽。
*分析:客来敬茶本是表达一种尊敬、友好、大方和平等的意思,而这位方丈由茶到泡茶再到泡好茶的做法,把一个势利鬼的姿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种做法已然失去了敬茶这种礼仪原有的本色。
(3)真诚守信原则。
在人际交往时,真诚是指交往时必须做到诚心待人、心口如一,而不能虚情假意、口是心非,因为待人真诚的人会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真意的友善表现。英国的社会学家卡斯利博士认为,大多数人选择朋友都是以双方是否出于真诚而决定的。有一个传说,古代有一位塞浦路斯王子,他爱上了一尊美丽的少女雕像,于是他天天对着这尊雕像祈祷,希望它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人。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长了,王子的一片诚心终于打动了这尊雕像,它真的变成了一位活生生的美丽少女,而且嫁给了他,后人便把这种现象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并且把它从爱情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其他领域。“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它的含义与中国古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差不多,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观点、愿望和要求能否为对方所接受,往往与他对对方的真诚程度成正比。即他对对方越真诚,对方接受他的思想等的可能性就越大,他就越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谓守信,是指人在与别人交往时讲信用,要“言必信,行必果”;答应别人办的事一定要竭力办好,若对方的要求自己办不到或暂时有困难不好办的,说话要有分寸,不能乱许诺,以致失信于人。
遵守时间也是守信的一个方面。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张,办事要有约在先。与人约好时间就要准时赴约,不可以轻易更改;若必须更改,应尽早通知对方,以免造成坏的影响。
在社会交往中,贯彻真诚守信的原则的关键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如果一个人言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么轻则到处碰壁,重则身败名裂,这是社会交往中永久不变的规律。
【礼仪小故事】守信
在宋庆龄小的时候,一天早晨,她突然得知一家人要去李伯伯家做客。她告诉父母:“我和小珍约好了,今天上午我要教她叠纸花,我不去李伯伯家了。”爸爸说:“以后再教吧。明天再和她解释一下。再说,李伯伯家有你喜欢的鸽子,你不去会后悔的!”“不会,”宋庆龄想了想,说:“你们去吧,我在家等她,我不能失信。”妈妈想了想,说:“就按她的意思吧。有句话说:‘言必信,行必果。’一个有道德的人要讲信用,不能自食其言。”就这样,宋庆龄一个人在家等小珍。11点了,小珍还没来,宋庆龄十分失望。中午,父母回来了,听宋庆龄说小珍没来,爸爸说:“唉!要知道她不来,就不等她了。”宋庆龄却说:“不。没有来,我也要等。虽然没有等到,但我心里很坦然。”宋庆龄就是这样,从幼年起,终身都要求自己恪守信用,决不自食其言。
(4)理解宽容原则。
理解,就是懂得别人的思想感情,理解别人的观点、立场和态度。在理解别人时,要能换位思考,尽量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别人应该特别注意理解与自己的观点、立场不同的人;理解有缺陷、有隐衷、有自卑感的人。在人与人交往时,如果出现与你观点不同、意见对立的人,出现对方伤了你的自尊心,侵犯了你的利益的情况,最好能以宽大的胸怀包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能要求所接触的人都有使自己满意的处事办法,尤其是有的人缺乏礼貌修养,在待人接物时还会出现并非出自本意的不敬失礼行为,遇到这些情况如果不容人,则无法使交往继续进行,甚至可能造成很难弥补的感情裂痕。宽容别人,不但能显示出自己的良好修养,而且可能使行为不良的人得到感化。
不能宽容别人的人通常会得理不让人,对无礼或失礼者穷追不放,逼人至窘境,这样就容易使对方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不但不会承认自己有错,反而会产生对抗。
当然,宽容也不是纵容,不是放弃原则的姑息迁就,不是做“老好人”,而是自信、品德高尚和善于与人相处的表现。对于邪恶行为和故意寻衅滋事者就不能一味地讲宽容,而是要有理、有利、有节地坚持说理。因为容忍邪恶,不但谈不上礼貌,而且连道德也丧失了。
【礼仪小案例】一张带有黑点的白纸
有一位结婚不久的女子,每次回娘家总要向父母数落丈夫的缺点和不足,父亲听了不以为然。有一次,他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个点,然后问女儿:“你看上面是什么?”女儿不假思索地说:“是黑点。”父亲再问,女儿又说:“是黑点啊!”父亲说道:“难道除了黑点,你就看不到这一大张白纸吗?”女儿听了若有所思,她明白了。从此之后她不再在父母面前数落自己的爱人,两人的感情也比以前好多了。
(5)热情有度原则。
礼仪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规范,有一定的标准和分寸,犹如楚国文学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的美女,“(其身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其肤色)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应用礼仪的时候也应该这样,把握好分寸,适可而止。
人们在交往中应把握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情境而使用相应的礼仪,如在与人交往时,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谀,要自尊不要自负,要坦诚但不能粗鲁,要信人但不要轻信,要活泼但不能轻浮。
(6)自信自律原则。
自信是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一份很可贵的心理素质,一个有充分信心的人,才能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强者不自惭,遇到磨难不气馁,遇到侮辱敢于挺身反击,遇到弱者会伸出援助之手。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的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因此,我们都应自觉遵守礼仪规范。
