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定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工业定制专家看法:“2016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摘要

2016年9月27日至28日,在青岛举行的“2016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上,来自近1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0多个省市约300位互联网和制造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出席会议,就互联网工业发展成就和实践,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探讨和交流,比如生产车间可以实现互联网+智能制造、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把机器人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定制”的清晰画面。

车间承载着“互联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李培根认为,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在车间就可以实现,并会由此推动企业达到高质、高效、绿色的发展等目标。譬如质量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应用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对数控机床进行定期体检,在保证机床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能提高加工质量。

绿色生产可以在车间实现。从表面上,绿色生产是减少产品的污染,但实际上是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比如车间里的机油问题。以往是定期更换机油,而现在则可以通过智能检测油品污染的程度,从而决定是否更换。采用这样的做法,可以减少浪费。

企业服务智能化可以在车间实现。无锡天奇是一家为汽车厂做自动装配线的公司,其不仅装了很多传感器,还有一个智能引擎云中心。另外,操作人员在云中心可以通过智能分析,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而一旦发现问题,就会通过云平台数据管理的专家系统进行维护、维修。

个性化可以在车间实现。东莞劲胜是一家做手机壳的公司,包括产品的开发、品质管控、工时动态匹配等。该公司在遇到一些问题时,都会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在生产车间解决。

高效可以在车间实现。劲胜公司用自动化系统取代了部分人工,通过应用虚拟的开发设计软件,让产品的开发周期从原本的120天缩短到80天,顺利提升了15%的产能;车间由原来的204人减少到33人,节省了80%的人力。这些成果,都是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实现的。

李培根强调指出,对于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质量、高效是基本目标,而服务、绿色、个性等是新目标。只要在车间现场围绕基本目标,数据、设备和人,都可以找到机会。总而言之,数字、智能技术离我们并不遥远。

推进“两化”融合发展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说,实现全产业链闭环数字化,从设计到生产、装配等全过程,都要满足虚拟世界的要求。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产业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产业互联网的实现路径和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在制造行业,支撑产业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大体可分为四个方面:信息技术、先进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生物制造技术。其中,信息技术又分为企业管理用的信息技术和与制造有关的信息技术,而与生产制造有关的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再进一步细分的话,生产制造可以落到集成电路、计算机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上面。可以说,企业管理用信息技术有着各种各样的软件。

产业互联网的实现起点是“两化”融合,然后上升到企业互联网化,再进一步发展到智能制造、智能工厂。从实现路径来讲,首先是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如早期从财务管理做起的,也实现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产品寿命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规划和客户关系管理。

另外,过去企业在某个环节做到过数字化,如工业设计环节、制造环节,现在我们希望整个产业链数字化,并且希望数字化是闭环的。而要实现全产业链闭环数字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譬如,有的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是比较先进的,但从德国“工业4.0”来看其信息技术仍然还差一段很长的距离。德国“工业4.0”的实现不仅仅是一个生产环节自动化的加工,还要追溯到供应链的物流,以及后端的整个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从设计,到生产,再到装配等过程,都要满足虚拟世界的要求,要给予所有产品身份、信息,并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可以分享产品的位置和状态。即便是到达了目的地,产品的全过程信息都是及时更新的。

邬贺铨指出,在互联网化方面,中国企业既面临着巨大挑战,也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代表着信息技术发展新阶段的时代特征,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创新平台。中国企业只有迎头赶上,才能赢得机会。

海尔“六个转型”颠覆传统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海尔探索转型有六个方面:战略转型、组织转型、工厂转型、市场转型、客服转型和价值标准转型。而企业发展有两个变量:战略和组织。

在张瑞敏看来,企业如果在战略和组织上没有变化,企业就没有发展的办法和机会。战略转型一定是从线性到非线性的。线性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很多动态的、多化的东西,变成一个静态的东西,这在传统时代是可以的,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有些不现实。互联网时代是非线性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和用户之间变成了零距离,零距离就意味着去掉中心化和中介化。海尔在战略上的转型,就是从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变成现在的以用户为中心。组织转型,就必须为了实现满足“人单合一”的战略,从现在的科层制变成网络化。

