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县级医院系列实用手册:儿科护理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一)循证护理的概述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简称EBN)是20世纪90年代在循证医学理念带动下产生的新型护理观念,是循证医学的分支,其核心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即有据可循的现代护理发展。具体地讲,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其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
循证护理实践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证据综合、证据传播以及证据应用,具体过程包括8个步骤:①明确问题;②系统文献检索;③严格评价证据;④汇总证据;⑤传播证据;⑥引入证据;⑦应用证据;⑧评价效果。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证据分类方法在护理领域应用较广泛,其2010年版证据分级系统将证据分为了Ⅰ级、Ⅱ级、Ⅲ级、Ⅳ级4个等级(表1-2),按证据的合理性、适宜性、临床意义、有效性,将推荐等级分为了A级(证据有力支持,可以应用)、B级(证据中等力度,考虑应用)、C级(证据不支持)3个级别。
循证护理是一种观念和工作方法,开展循证护理对临床专业人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可帮助护理人员更新专业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学科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科学有效地实施临床护理决策。
表1-2 JBI证据分级方法(2010年版)

(二)儿科护理中的循证护理实践

1.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技术中的应用 儿科护理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通过循证护理实践可获得科学、有力的临床证据支撑,从而有效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抗凝剂皮下注射是目前预防小儿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护理规范的循证实践提出:注射部位选择腹部,有规律地轮换(Ⅰ级证据,B级推荐);穿刺角度:提捏皮肤垂直进针(Ⅰ级证据,B级推荐);注射前不排气(Ⅴ级证据,B级推荐);注射前不抽回血(Ⅰ级证据,B级推荐);注射后无需按压(Ⅱ级证据,B级推荐)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小儿采用松拳束指,加大角度直刺法进针将极大提高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无痛穿刺率,缩短穿刺时间(Ⅰ级证据,B级推荐);通过对外周静脉置管技术的标准化,72~96小时内更换管道(Ⅳ级证据,A级推荐);严密监测置管部位皮肤情况(Ⅰ级证据,A级推荐);静脉穿刺时的医疗用物及药物必须符合规范且消毒灭菌达标(Ⅰ级证据,B级推荐);使用置管前评估工具,使外周静脉留置治疗的管理达到最佳程度(Ⅰ级证据,B级推荐)等措施可有效避免外周静脉留置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发生。
2.循证护理在儿科各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循证护理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护理方法和流程推陈出新。2014年美国儿科学会更新了早产儿出生时呼吸支持指南,该指南指出早期开始持续气道正压(CPAP)可缩短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减少出生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Ⅳ级证据,B级推荐)。小儿湿疹一直是困扰患儿和家属的问题,如何控制和治疗儿童湿疹,采用饮食干预,准确找到过敏源,并避免食用过敏食物是控制湿疹的有效方法(Ⅰ级证据,A级推荐)。
3.循证护理在儿科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越来越受到儿科护士的重视,通过循证护理实践可以获得科学的临床证据。支气管哮喘是可以预防的疾病,其中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正确地指导患儿及家属采取有效的方法,如:尽量找出过敏原,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Ⅱ级证据,A级推荐);在缓解期适当地参加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呼吸训练等,循序渐进,增强体质(Ⅱ级,B级推荐);每隔6个月查找一次有关哮喘的教育管理的循证证据,并及时调整教育的内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可以有效地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三)开展循证护理对儿科护理学的意义

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开展循证护理,能促进儿科护理学的发展;能促进护理科研成果在儿科临床中的推广和应用;能促进儿科护士知识的更新及科研水平的提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患关系。
因此,随着儿科循证护理工作的广泛开展,必将对儿科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儿科临床护理实践等诸多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儿科护理工作产生新的飞跃。

(石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