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硬币的两面性——如何正确运用“三觉”学习特质
多年和孩子“打交道”的经验,我发现不同特质的孩子引发情绪的触点有很大不同。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点,往往几句话就引爆了孩子的负面情绪,而善于利用这个特点的话,帮助孩子的方法就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
(一)听觉型
听觉型的孩子对言语最为敏感,容易受到语言的刺激,如果是指责、贬低、打击等的语言,极易引发负面情绪;如果是得体的肯定、夸奖、鼓励的语言,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就有勇气克服困难。
找我做咨询的家长中,听觉型孩子的家长最多,因为他们往往搞不定孩子。这些搞不定孩子的家长,他们对待孩子的问题,常常是用指责式的语言批评孩子:“你怎么搞的呀,这点事情都做不好!”“你动作怎么那么慢!”“你有没有认真啊,看看,这道题又做错了!”“你怎么这么笨!”这些语言几乎充斥着孩子每天的生活。这时,听觉型孩子就会为自己百般辩解,家长就觉得孩子是找理由、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责任,于是更加焦虑和生气,他们担心孩子不认识错误就不能改正。
其实这是孩子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启动,因为家长的指责让孩子承受不了。当心里有这种感受后,心理防御机制一定会出来保护主人不受到伤害,这就是家长看到的孩子为自己辩解的行为。因此,每当有家长向我诉苦孩子找借口为自己辩护时,我第一句话就是“恭喜你,你的孩子心理发育正常,保护机制强大。”
能有力量为自己“开脱责任”的这些孩子,说明内心受的还是“轻伤”,容易治愈。如果遇到家长杀伤力极大的、摧毁性的语言打击,自尊被打击到极低,孩子就不再有能量为自己辩护,这样“内伤”重的孩子,则需要进行心理疗愈。
斯铭就是这样一个内伤很重的二年级男孩。
那天,在约定好的时间,妈妈带斯铭走进了咨询室。我先听妈妈介绍情况,了解咨询需求。以下就是妈妈的叙述:
孩子最大问题是不肯动脑子,只要他觉得困难的事,就不会去尝试,口中不断地嚷嚷“我不行的,我肯定不会做。”不仅学习上是这样,日常生活也是如此,至今穿鞋、穿衣都是妈妈帮他穿的。从小在数学上就没有天分,自从读书以后,表现更明显了,一年级的加减法,特别是减法,要比其他孩子学得吃力很多,理解得很慢。今年两年级,应用题更是差,说看不懂题目,一道题怎么说他都听不懂,班级里数学成绩倒数第一。语文一年级还过得去,二年级就觉得他阅读理解和写简单的句子不行,没有条理性。英语还算可以,但就停留在靠死记硬背把单词记住的基础上。所以,现在很头疼,语数外都不好,经常说这个太难,那个不会。孩子小时候是外婆带大的,特别宝贝他。外婆又是洁癖,特讲究卫生,很多东西不让孩子触碰。在幼儿园时,无论老师教什么动作,孩子学会这些动作总比别人慢很多,像拍球、跳绳之类的运动,其他小朋友都会了,就是他怎么都学不会。
我们给斯铭做一对一的评测。一项是学习特质的三觉评测,评测结果是听觉型。
另一项是学习发展能力的三觉通路评量(详见第二章介绍),评量结果是,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手眼脑不协调、写字肌发育不良、读写障碍等脑神经系统发育状况。
斯铭上二年级了,说话还像三岁孩子那样口齿含糊不清,每天沉浸在“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中。听觉型孩子本来是很擅长说的,但是口齿不清又结巴,这会给心理造成很大的表达障碍,斯铭内心就很自卑,害怕当众说话,久而久之自己把听觉型的优势压抑下去了。
我把两项评测结果告诉了妈妈,并向妈妈讲解听觉型孩子的学习方式以及对语言的高度敏感性带来的影响。妈妈听到我说“10岁以前的听觉型孩子,内在还不够强大,家长不要用指责式的方式对他批评,否则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障碍。”立刻“啊呀”起来,说爸爸在家每天对孩子说的10句话里有9句都是“你不会好了,你废掉了,你这辈子没有希望了!”这样的话。妈妈站起身来冲着门外大声喊:“某某,你给我进来!”孩子的爸爸是一起来的,只是一直坐在大厅休息区玩手机游戏。
爸爸对妈妈的指责不服气:“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说孩子,你不也是这样?”
