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超级多动意外结识许多朋友
在地域社会中,为了争取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我积极行动。彻之全然没有这样的意识,但他的行动本身所创造的与外界的“接点”却比我多出好几倍。
他好奇心旺盛,超级多动,只要我稍不留神,他就溜到外面,到处调皮捣蛋。比如,擅闯民宅,或把东西扔进抽水马桶,以致堵塞;或随便打开冰箱,见了橙汁就喝。进商店也乱拿东西,比如去药店随手乱拿洗涤剂、清凉饮料,或者乱动眼药,只因为包装的盒子上印着他喜欢的图案,等等。每次他外出闯祸,我都不得不挨家挨户地去登门道歉。
但是,惹是生非的另一个结果却是,我与本地街坊接触的机会陡然增多,结识了许多朋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应该感谢彻之的多动(事过多年,我才有此感悟)。
只要发现人家户门或店门敞开着,他就像入无人之境,直奔卫生间,或不停地冲水,或将东西扔进去冲,以致堵塞。被责骂一番,逃回家里。而附近文化住宅、市营住宅的卫生间的马桶不是冲水式的,而是日式(掏取式)的,不知道他对这种马桶的哪一部分着迷,总之屡次潜入后院,把地上掏粪口的盖子掀开,当然惹得对方勃然大怒。
每次彻之惹事,我都被人家斥责:“你家到底是怎样管教小孩的!”
当初还不知道彻之有障碍,我有委屈没处诉说,就冲着他发火,或揍他屁股。可是当我承认彻之有障碍以后,就想对对方说:“无论怎么教都不行呀!你怎么就不设身处地地想想我的心情呢?”(当然,这种话一次也没有说出口。)
世人不会那么容易就能理解我的处境,也不会那么宽容大度,毕竟惹事生非的是彻之。仅仅因为是障碍儿童就可以得到“谅解”,这在道理上是讲不通的。无论对方怎样责怪,我都只好隐忍不发。出事当天晚上,我有时心中垒块难消,通宵辗转难眠,直至东方既白。
*带着手工艺品去登门致歉
惹事不断,愁眠夜长。我想反正晚上睡不着觉,干脆做些活计打发时间,总比郁闷一晚好吧,就做一些有意义的、能转换心情的手工活,也许亲自动手做些手工艺品能够“拂拭”心头的悲伤。
于是想到了用和纸制作有三个抽屉的小柜子、餐巾纸盒。
不眠之夜既多,不久就做成好几个。与其数一数有多少个夜晚愁苦难眠,还不如数一数精致的和纸小柜(上面绘有富于日本情调的图案)个数心情会更舒畅些。纸工材料还特地跑到浅草桥批发店去采购。积一月之功,居然做出十几个(可见要去道歉的次数之多)。
以前待字闺中的时候,出于好奇,培养了广泛的兴趣。当年练就的手艺,没想到如今派上了用场。
少时家母忙于职业,很少抽空为我们亲手做些什么,饭菜和衣服尽是买现成的。因此,看到小朋友们吃着妈妈亲手做的便当,穿着妈妈亲手缝制的衣服,总是羡慕不已。稍大一些的时候,为了弥补这方面的失落,我打算什么东西都要自己会做,于是只要有时间就用心学习,终于学到手了全套本领:做菜、裁缝、种花、茶道、花道、藤艺等等。当时特别热衷于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因为这样的作品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结婚时的婚纱、新居的窗帘、彻之的婴儿装、襁褓、带刺绣的斗篷、裤子、镶细边的上衣……彻之穿的衣服全部都是我手工缝制的(政嗣出生以后,彻之开始多动,我再也无暇顾及这份闲情逸致了)。
第二天,我带上自己的手工作品去彻之惹事的人家致歉:“昨天我家彻之到您家洗手间捣蛋了,真对不起。这个是我表示道歉的一点心意,请收下。是我昨晚特地赶出来的,您用用看吧。”
“哦,您太客气了,那我收下了,谢谢。顺便问一下,这个你怎么做成的呢?”对方一般会这样回答,百试不爽。
手工礼品还挺有人气,其中有些人家还跟我商量:“能教我怎么做吗?”于是改天携带好材料,上门辅导。这样一来二去就完全成为好朋友了。
提及彻之,人家还会表示同情:“那天我确实脾气大了些,怒骂一通。您千万别往心里去。当晚还害得您睡不着觉,真过意不去。”此后对彻之的态度也温和起来了。
*在地域社会中生活下去,一定会找到幸福之路
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是最初盛怒,后来给予理解,并婉言鼓励。如今回溯当年,真是值得珍惜,感动的记忆多于痛苦的记忆,多亏在儿子的幼儿时期碰上了这么多善良宽容的人,我才有勇气直面困难,充满信心,积极地拥抱生活,走到今天。
彻之在外走丢时,警察们帮我找到,还宽慰道:“小时候走丢很正常。一直把他关在家里的话,即便到了二十岁也照样走丢。找走丢的小孩,本来就是我们职责之一。”这些温暖人心的三言两语,对惶恐不安的我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从此,警察成了彻之的保护神(保障彻之安全的支援者)。一般在小孩调皮的时候,大人都会吓唬说,“再不听话,叫警察来抓你”,但我绝对不会这么对彻之说。
*
我认为自己扮演的是珍惜地域社会人们的帮助,在他们与彻之之间架设桥梁的角色。为此,从小就开始使其尽量多地接触当地社会的人们,让大家认识了解其本人,这一点的确重要。凡事都是从先了解其本人开始,孩子不是培养于母亲一人之手,而是培养于包括地域社会人们的大家之手。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因此,我不能以“他什么都不懂”、“给人家增添麻烦”、“外界危险很多”、“坏人不少”为理由把他关在家里,也不能以“难为情”、“孩子可怜”为由到处将他遮掩起来,使其不跟外界接触。
只要在地域社会中堂堂正正地生活下去,一定会找到幸福之路。所谓“我要活出本色,活出精彩”,并不是藏匿彻之,自行其乐,而是要“积极地让彻之走进地域社会,一道生活”。这样,彻之才能找到符合自身的生活之道,也“活出本色,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