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虚实篇

“势”是《孙子兵法》全书最重要的一大范畴,“奇正”与“虚实”等均为其所统领。《势篇》已探究了“奇正”的内涵,此篇则全力揭示“虚实”的意蕴,故以“虚实”二字命题。张预曰:“《形篇》言攻守,《势篇》说奇正。善用兵者,先知攻守两齐之法,然后知奇正;先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知虚实。盖奇正自攻守而用,虚实由奇正而见。故次《势》。”分别概括了《形篇》《势篇》《虚实篇》论述的重心,揭示了孙子依次编撰上述各篇的内在理路。综合孙子本篇所论,所谓“虚实”是中国古代兵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它指兵力的相对集中和分散。通过选择作战方向而造成会战地点上的我众敌寡。懂得虚实,便知道胜利的路径。指的是军事实力的强弱优劣状况,以及针对这种状况而巧妙创造战机的作战方法与指导原则。深谙兵家三昧的唐太宗对本篇推崇备至,称颂道:“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矣。”(《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

军事将领若想取得对敌斗争的最后胜利,就必须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孙子在本篇第一段即对此作了精辟的揭示——“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这是使用“虚实”“奇正”之术所欲达到的最佳状态,即李靖所谓“(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同上)。毛泽东在论及军队的主动权时指出:“一切战争的敌我双方,都力争在战场、阵地、战区以至整个战争中的主动权,这种主动权即是军队的自由权。军队失掉了主动权,被逼处于被动地位,这个军队就不自由,就有被消灭或打败的危险。”(《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堪称是对孙子“致人而不致于人”理论的最佳诠释。

孙子围绕“虚实”这一范畴在本篇展开的论述,均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目的。为了充分拥有战场上的主动地位,孙子提出了“避实而击虚”的著名原则,即是正确选择作战方向,也是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手段。。根据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敌情,准确判断敌人的兵力部署,查明何处为“虚”、何处为“实”,避开坚实之处,攻击薄弱之处,一拳击中软肋,使敌无力招架。在摸清敌情的同时,也要善于隐蔽我方实情,做到“形人而我无形”,以高明的伪装,迷惑、欺骗敌人,这样敌人才更容易暴露出弱点。要避实击虚,首先要有两种选择:一是作战目标或者攻击方向的选择,找到敌方要害之处;二是作战时机的选择,避免于敌军士气高涨、斗志旺盛之时硬拼,要等待其士气怠惰之时。其次要有三种手段:一是示形惑敌,形人而我无形,误导敌人。二是调动敌人,变攻坚战为运动战,引敌出门,以逸待劳。三是兵贵神速,出敌不意,攻其无备,打闪击战。诸如:赵国李牧对匈奴“以利诱之”;诸葛亮“空城计”对司马懿“以害惧之”;吴军对楚“敌佚能劳之、安能动之”;齐国“围魏救赵”是“出其所必趋”,皆是善虚实之用,掌握战场主动权,因敌而致胜。

敌、我双方的“虚”与“实”,在孙子看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想方设法使敌人由有利转向不利,由强大转向虚弱,由主动转向被动,然后寻找战机,歼灭敌人。当敌众我寡时,“我专而敌分”可谓扭转我军不利态势的良方。“我专为一,敌分为十”,集中优势兵力,打击部分敌人,进而各个击破,彻底歼敌。

军事斗争形态多样,奥妙无穷。孙子在本篇深有感触道:“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此处的“微乎”“神乎”与《老子》的“惚兮恍兮”,此处的“无形”“无声”与《老子》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绝不仅仅是表述上的偶然相近,而是在感受并揭示客观规律的复杂性上英雄所见略同,有着精神旨趣上一脉相承的关联。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1],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2]。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3]。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4];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5]。故敌佚能劳之[6],饱能饥之[7],安能动之[8]。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9]。

【注释】

[1]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意谓在作战中,若能率先占据战地,就能使自己处于以逸待劳的主动地位。张预曰:“形势之地,我先据之,以待敌人之来,则士马闲逸,而力有余。”贾林曰:“先处形胜之地以待敌者,则有备豫,士马闲逸。”佚,安逸,闲逸。