“我只是在孩子做作业时这样说他,你是从早到晚对他说得都是这样的话!”妈妈觉得自己比爸爸做得好些。
我知道要帮助这个孩子走出困境,是需要这一对父母自身通过学习去改变的。这对父母给孩子成长制造的阻碍实在太大了,我们无论给予孩子多大的正能量都会被他们这样的方式抵消掉。我只能先让孩子有一点变化,给到父母改变自身的信心。
我安排斯铭和另外两个一年级孩子在一个学习小组学习十珠算术,练习竖式计算能力,并让斯铭当小组长。我们鼓励斯铭“老师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做好组长。”
斯铭第一次“当官”,眼睛有了光泽,上课时全神贯注地听。尽管他的学习基础比两个一年级的孩子还差,但凡他有点进步,老师就用语言当场肯定他、鼓励他。因此,他在我们的课堂上没有说过一句“我不行的!”这样泄气的话语,还非常乐意来上课。看到孩子上课的热情,爸爸妈妈意识到了孩子并不是天生就差,是和他们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
我采用的方式是只纠正孩子一个方面。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觉得他现在只有一项缺点需要改正,就对自己有信心,就会努力把自身全部能量调动起来去获得这一项的进步。这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详见第三章),解决问题效果极好。等到这一项障碍跨过了,再进行第二项、第三项的改变。很多缺点是相通的,每天一小步,积小胜为大胜,孩子半年以后就会有脱胎换骨的进步。
在斯铭的身上,采用的方法是语言的肯定和鼓励,再加上“当领导”“先解决一个问题”的战术。
听觉型孩子天生就很有掌控的欲望,希望别人听从他,因此让听觉型孩子当个领导是我向家长推荐的一个很有效的战术。
家长为什么搞不定听觉型孩子?除了以上提到的语言刺激外,还因为听觉型孩子不喜欢别人用命令式的口吻对他提要求。我们现在的家长往往把孩子当下属,居高临下地发布命令要求孩子做这做那,孩子当然就不乐意,或者装着没有听见,或者就抗拒不做。搞定听觉型孩子的招数之一就是在家庭中划分出一个部门,委任他当部门领导。
一次,有个一年级家长向我诉苦:每天晚上让孩子去刷牙、洗澡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喊了很多遍,孩子就是磨磨蹭蹭不做,每次把妈妈逼得如河东狮吼,孩子才会去做。一个家,天天这样,再温馨的气氛也破坏掉了,为此,妈妈苦恼不已。我知道他的孩子是听觉型,我给妈妈支一招:让孩子当领导——“懂事长”兼任生活部长,负责全家人的日常起居安排。向孩子宣布“任命”后,我对孩子说:“现在开始,全家人晚上的刷牙、洗澡时间归你安排了,你制订时间表,然后一个个通知他们去做。”孩子很高兴地领受了委任,蹦蹦跳跳地跟妈妈离开了。刚走几步,他好像想到了什么,回过来问我:“我可以只叫他们去洗澡,我自己不洗吗?”
“你说呢?如果你自己不做,你觉得他们会听你的吗?”我笑而不答。
孩子转身跟着妈妈走了。一周后,妈妈给我反馈,孩子每天自己先刷了牙,再通知妈妈去刷牙,自己先洗好澡,再通知爸爸去洗。有一次孩子让爸爸去洗澡时,爸爸向他请示:“儿子,我手头有一件紧急的工作还没有完成,给我20分钟,等我完成了再去洗好吗?”“可以的,我先让爷爷去洗。”全家人都把孩子当作“领导”来对待,让孩子很有成就感,困扰了妈妈两年的问题就这样轻松解决了。
看起来简单,不!对有些妈妈来说,难度很高。曾经有个听觉型孩子的妈妈当场就说,这个有难度,我在家很强势,我是这个家的领导啊。
用好这招的关键,就是一旦明确了孩子负责的那个部分,父母就要真得用对待领导的方式对待,否则效果就要打折。
有一次,一位妈妈说,“雷老师,我听你建议,给孩子当了领导,可是他还是没有听从我的话。”
妈妈给孩子的角色是仓库经理,家中柜子里的物品用完了负责提醒家长去买。孩子告诉我:“妈妈没有听我的话,我跟她说,柜子里的餐巾纸用完了要去买了,妈妈说知道了。过了三天,我又对妈妈说柜子里的餐巾纸用完了要去买了,妈妈还是说知道了,就是没有去买!”
