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古典区位理论
2.2.1 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研究了孤立国的生产布局,不仅研究了农业、林业、畜牧业的布局,而且也涉及了工业的布局,他是现代西方工业布局理论的先驱者。该理论假设封闭系统内存在单中心城市,地形平坦,设有自然水流和人工河流,从产品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距离的运输成本应纳入孤立国的生产布局进行考虑。在这种情况下,该理论认为孤立国有六个圈层,第一圈层主要是自由农作圈。距离城市越近的地方越有利于往城市销售产品和获取肥料。由于距离城市近,地租较高,主要有蔬菜、水果和牛奶等产品。自己生产肥料比从城市获取肥料便宜的地方,就是第一圈层的尽头,也是第二圈层的起点。第二圈层主要是林业圈,向城市输送木材和燃料。只有当木材的销售价格足以弥补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地租时,该圈层才有可能生产木材。第三、四、五圈层主要是生产谷物,由于距离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远,运输成本会逐渐增加,收益也就越低。第三圈层采用轮作制度,主要生产谷物和饲料作物。第四圈层采用轮作休息制度,主要生产谷草、牧草等。第五圈层采用三区轮作制,主要经营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在节约的地租中被抵扣后还有节约的产品。第六圈层主要经营畜牧产品。由于地租和谷物价格低,生产成本就较低。由于距离城市中心远,运输成本就高。当节约的生产成本能够超过所增加的运输成本时,生产便可以进行。如图2-2所示。
图2-2 孤立国农业空间布局示意图
资料来源: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65.
该理论将生产地与城市中心的距离纳入运输成本进行考虑,其实质是强调了空间因素对农业生产布局和城镇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杜能善于借助观察,依据微分学、实用会计,建立了生产布局理论,是第一个将微分学应用于经济研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是西方区位理论的奠基人。之后的一批学者对农业区位论进行了论证和修改,如劳尔应用杜能思想将全世界的农业生产经营类型按照集约程度分为七大地带,其中心是西北欧工业区位。而马尔可夫应用马尔可夫链研究生产革新的空间结构扩散,认为影响农业决策的因素除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等,还包括个人业务知识、经验和偏好等农场主的行为因素,可以据此预测农业区位的变化。
2.2.2 韦伯(Weber)的工业区位论
韦伯通过一系列概念、原理和公式完成了一般区位理论,对以后的区位理论、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和空间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区位应当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而政治经济学却忽视了这个问题。该理论试图寻找工业区位移动的纯理论,认为工业区位布局主要受到“区域性因素”和“集聚因素”的影响。运输成本首先在运费最低的区位形成区位单元,而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作为一种“改变力”,同运输成本形成网络竞争。该理论假定了运输体系是统一的,即以铁路运输为主,认为决定运输成本的因素是运距和运量,建立了“原材料指数”和“区位重”的概念,应用等运费线(如图2-3所示)来表达区位选择的结果,在运费线以内节约的劳动力大于追加的运输费用,将区位迁移到劳动力区位是合理的。运输费用受各种因素影响,运输成本降低会使生产地理位置迁移。工业选择在一定区位布局或者集聚,往往是集聚力与分散力平衡后的结果。该理论借鉴了费舍尔、劳恩哈特、蒂南的研究成本,应用了杜能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为后来克里斯塔和勒施等的区位理论奠定了基础。然而,该理论存在一些缺陷:区位指向性规律是“纯理论”,显然适用性不够;工业区位动力不仅涉及最小成本问题,还包括追逐最大理论、投资行为、政府作用等问题;忽视宏观区位问题等。所以,登尼森(S. R. Denison)认为韦伯以技术因素代替价格理论,使得在任何经济制度下都不可能用工业区论来解释企业区位选择活动。
图2-3 等运费线示意图
资料来源: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学原理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4.
2.2.3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城市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工业、商业、贸易和服务行业开始向城市集中,因此学者们开始研究城镇的空间分布、规模、等级和职能等的相互关系和规律,以1933年克里斯塔勒出版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为标志。该理论认为城镇(中心地)位于区域的中心地带,向周围区域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单一生产者的供应是圆形的,而在多个生产者供应的条件下,市场会逐渐演变为六边形,如图2-4所示:
图2-4 多个生产者条件下市场结构演变示意图
资料来源: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学原理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8.
