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脏相关论治心血管疾病:邓铁涛五脏相关学说应用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

“五脏相关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中医五行学说具有辩证法因素,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中医五行学说落实于五脏;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最主要的应用范畴是建构脏腑学说。中医的脏腑学说,内容丰富。五行的框架,只说明其最简单的关系,并不能涵盖中医五脏相互关系的全部内容。五脏相关取代五行,不同于近现代主张废弃五行的观点。五脏相关学说是将中医脏腑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理内容相结合的成果,对中医临床有更广泛的指导意义。五行学说是古代用来研究人体脏腑的理论工具,脏腑本身的生理病理是理论存在的基础,五脏相关学说是现代进一步深化具象的理论。

五脏相关学说,其核心为五脏,以五脏为中心连属各个器官,因此称之为五脏系统。五脏相关,不是基于五行配属的推演,而是基于人体气血阴阳等功能的关联。

中医五脏相关的基础是人体的五脏系统,五个系统并非处于等同的地位,而是各有各的特点,五脏相关是建立在各子系统的特点之上的。

一、五脏系统

心系统:在脏为心,在腑为小肠,在体为脉,在华为面,在窍为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在季为夏,在经脉为手少阴、手太阳。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血脉和主神明,是生命的基础。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阳是推动血液运行,温煦人体的动力。

肺系统:在脏为肺,在腑为大肠,在体为皮,在华为毛,在窍为鼻,在液为涕,在志为忧,在神为魄,在季为秋,在经脉为手太阴、手阳明。肺为华盖。肺位最高,对其他脏器有灌溉的作用。肺与外界直接相通。因此,自然界之风、寒、燥、热等邪气,多直接从口鼻而入,影响到肺,进而影响五脏。肺为娇脏。肺为清虚之体,不能容邪,而脾湿、肝火等均易影响到肺。

脾系统:在脏为脾,在腑为胃,在体为肉,主四肢,在华为唇,在窍为口,在液为涎,在志为思,在神为意,在季为长夏,在经脉为足太阴、足阳明。脾为后天之本。脾胃的吸收后天营养是所有脏器功能活动的基础。故脾胃一伤则可能影响全身。脾为太阴,阴性主静,多受他脏影响,较少克伐他脏。

肝系统:在脏为肝,在腑为胆,在体为筋,在华为爪,在窍为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在神为魂,在季为春,在经脉为足厥阴、足少阳。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所谓“体阴”,一是指肝为藏血之脏,血属阴;二是说肝属脏,位居于下,故属阴。所谓“用阳”,是说在生理上,肝内寄相火,其气主升主动,动者为阳;在病理上,肝阴、肝血易虚,阴不制阳则阳易亢。用是外现的功用,体是内在的本体,在临床上,肝的病证在外可见的症状多是肝气、肝风和肝火之属阳证者。肝喜动难静。清代李冠仙《知医必辨》说:“人之五脏,惟肝易动而难静。”还说:“惟肝一病,即延及他脏。”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也说肝“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残贼”。说明在脏与脏的关系中,肝多易克犯他脏。

肾系统:在脏为肾,在腑为膀胱,在体为骨,在华为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怒,在神为志,在季为冬,在经脉为足少阴、足太阳。肾为先天之本。人先天禀赋的状况,对人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先天肾气是否充盛是五脏功能的基础。“肾主元阴元阳。”肾藏精,为元阴元阳之府,凡五脏之病,久病均可及肾。

二、五脏系统相关性

五脏相关学说不以生克乘侮为规则,而是具体根据临床的见症来归纳五脏间的关系,这是实践性的科学理论。五行学说中相生与相克是对事物关系的高度抽象的哲学概括。这一点是具有认识论意义的。五脏相关学说继承这一认识,认为五脏功能之间有促进和抑制的关系。不过五脏之间还有这种情况,它们共同在某一过程中发挥作用,但不一定是彼此间的利或害关系。例如可以见到多脏在共同完成人体某一功能时,发挥互补的作用;或某一病理状态是多脏失常的结果。这在生理病理和临床治疗中都很常见。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生理活动往往需要几个脏腑的配合才能进行。如《素问·经脉别论》谈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又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表明水谷的转化,输布和排泄,除靠脾胃的腐热、运化和传输作用外,还须依赖肝气的疏泄,肾气的温煦,肺气的宣散,心脉的载运。这些脏腑之间共同协作转化水谷的作用,充分证实了它们在转化功能上的整体性。

