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译者序 个人和社会的冲突史

世人一向以为,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初版问世于1605年,然而,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时间应该是1604年。据他们考证,1603年,塞万提斯去巴利亚多利德的时候,就随身带了《堂吉诃德》上卷的手稿。次年,他在该地获得印刷权。换言之,自那时起,这部小说就开始在民间流行。据说,作者在给该书命名时,显得有些优柔寡断、游移不定。起初书名为《奇思异想的拉曼查乡绅》,到了1605年,也就是人们公认其初版发行的那一年,它的名字有了看似很小但意义重大的变动,成了众所周知的《奇思异想的拉曼查乡绅堂吉诃德》,我们一般简称《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发行伊始,即被抢购一空。为满足读者的要求,初版问世的当年竟又再版六次,其中马德里一版,巴伦西亚两版,葡萄牙三版。1607年,欧洲主要国家便有了它的节译本。1613年,托马斯将《堂吉诃德》上卷全文译成英文。1612—1620年间,再次掀起狂热的《堂吉诃德》出版风。人们断言,《堂吉诃德》的普及程度在当时大概仅次于《圣经》。换句话说,在世俗文学作品中,不论版本的数量,还是译文的种类,它都居于首位。其时,还未曾有哪部文学作品能像《堂吉诃德》那样广泛深入地被世人逐章逐段甚至逐句地加以评论、注释、分析和讨论。至于后世,模仿者竞相而起,续书者更不乏其人。塞万提斯的大作达到了惊人撼世的程度。

一般说来,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一部艺术作品在社会上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发生了变化,其中,衡量事物价值的哲学、伦理学、美学以及政治等标准也相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塞万提斯奉献给同代人的《堂吉诃德》却依然享有盛誉,人们不禁会问:这部三百九十多年前问世的小说,当代人读起来仍津津有味且有所得,这是什么缘故呢?

要找到像样的答案,首先要解决下面这个疑问:读者案头上放着的这部《堂吉诃德》是否就是塞万提斯一手创作的?许多专家的考证以及人类文化这笔宝贵的遗产本身都已雄辩地说明,《堂吉诃德》这部杰作如同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一样,并非自始至终完全出自一人之手,而是许多无名氏集体贡献的产物。处于原始状态的素材,正是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才渐次成为后来者进行创作活动的出发点。一部文学作品正因此才变得完美动人、丰富多彩,使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可能从中吸收到新的营养。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一个对未来毫不知情,对以后会出现的人和社会无法预见的人,为什么能创作出像《堂吉诃德》这样一部与世长存的杰作呢?诚然,塞万提斯大概不会想到他的作品会有这样大的影响力。不仅他,就是闻名于世的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和古希腊“诗圣”荷马也无法预料到他们的作品会产生多大的影响。问题在于,与所有艺术大师和文学巨匠一样,塞万提斯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始终遵循了“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具体事物表现抽象概念”的原则。这就使其作品在客观上产生了连他自己也无法想到的,与其本意迥然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信息。

那么,是不是说《堂吉诃德》产生的影响统统归于客观,而作者本身并无目的,或者说没有远大抱负?我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事实上也并非如此,塞万提斯不仅有其创作动机,而且相当清楚。

首先,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本身就是为了倡导用散文的形式讲述史诗。这一点,他在小说中做了暗示。他借书中人物教长之口下了一个文学理论的断语。他说,描叙史诗、散文和诗歌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不仅坚持这种观念,而且身体力行。在创作《堂吉诃德》时,他根本不顾什么韵律格式,只管将小说的灵魂打入史诗的胸怀。在他看来,散文也好,诗歌也好,这都只是形式,并不触及事物的本质。其次,他在创作这部小说时,不是简单地用散文铺叙史诗,而是竭尽全力地谱写真正的史诗。他将个别和总体紧密结合,熔为一炉,成功地在个人的经历上打上时代的烙印。他在处理个人遭遇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时,不是使之割裂,而是将二者交织在一起。实际上,他叙述的故事就是一部个人和社会的冲突史。

表面上看,塞万提斯始终把笔墨倾注在那个奇思异想的游侠堂吉诃德身上,把他作为小说的中心人物,似乎书中出现的人和事仅仅属于小说,与现实无涉。其实,他用的是“曲笔”,因为当时发表作品要受到严格检查。在塞万提斯时代的西班牙,在检察官的眼皮底下写作,不拐弯抹角,不耍点花腔,你就休想拿去出版。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曲笔”,才使《堂吉诃德》得以长命百岁、流传至今。而这也使人们对小说产生了神秘之感,把当局的揣测引到了与作者本意毫不相干的地方去了。人们以为作者在攻击骑士文学,而实际上,塞万提斯是在鞭挞旧世界的残渣余孽,揭示封建势力的腐败黑暗。作者在书中暗示,有一种一手遮天的邪恶势力正在动摇刚刚诞生的资本主义。显然,他指的是那个时代的某种社会势力,而非超自然的力量。写到这里,作者的创作目的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一些自视学识渊博的文人极力贬低塞万提斯的功绩,他们宣称《堂吉诃德》的作者并无学识,塞万提斯根本不懂其作品的巨大意义和价值,他的成功纯属偶然。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

《堂吉诃德》问世之初,世人争相购阅、先睹为快,所享盛誉历世不衰,这样的杰作难道会是白痴所为?这部小说总结了前人经验又为来者开辟新路的事实,也说明它的成功远非运气所致。

的确,塞万提斯没有进过高等学府,也没获得过什么学位。然而,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就一定没有学问?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有真才实学?

凡是熟悉塞万提斯作品的人都一致认为,他是一位博览群书的好学之士。许多专门研究塞万提斯作品的学者指出,《堂吉诃德》生动的语言、活泼的对话、丰富的谚语以及在描写人物和情节上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都是作者学习前辈作家的结果。注释家们研究的成果表明,书中许多地方都说明,塞万提斯刻苦攻读过西班牙著名诗人加尔西拉索和费尔南多·德·埃雷拉的作品。他在意大利当过四五年兵,对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阿里奥斯托等意大利著名作家的作品相当熟悉。从书中不胜枚举的奇闻中不难看出,塞万提斯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名家荷马、柏拉图、塞内加、贺拉斯、维吉尔等的著作也颇为通晓。《堂吉诃德》里改头换面模仿上述作家的情形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塞万提斯不拘一格地借助古典作家的宝贵遗产从事创作以及对西班牙民间传说和大众谚语的运用自如,都说明塞万提斯并非不学无术之辈,而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文学巨匠。

塞万提斯当过兵、打过仗、受过伤、坐过牢,一生受穷,吃尽苦头。艰险困苦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堂吉诃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博览群书、思维丰富、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以及对古希腊文、古拉丁文等古典语言的精通,也是他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有人指责他行文草率,漏洞百出,未免夸张。实事求是地说,书中确有不少错误,甚至败笔。一是因为塞万提斯是个滑稽大王,二是他对不影响实质的细枝末节常掉以轻心。这样,张冠李戴、上下不符的情形就难免发生,比如,本应该王五说的话,却从马六的口中讲出。显而易见,他只注意说的是啥,至于谁说的便不留心了。有人说,也许他是故意搞错,目的纯粹是寻开心。是否如此,当然还值得研究,不过,这也能看出他对骑士文学嘲弄到何等地步。不管如何解释,书中的谬误之处终究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同整部作品相比,只能算白璧微瑕,属于细枝末节问题。《堂吉诃德》作为世界现实主义杰作所享有的崇高地位绝不会因此有丝毫的动摇。

唐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