克里斯塔勒进而认为中心地体系受到三个条件或原则的支配,分别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支配的主要条件或原则不同,中心地网络呈现的结构便不同。
按照市场原则,低级别的中心地应位于高级别中心地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从而有利于不同级别的城镇展开竞争。低级别市场区数量是高级别市场区数量的3倍,而高级别市场中心包含了低级别市场中心的所有职能。因此,一个中心地所属的3个次级市场区内,只需要另外加上2个次级市场区即可以满足要求。在9个三级市场区内,除去1个一级市场区和2个二级市场区,只需要增加6个三级中心地,如图2-5所示。因此,不同规模中心地出现的等级序列是:1,2,6,18……。
按照交通原则,由于道路系统对城镇布局的影响,次级中心不是在地球表面均匀分布的,而是沿交通线分布。对较高级的中心地来讲,除包含1个次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外,还包括6个次级中心地的市场区的一半,即总共包括4个次级市场区,由此K=4,市场区数量等级序列是:1,4,16,64……。
按照行政原则,在K=3和K=4的系统内,行政区被分割开来,不符合行政区管理的需要。为此,里斯塔勒提出按行政原则组织的K=7的系统,六边形的规模被扩大,使高级别中心便于管理低级别的6个市场中心地,市场区的等级序列则是:l,7,49,343……。
图2-5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体系
资料来源: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学原理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0.
克氏理论关于城市等级的划分、城市内和城市间社会经济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都为城镇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其演变做了很好的解释。然而,该理论提出的不同K值都是固定不变的,忽视了消费者在城镇空间演化的作用,忽视了城镇集聚形成的规模效应等弊端,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
2.2.4 勒施的市场区位论
勒施被认为是区位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在1939年出版的《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一书中,对工业区位、农业区位和市场区位做了详细的阐述。勒施重视需求因素的作用对企业最优区位选择的影响,论证了市场演变的模型和进程,形成了正六边形市场网络分析区位选择和空间组合,指出不同类型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市场网络,重叠在一起便构成了复杂的网格状体系,如图2-6所示。
企业的形成和城镇的形成发展关系密切,城镇是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空间上的载体,企业的布局和选址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态。该理论对“境界线”和“境界地带”这两个全新概念进行分析,两者都有单纯的地域间的境界线,且两个城镇和两个省在同样的场合,境界线两侧存在的圈层空间结构与城镇的类型有关。两个城镇只要发生竞争,两者就会形成明确的境界线。大规模的个别工业企业的集积、同类企业的集积、不同企业的集积、偶然的集积和消费者的集积促使城镇形成,应该获知企业的数目、企业的联合情况、企业的位置与供应源,以及其他偶然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相互协调和相互抵抗,城镇照样只是同一类型企业的区位集聚,而且也是不同类型企业的区位集聚。城镇的空间区位选择不但需要考虑一个区位,而且必须把许多区位当作变数来处理。给定城镇的具体区位,该附近一定集中着最优区位,重要的供给源、交通路的交叉点和具有近似功能的城镇等都是应考虑的区位条件。勒施提出了区位均衡和组织区位体系的方程式,并建立六边形格子模型等构思和方法,引起了经济学界、区位学界等研究生产布局的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之后,法国经济学者潘萨特于1954年出版的《经济与空间》等著作都受到了勒施的影响。苏联生产布局理论家费根在1958年论述美国和西欧经济地理新趋势时,赞扬了勒施“在空间经济理论的发展方面起了先锋者的作用”。美国经济地理学家麦卡蒂认为这是一本很久以来都未曾见过的十分渊博的著作。
图2-6 市场区域圆周到正六边形的演变过程示意图
资料来源:勒施.经济空间秩序 [M].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40.
2.2.5 古典区位论对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的启示
古典区位论与传统经济学的最大不同点或者亮点是关注了空间选址布局、空间距离与空间相互关系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杜能研究了地租、运输费用和生产成本对孤立国各圈层的生产栽培的影响,将生产费用最低看成是农业生产布局的最高原则。韦伯也从最小成本问题着手,研究了企业运输成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认为企业区位选择是聚集力与分散力平衡后的结果。他们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基础研究单个组织成本最小化问题,忽略了农业圈层和企业布局中的城镇空间载体,没有将企业区位与城镇等级规模等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而克里斯塔勒以多个生产者、多个产品的布局为基础,以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前提,研究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和市场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关注了城镇规模、等级以及城镇体系衍生发展的规律。勒施重视需求因素作用,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选址布局的依据,提出了正六边形市场网络模型,进而研究了各种企业在城镇空间集聚后形成的城镇空间结构和形态。古典区位论从单纯关注企业生产布局逐步变为关注企业布局与城镇关系。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应该关注城镇空间载体的产业布局、要素流动、城镇空间联系以及在大中小城镇基础上形成的城镇功能和规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