疾病与多脏相关更为常见。如《难经》所说的损脉:“损脉之为病奈何?然。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这个病理过程逐步累及五脏,它并不需要从五行生克相传的推导来说明。

根据实际情况五脏相关学说提出五脏之间主要有相主、相成和协同三种作用模式。

(一)相主作用

指各脏均有功能所主,在人体功能系统的某一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例如肾、脾分别作为先天、后天之本,对他脏产生精微气血的滋养作用;肺主气、肝主疏泄,对他脏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心主神明,对他脏起到统帅作用。在某脏所主的功能发生疾病时,以调理该脏为主,旁及他脏。相主作用主要由五脏的功能来决定,并受其特性影响。

(二)相成作用

指各脏在生理和病理下,对他脏的功能起到协助或平衡作用。例如肺朝百脉,协助心主血功能的完成;肝主疏泄,协助脾胃消化功能正常。在某脏功能失常时,可以通过调理另一脏来协助它回复正常。如脾失运失畅,可疏肝理脾以助运化。

(三)协同作用

指人体某一生理功能,或某一病理状态的形成,是两脏或多脏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生理活动往往需要几个脏腑的配合才能进行。例如气化、呼吸、消化、水液代谢、血液流通等,其中任一个脏腑的病变都有可能影响整体功能失常。

三、五脏相关模式

中医学肝、心、脾、肺、肾五脏概念是对人体生命过程呈现的整体功能的分类概括,是指人体的五个功能子系统,是一种功能性单元。中医五脏相关的模式可以称之为N元系统相关模式。五脏是一个整体,有可分有不可分,分则为五个功能子系统,为五元系统相关;结合现代系统理论,按照系统之间、系统内、系统外可分为三个层次,是三元系统相关模式;从气机升降出入看,五脏系统可重新进行系统组合,脾—胃、肝—肺与心—肾各为一个新的系统,形成三元系统;从生理功能的联系、病机的影响、治疗作用的协同等角度,五脏相关又可体现为两个系统之间的关联、三个系统的关联,等等。五脏相关,一是强调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存在多维联系,构成有机整体,不可机械分割;一则强调人体和自然社会环境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亦即“天人相应”。五脏相关,更加突出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系统联系的思想,体现了现代中医学对生命现象的功能系统观、脏腑联系观和天人整体观。从五脏相关角度,主要把握好两脏间关系的原则即可,五脏之间相互影响如下:

(一)心与脾

心与脾的关系,可以从三个角度来体现:一是反映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方面。一方面,心主血,脾生血。《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脾为气血化生之源,所以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心主之血则能充盈。若脾失健运,血的化源不足则心失所养,不能营其主司血液运行的功能,故脾虚消化不良者常伴有心悸、健忘和脉细弱等心功能失常的病症;反过来,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失营血的濡养,脾气虚弱,运化失职,终致心脾两虚,症见心悸、腹胀,纳呆、身疲体倦、面色无华等。另一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血液之所以运行于经脉之中,固赖心气的推动,还需脾气为之统摄,方能维持正常的运行。若脾虚失其统摄之权,血不循其脉道而溢于脉外,可见衄血、便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等各种出血病患,而如出血太甚,反过来又会引起心血不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其二,脾气与心气关系密切。心主血脉,血行脉中要靠心气推动,其动力来自宗气。宗气的推动虽与肺的功能有关,但也有赖于脾胃的生发才能充沛,宗气具有“贯心脉”推动血液循环的重要功能,它与中焦脾胃有密切关系。若脾胃失调,运化无权,则宗气匮乏,推动无力,轻则血运不畅,重则“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引起心脉滞涩不通等病症。其三,病理上的痰瘀相关。脾为生痰之源。饮食自倍或饥饱无常,都能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不化,湿浊凝聚为痰,痰浊上犯,阻滞胸阳,则可闭涩心脉,因痰致瘀。痰瘀相关是心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体现。

(二)肺与脾

肺脾的关系表现在气与水液的代谢上。在生理上,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肺主气,脾益气,两者相互促进,形成后天之气。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但脾运化生的水谷之气,必赖肺气的宣降方能输布全身。而肺所需的津气,要靠脾运化水谷精微来供应。