我对妈妈说:“是你首先目无领导嘛!”让孩子当领导,并不是他说什么家长就要立刻去做,但是对待的方式要向对待真的领导一样。比如,买餐巾纸的事情,孩子第一次告诉妈妈时,妈妈可以这么说“我听到了,今天妈妈没有空去买,周六去买好吗?”孩子一定会说好的,不会不同意。对领导交代的任务有了承诺和安排,这才算对待领导的态度,不是吗?
鼓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剂。对听觉优势的孩子,千万不要吝啬你肯定、鼓励的话语,语言的表达较之其他方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视觉型
容易引发视觉型孩子情绪的,是眼睛看到的信息。比如,作业本上被打红叉,易引发负面情绪;反之,奖状、奖品以及本子上的优、五角星,对孩子有很大的鼓励作用。我建议视觉型的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开始获得的奖品、奖状,包括老师给他打五角星的图画等都收好,存放在一个透明的柜子里。这个柜子叫“功勋柜”,放在孩子经常看得到的地方,这样孩子每看到一次就会在内在增添一份能量。当孩子克服困难时是要消耗能量的,孩子需要不断有能量补充,去跨越成长中的一个个障碍。
激励视觉型孩子不断进步的方式,是将每天的进步视觉化。如星星榜,就是在墙上张贴一张表,按照和孩子的约定,如果做到了,妈妈就在相应的位置处贴上奖励的星星数(对10岁以下的孩子)或者点数(对10岁左右以上的孩子)以及其他图案形式,如笑脸。
有了这张表,同时要约定这些星星或点数的奖励如何兑现。我们通常分成好几个奖励等级,如50个点数换什么奖品,100、200、300点又可以换什么。奖品也不全是物品,还有时间,比如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都需要用点数换。通常,我还建议设置大奖,比如大奖是周日由孩子决定家庭成员的活动内容。这项奖励对小学生和幼儿极有吸引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渴望的就是爸爸妈妈陪自己玩,等到了青春期,你给他这项奖励他也不会要,他要和同学一起玩,所以爸爸妈妈真得要好好享受这段孩子需要你陪伴的时光。
同时,我建议墙上给妈妈也制作一张表格,由孩子给妈妈的表格打分。通常,母子相互约定和督促、相互打分,孩子进步的速度飞快。诚然,能够这样做的妈妈是很有勇气的。中国很多家庭的习俗是只要求孩子天天向上。
星星榜实例
(三)感觉型
容易引发感觉型孩子情绪的,是对他施以的动作或看到的场景。比如,有些情绪管理能力不够的家长和老师,情绪爆发时,把孩子作业本撕了,砸向孩子或扔向远处、摔孩子的东西等,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让感觉型的孩子产生极大的负面情绪。
鼓励感觉型的孩子,只有口头语言的表扬是不够的,效果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一些家长说,他们也没少表扬孩子,为什么孩子只好了半天就又回到老样子了,是因为引发感觉型孩子的情绪记忆是动作或场景。对感觉型孩子的夸奖要加上肢体动作,比如用大拇指在孩子额头上点个赞、拥抱等肢体动作、和孩子一起有愉快的游玩经历。这些是孩子喜爱的有效奖励方式。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孩子,还不具有足够强大的内在自发驱动力,需要借助外部动力来激发,因此肯定和鼓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剂。根据孩子的特质采用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的方式,就一定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