[2]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意谓在作战中,若后占据战地仓促应战,则疲劳被动。张预位:“便利之地,彼已据之,我方趋彼以战,则士马劳倦而力不足。”贾林曰:“敌处便利,我则不往,引兵别据,示不敌其军;敌谓我无谋,必来攻袭。如此,则反令敌倦,而我不劳。”朱军说:“‘先处战地’和‘后处战地’的佚劳问题,孙武讲的是一般规律。如1905年日俄海军对马海战,日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率舰队在本土以待俄国第二分舰队,便是典型战例。但也有特殊情况。公元263年邓艾攻蜀之战,自阴平起,在没有人走过的700余里地段上,凿山通路,造成阁桥,粮运中断,极为困窘。遇绝崖,邓艾身裹毛毯率先滚下去,将士攀树缘崖而下,直取江油城;蜀将马邈降。邓艾趋战可以说极劳,但劳能制胜。他能胜的原因,是邓艾以优势、攻击、主动、有准备地对马邈的劣势、防守、被动、无准备。可见以有备攻无备者胜,是一个基本规律。”趋战,指敌人急行军之后仓促应战。趋,快走。

[3]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意谓擅长带兵打仗的将领宜调动敌人而不为敌人所调动。王皙曰:“致人者,以怯乘其劳;致于人者,以劳乘其佚。”张预曰:“致敌来战,则彼势常虚;不往赴战,则我势常实。此乃虚实彼我之术也。耿弇先逼巨旱以诱致费邑近之。”杜牧曰:“致令敌来就我,我当蓄力待之,不就敌人,恐我劳也。后汉张步将费邑分遣其弟敢守巨里。耿弇进兵,先胁巨里,使多伐树木,扬言以填坑堑。数日,有降者言:邑闻弇欲攻巨里,谋来救之。弇乃严令军中趋修攻具,宣勒诸部,后三日当悉力攻巨里城。阴缓生口,令得亡归。归者以弇期告邑。至日,果自将精兵三万余人来救之。弇喜谓诸将曰:‘吾修攻具者,欲诱致邑耳;今来,适其所求也。’即分三千人守巨里,自引精兵上冈阪,乘高大破之,遂临阵斩费邑。”郭化若说:“《孙子》讲的‘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争取主动,摆脱被动;是军事上普遍性的规律。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致人’?怎样才能‘不致于人’?这同将帅的能否多谋善断有极大关系。《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也说:‘《孙子》千章万句,无外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也就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这是指导战争的主要原则之一。”吴如嵩说:“这是关于战争中争取主动权的最古老的表述。自此之后,许多兵学家都十分重视这一命题。”例如,《尉缭子·战威》说:‘善用兵者,能夺人而不夺于人。’《鬼谷子·谋》说:‘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失命也。’唐太宗指出:古代兵法千章万句,最重要的莫过于‘致人而不致于人’(《李卫公问对》)。主动权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去了这种自由,受制于敌,结果就只能是失败。”致人,指调动敌人。

[4]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意谓能使敌人按照我方意愿自动到达战区,这是因为敌人受到了利益的诱惑。何氏曰:“以利诱之而来,我佚敌劳。”曹操曰:“诱之以利也。”张预曰:“所以能致敌之来者,诱之以利耳。李牧佯北以致匈奴,杨素毁车以诱突厥是也。”刘邦骥曰:“(此句至‘可使无斗’)论虚虚实实之种种方法,均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要诀,无一而非诡道也。能使敌人自至者,诱之以利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以害形之,敌患而不至也。”

[5]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意谓能使敌人按照我方意愿无法到达战区,这是因为敌人担心会有祸害。曹操曰:“出其所必趋,攻其所必救。”张预曰:“所以能令敌人必不得至者,害其所顾爱耳。孙膑直走大梁,而解邯郸之围是也。”王皙曰:“以害形之,敌患之而不至。”