礼仪与法律都是调节人际关系,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但法律是国家制定的,是由国家机构强制实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而礼仪规范则是需要人们自觉遵守的。这要求人们时时处处讲文明,讲礼貌,重视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各种小节。例如,在社交场合或公共场所,应举止大方、仪态优雅,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和乱扔废物;在医院、图书馆、公园等场所不要大声喧哗;买票、上车、购物都应自觉排队,那些不顾一切地向前挤、插队的行为都是缺乏教养的表现;男女交往要注意分寸,观看比赛不能吵闹或乱扔杂物等,这些都是基本的礼仪规范。
人们自觉遵守各种礼仪规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有了这种自觉,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文明,生活将会更为美好。
【礼仪小贴士】
自律是一扇窗户,打开它,您拥有的不仅仅是窗外的美丽风景,还有等待您的成功。
【礼仪知识】传统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的行为规范,它不是随意凭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解礼仪在远古时代的起源和形成,有利于人们认识礼仪的本质,自觉地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进行社交活动。对于礼仪的起源,研究者们说法不一。
一、礼仪的起源
礼仪源于礼。礼的产生,可追溯到远古时代。自从有了人,人与自然之间有了联系,人与人之间有了交往,礼就产生和发展起来了。
1.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
远古时期,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相当低,他们无法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和其无穷的威力,迷惑不解,束手无策,从而产生神秘感和敬畏感。加之,交往活动仅限于氏族内部,他们也不可能产生理性思维。于是凭着他们朴素的思维方式和质朴的感情,他们相信天地之间有超乎人的神灵存在,这些神灵主宰万事万物。那时的人们普遍形成了灵魂不死、万物有灵的观念,于是虔诚地向神灵跪拜,以示崇拜,祈求致福,以此来改善他们同神的关系。因此,宗教仪式就成了沟通人与神的中介和桥梁,从而产生了礼的雏形。随着能力的提高,人们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创造了许多奇迹,人们最早认识了“人”自身的价值,由敬神发展到也敬自己。在祭祀活动中,人们把对祖先和神的信仰、崇拜以及祈祷、赞颂、祈求等态度,以一定程序和方式外在化、客观化和具体化,逐步完善固定下来,这样原始的礼就产生了。
2.礼起源于人类为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和大自然相抗争,不得不以群居的方式相互依赖。
维持群体生活的人伦秩序是礼产生的最原始动力。在群体生活中,男女有别,老少有异,于是尊老爱幼的欲望和需要,既是一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又是一种需要被人保证、被人认定、被人维护的秩序。那时,家庭成员在屋里要按照长幼席地而坐,老人坐上边,小辈坐下边,男人坐左边,女人坐右边,还用两根柱子把主室分为两个半边,右边中柱是女柱,左边中柱是男柱,男女成年时在各自的柱子前举行成丁仪式,这种仪式至今还在纳西族中传承。
为“止欲治乱”而制礼。人的各种欲望是人的本能,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为了满足欲望,人们会不断地去追寻去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和冲突,人们也就必须为“止欲治乱”而制礼。可见礼起源于人类寻求满足自身欲望和实现欲望的条件之间动态平衡的需要。
为维护特殊社会集团和阶级利益而由“先王制礼”。人们在群体生活中,慢慢有了社会生产的分工,有了商品交换,有了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地位的区别。若没有这种分工与区别,大家纵欲而行,社会秩序就会大乱。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就由先王制礼,这正是自奴隶社会以来的剥削阶级重视礼制建设的原因所在。
3.从“礼”字的字形演变和内在含义看礼的起源
从字形演变来看,“礼”字的写法,可查到的有:豐—禮—礼。
卜辞中的“豐”字,上半部分中间的“丰丰”是一条条玉石,“∪”是盛玉石的盒子,下面的“豆”是放盒子的支架,意思是盛着玉石的盒子放在支架上,献给神灵以求福佑,所以“礼”原意为敬神,后引申为对人表示敬意。
由此可见,“礼”字虽然不断简化,但始终是“示”字旁,说明它与祭祀活动有关。另外,原始人在祭祀活动中,将最好的、最有价值的物品奉献给神灵,表明“礼”中有礼品、物品的含义,也表明原始人希望将人们最好的物品献与神灵,以期用虔诚和敬意来讨好、祈求、感化、影响神灵,使之福佑众生。也正是因为人们主观上的美好愿望较多,所以古代的祭祀活动格外频繁,礼仪也分外隆重和复杂。祭祀之礼就成为最初形成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礼仪形式,成为国家的最重要大事之一。
二、传统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
中国自古就以礼仪著称于世,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在长期的原始社会的生活中,人类逐渐开化。例如,生活在距今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知道打扮自己,他们用穿孔的贝壳、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挂在脖子上来满足审美需要。他们的族人死了,要举行葬礼,他们把赤铁矿粉撒在死者身上,以期望死者能够超度。
在其后数千年岁月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例如在今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发现了生活在距今约五千年前的半坡村人的公共墓地。墓地中的坑位排列有序,死者的身份有所区别,有带殉葬品的仰身葬,还有无殉葬品的俯身葬。炎黄时期,是我国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社会和国家逐渐形成的时期,也是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礼仪”这时已渐严密,并开始形成礼制。
