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说分野:人学与科学
中国儒家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关注人的伦理与道德、思想与精神,因而在学说分野上属于人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及发展特征,因而在学说分野上属于科学。
儒家文化讲求道德自律,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要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在儒家文化倡导的伦理文明中,修身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强调内在修为、人格完善、道德自律,修身既是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的准则,又是建功立业、树碑立传的基石。儒家学说主张“内圣外王”,意思是只有做到“内圣”才可成就“外王”, “内圣”是“外王”的先决条件。马克思主义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此洞悉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主义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规律。这一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马克思指出:“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可见,马克思尊重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能动作用,但他更看重推动社会发展的不可移易的自然力量,即客观运动规律。
儒家文化则教导人们谨守礼法,抚慰人们的心灵。“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孔子一生的政治抱负是恢复周礼,儒家伦理教化人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日常言行谨遵“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奉行“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说的重要目的或者主要作用在于抚慰人的心灵,劝慰人们接受既有的社会等级秩序,在既有的社会制度、既定的等级秩序面前,选择妥协与避让,疏导自己的心境和情绪,求得宽慰与平和。马克思主义则是为了揭露社会,改造世界,力证资本主义并非永恒的社会制度,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实质以及资本主义制度虚假的平等,以此告诫人们:要奋起反抗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学说最鲜明的特性是其革命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1864年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马克思说:“现在我希望再过几个月就完成它,最后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这充分表明马克思就是要构建一套全新理论,使之能够颠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理论,从思想与精神上彻底击溃资产阶级。
儒家文化从人性出发,“发乎情,止乎礼”,遵从个人主观价值判断。儒家文化宣扬的伦理道德,就是一种思想认识、伦理观念,遵从善恶、美丑、好坏的个人主观价值判断。对于人的伦理道德评价取决于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尽管个人价值判断往往会受到社会群体价值判断的影响,但主观性、随意性太强,难以做出确定一致的社会结论。从严格意义上讲,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无法验证对或错,事实上也不存在对或错,仅是一种个人认识或感觉。有用的并非是真理,合乎道德的并非是对的。而马克思主义从规律出发,辨明是非,洞悉趋势,遵从客观真理判断。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深入分析,敏锐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必然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结论。可见,与儒家文化不同,马克思主义不以个人主观价值作为判断标准,而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探索客观真理。
儒家文化属于人学,可作善恶、美丑判断;马克思主义属于科学,可以验证是非、真伪。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存在是非、真伪问题,需要做客观真理性判断。当然,截至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验证依然只是阶段性的,还需要更为持久的检验,毕竟马克思主义阐释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律,这种持续性的验证必将伴随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因此,不能以暂时的、局部的或偶然的社会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是与非、真与伪、对与错、功与过做出终结性判断。马克思主义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过程中孕育诞生的,只有在不断接受并经受质疑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会不断获得发展与创新。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不仅不会损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反而成为助推其科学发展的原动力。勇于面对质疑,积极修正错误,从而消除质疑,赢得认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持久保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也正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不断发展所必然遵循的逻辑与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