战略和组织要转型,工厂就必须转型。原来的工厂是物理空间的车间,现在的工厂应该是满足用户体验的互联工厂。海尔会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专门设计、制造、配送,并且把所有的信息发到用户手机上,使用户体验一站式服务。此外,海尔的市场的转型就是要从单边市场转向双边市场,把交易平台变成交互平台。如从电器变为“网器”,也就是能让电器都能连上网。网站是什么?网站就是一个用户圈,所有用户都在上面,进行交互和交流。

客户的转型就是从客户关系管理变成供应商关系管理,也就是供应商管理企业。在电商平台,只有用户点击、购买,你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用户连点击都没有,那你什么都不是。所以,对于企业来讲,就是要把以名牌为目标,变成以平台为目标。

在传统时代,你要么是名牌企业,要么是名牌企业的代工企业。总之,就是谁是名牌谁就可以得到溢价,有说话的底气。而在互联网时代,要么拥有平台,要么被平台拥有。所以海尔的实践就是把以名牌为目标变成以平台为目标。

关于价值标准的转型,张瑞敏说:“原来的价值标准是体现在企业内部,哪个企业有最好的资产、最优秀的人员,哪个企业一定赢。但现在的价值标准一定产生在企业外部,哪个企业有最大的价值资源,哪个企业就能赢。”

和客户一起拥抱数字化

西门子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赫尔曼曾表示:数字化的企业不可能单独构建,需要携手合作,西门子一直推进数字化创新尝试。

“我们将继续专注众多的价值链,包括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的价值链。我们工业云平台可以提供数字化的服务,可以在我们的云端灵活地开发运营程序,可以帮助客户在全球的设备群中进行资源的优化和预测性的维护,这是我们实现数字化企业的创新尝试,新三板在线,也是我们和客户一起拥抱数字化时代的做法。”赫尔曼如是说。

赫尔曼还称,“中国为实现传统产业和数字化的转型,正推进‘互联网+’,还制定了制造业2025规划,我们公司也正在实现进一步的数字化和创新。企业不可能是单独构建的,数字化的企业也不可能单独构建,需要携手合作,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都是要引领行业走向未来。对于西门子而言,中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市场,我们会树立行业标杆,让关键的目标逐一实现,我们会携手客户,共同应对行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互联企业助力智能制造

罗克韦尔大中华区总裁罗伯特·巴特摩尔说:“今年召开的自动化博览会上,我们推介了一款产品,可以知道你的机器什么时候出现了问题,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智能产品,通过这项技术为企业提供的一些数据,可以以一种更加高效的方式来控制整个制造过程。比如说当机器发生故障之前,我们就会有一个预测性的故障维修,这就是智能资产带来的价值。互联企业将这种智能资产多策略控制的实时大数据,转化为可指导行动的信息,企业内的这种控制和信息集成将会有助于客户来优化工厂和供应网络,还可以把相关的人员连接起来进行协作,可以更加快速地解决问题。”他认为,互联企业将实时大数据转化为可指导行动的信息,将会有助于客户优化工厂和供应网络。

可见,对于罗克韦尔公司来说,智能和互联资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能够帮助中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

把机器人与互联网结合起来

宝佳那智机器人研究院顾问陈恳认为,21世纪有三项技术:第一是互联网;第二是智能机器人;第三是人工智能。从根本上来说,这三项技术能给制造业带来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当然,这三项技术需要深度融合后,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际上是两项关键的技术,能为人类高效、高质量、低成本以及柔性化和大规模的定制提供技术的保障。同时,机器人技术是一个多学科技术密集型的领域。因此,产学研的结合、企业的资金和市场的需求,再加上应用的结合,才能促进机器人技术真正的发展。

陈恳认为,把机器人和工业互联网结合起来有两个方向:一是通过把机器人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实现工业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远程管理。目前,这个技术已得到应用。二是通过开发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工业机器人在线监控、数据处理、故障处理和报表功能,并实现整个系统的远程集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