[6]故敌佚能劳之:李筌曰:“攻其不意,使敌疲于奔命。”杜牧曰:“高颎言平陈之策于隋祖曰:‘江北寒田收差晚,江南土热,水田早熟。量彼收获之际,征兵上马,声言掩袭,彼必屯兵御守,足得废其农时。彼既聚兵,我便解甲。’于是陈人始病。”何氏曰:“春秋时,吴王阖闾问于伍员曰:‘伐楚何如?’对曰:‘楚执政众,莫适任患,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彼必道弊。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阖闾从之,楚于是乎始病。吴遂入郢。”张预曰:“为多方以误之之术,使其不得休息。或曰:彼若先处战地以待我,则是彼佚也,我不可趋而与之战。我既不往,彼必自来,即是变佚为劳也。”

[7]饱能饥之:曹操曰:“绝粮道以饥之。”三国时,诸葛诞、文钦据寿春,及招吴请援,司马景王讨之,谓诸将曰:“彼当突围,决一朝之命;或谓大军不能久,省食减口,冀有他变。料贼之情,不出此二者,当多方以乱之。”因命合围,遣赢疾帝谷淮北凛,军士豆人三升。诞、钦闻之,果喜。景王愈羸形以示之,诞等益宽恣食。俄而城中粮尽,攻而拔之。王莽未,天下乱,光武兄伯升起兵讨莽,为莽将甄阜、梁丘赐所败。复收会兵众,还保于棘阳。阜、赐乘胜留辎重于蓝乡,引精兵十余万人南渡,横临讹水,阻两山间为营,绝后桥,示元还心。伯升于是大飨军士,设盟约,休卒三日,为六部潜师,夜起,袭取蓝乡,尽获其辎重。明晨,自南攻甄阜,下江兵自东南攻梁丘赐,乏食阵溃,遂斩阜、赐。张预曰:“我先举兵,则我为客,彼为主;为客则食不足,为主则饱有余。若夺其畜积,掠其田野,因粮于彼,馆谷于敌,则我反饱,彼反饥矣,则到是变客为主也。不必焚其积聚,废其农时,然后能饥敌矣。或彼为客,则绝其粮道,广武君欲请奇兵以遮绝韩信军后是也。”

[8]安能动之:曹操曰:“攻其所必爱,出其所必趋,则使敌不得不相救也。”杜牧曰:“司马宣王攻公孙文懿于辽东,阻辽水以拒魏军。”陈皞曰:“《左传》楚伐宋,宋告急于晋。晋先鞍曰:‘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遂破楚师。”李零说:“主动和被动,是不平衡关系。只有打破平衡,才有我方的主动和敌方的被动。‘出奇制胜’的‘奇’就是制造差异,打破平衡。银雀山汉简《奇正》篇说:‘同不足以相胜也,故以异为奇。是以静为动奇,佚为劳奇,饱为饥奇,治为乱奇,众为寡奇。’这里说的‘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就是靠打破平衡,变被动为主动,使整个形势倒转。主动和被动,平衡和不平衡,除力量对比,还有心理较量。你比敌人高明,高明在什么地方?关键在出人意料。你能想到,敌人想不到,这点最重要。出人意料才能打破平衡,让形势朝有利于我的方向逆转。《计篇》叫‘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9]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意谓向敌人急行军也无法到达的地方行进,快速到达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曹操曰:“使敌不得相往而救之也。”趋,快走。按,汉简本“不”作“必”,无“趋其所不意”一句;《太平御览》引文“不”亦作“必”,亦无“趋其所不意”一句。然从文意看,仍应作“不”。郭化若说:“无论从文意或从军事上看,这段话分明是讲乘虚而入。既要‘出其所不趋’又要‘趋其所不意’,这样才能‘行千里而不劳’,‘行于无人之地也’。如作‘必趋’,则如何能‘行于无人之地’? ”

【译文】

孙子说:凡是先到达作战地区而等待敌人的就会安逸,后到达作战地区而仓促应战的就会疲惫。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能使敌人按照我方意愿而自动到达战区,这是因为敌人受到了利益的诱惑;能使敌人按照我方意愿而无法到达战区,这是因为敌人担心会有祸害。敌人闲逸,就想方设法使它疲劳,敌人若饱食,就设法使它饥饿,敌人安稳,就使它疲于应付。所以敌人安逸,能使它疲劳;敌人饱食,能使它饥饿;敌人安静,能使它骚动。向敌人急行军也无法到达的地方行进,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条件下进攻。快速到达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