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青铜时代,金属器的使用,让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除消费外有了剩余并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而出现阶级对立,原始社会由此解体,在此期间,尊神活动升温。
以殷墟为中心展开活动的殷人,在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活跃在华夏大地上,他们建造了地处现河南安阳的殷都,而他们在婚礼习俗上的建树,被其尊神的狂热所掩盖。推翻商朝并取而代之的周朝,在礼仪上建树颇多。如周朝统治者建立礼乐制度,将人们的行为举止等统统纳入一个尊卑有序的模式之中。在西周,青铜礼器是个人身份的象征。礼器的多寡代表身份地位的高低,形制的大小显示权力的等级。当时,贵族佩带成组饰玉成为风气,而相见礼和婚礼成为定式流传民间。
(二)中国礼仪的发展
夏、商、周三代时期,中国社会已进入奴隶社会,生产力比原始社会前进了一大步,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地位,建立了国家礼仪制度,提出了许多礼仪概念,确定了崇古重礼的文化传统。如《周礼》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礼”的书籍,并与《仪礼》《礼记》一起被统称为“三礼”,成为后世儒家的经书。周代后期,礼仪开始分流,礼仪制度成为国礼,交际礼仪所在的礼俗就成为家礼。春秋时期,三代之礼在许多场合废而不行,一些新兴利益集团开始创造符合自己利益和社会地位的新礼。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儒家,系统地阐述了礼的起源、本质和功能,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礼仪规范、道德伦理等,留下了一些珍贵的礼仪典籍和论说资料。秦汉至清末时期,统治者推行的都是以儒家理论为基础的封建礼仪,形成了以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关系为基础的典制传统。其重要特征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封建统治阶级一直推行着这一套封建礼仪,一方面,它起着调节、整合、润滑人际关系的作用,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使劳动人民循规蹈矩,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另一方面,它逐渐成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碍人民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清朝末期开始,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我国,封建文化、传统礼仪制度规范迅速被摈弃,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中国礼仪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的礼仪变成了封建礼仪加上西方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念的“大杂烩”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礼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新型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确立,我国的礼仪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人民内部的合作关系代替了阶级对抗关系,科学精神、民主思想和现代生活基础得以确立,国家摆脱了封建时期的落后传统,表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并由此建立起新的礼仪规范。
礼仪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到现在,有了崭新面貌。当今我国对国家活动、重要事件的仪式、程序、官方人士与知名人士的位置安排都做了具体规定。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恢复了礼炮、国宾护卫队等礼仪形式;1990年6月通过了国旗法,对悬挂国旗、升国旗等细节要求做出了规定。国家重大活动的仪式,以及日常的行政、经济、文化、节日等活动中执行的各种公务礼仪不断完善,人生礼仪、社交礼仪和各种节庆活动正推陈出新,生动地反映了现代礼仪文化的健康生命力。
二、认知形体
1.形体
形体是指人的形态体质。良好的形体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良的形体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个人及其个人所代表的组织的形象。
2.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是主要通过舒展优美的舞蹈基础练习(以芭蕾为基础),结合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的综合训练。正确的形体训练,可以帮助人们塑造优美的体态,培养高雅的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
3.学习形体的必要性
(1)改善和调整不良身体姿态,使形体健美而匀称。人在生长发育阶段如果体形没有得到妥善的关注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很可能会出现不理想的体形。如:驼背、X型腿、O型腿、外八字脚等。由于这些姿态是从小形成的,纠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要引用科学、系统、严格的专门性形体训练,让学生进行练习,以至使他们形成动力定型。
(2)培养学生“美的意识”,提高其审美能力,使其养成注重形体美的习惯。形体训练是进行美育教育的良好手段,能教会学生怎样去欣赏美,怎样去表现美。形体训练的每个动作组合都配合节奏鲜明、轻松活跃的音乐,能培养学生的韵律感,陶冶其情操,使学生懂得审美,使美的动作、美的仪表、美的心灵得到和谐统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