另外,脾主运化水湿,肺主通调水道。人体的津液由脾上输于肺,再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而布散至周身及下输膀胱。脾之运化水湿,赖肺气宣降的协助,而肺的宣降又靠脾之运化以滋助,两者相互合作,参与体内水液代谢。如果脾失健运,则水液停聚,就会酿湿生痰,甚至聚水而为饮为肿,犯肺上逆而为喘等症,所以有“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的说法。

(三)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从阴阳来说,肺居上焦,为阳中之阴脏,其位最高,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肝居下焦,为阴中之阳脏,其气升发。升发与肃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维持气血的上下贯通。从经脉来说,肝经脉由下而上,贯膈注于肺。另外,手太阴肺经为诸经之始,足厥阴肝经为环经之终,首尾相合。

从病理来说,若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循径上行,灼肺伤津,影响肺之宣肃,形成“肝火犯肺”之证,出现咳嗽咽干,咳引胁痛,甚或咯血等。而肺燥与肝阴亦相互影响,如肺失清肃,燥热下行,灼伤肝肾之阴,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同时,还可以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

(四)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和气两方面。肺主一身之气,主肃降,水液只有经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才能达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下输膀胱,故称“肺为水之上源”。肾主水液,肾阳的气化作用又有升降水液的功能,肺肾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正常的水液代谢。故水液代谢的正常与否,和肺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所以《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如肺失宣肃,不能通调水道,肾不主水,水邪泛滥,肺肾相互影响,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水不化气而潴留泛溢,所以“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治疗水液代谢病变的关键是以肾为本,以肺为标,另外还以脾为枢转。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司呼吸,肾主纳气,呼吸虽为肺主,但需要肾主纳气作用来协助。只有肾的精气充沛,吸入之气,经过肺的肃降,才能使之下归于肾,肺肾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动。若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肺气久虚,伤及肾气,而致肾失摄纳,均会出现气短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等症。这种现象称为“肾不纳气”或“气不归根”。其治疗也必须用补肾纳气的方法。

此外,肺、肾阴液也是互相滋养的(称为金水相生),而肾阴又为人体诸阴之本,因此,肺阴虚可损及肾阴;肾阴虚不能上滋肺阴,则肺阴亦虚,最后导致肺肾阴虚,而见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咽干、颧红、干咳、音哑、男子遗精、女子经闭等症。如为肺痨病人、咳喘患者,病久不愈,常可出现肺肾两虚之候。

(五)心与肺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指出肺有辅助君主之功,与心一起共同维持脏腑的生理功能。另外,心与肺在部位上相近,功能也相互影响。《外台秘要》说:“五脏之尊,心虽为王,而肺最居其上也。肺为华盖,覆其四脏,合天之德,通达风气。而肺母(畏)火也,性惯受温而恶寒。心火更炎,上蒸其肺,金被火伤,则叶萎倚着于肝,肺发痒即嗽。”。

由于心主血,肺主气,故肺的治节作用,在于助心行血。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血相互为用上。血液的运行,要有气的推动;而气必须依附于血才能通达全身,所以说:“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在病理上,若肺气虚弱,宗气不足,则运血无力,循环瘀阻,从而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唇舌青紫等症;反之,心气不足,血脉运行不畅,阻滞肺络,肺的宣降失司,可出现气喘、咳嗽之症。

(六)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表现在血液的运行调节和情志活动调节等两个方面。心主血,肝藏血。在正常情况下,心的气血旺盛,血行通畅,则肝有所养,才能充分发挥调节血量的作用;反之,肝调节血液的功能正常,则血液才能根据心主血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调节。假如心的气血不足,血液运行受阻,肝无所藏,则肝血因之而虚,肝血不足,心血亦随之而损。所以临床上心悸、失眠等心血不足的病症与头晕目眩、手足震颤等肝血亏损的病症常常同时兼见。

心主神明,肝主疏泄,都与精神情志活动有关。心血旺盛则神守其舍,在神的统帅下,肝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疏泄的作用;而肝的疏泄正常,肝气条达,气血和畅,心情才能舒展愉快。若神明不安,情志抑郁,可导致肝气郁结,出现胸闷腹胀、胁肋疼痛之症;肝主疏泄的功能失常,气机不调,则出现多疑善虑、郁郁不乐等情志异常。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病变中,心肝两者常相互影响,如心血虚引起的心烦失眠与肝阴虚引起的急躁易怒等精神症状常同时并见。

(七)心与肾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肾的阴阳、精血相互关联以及心藏神与肾藏精关系等方面。

心与肾,一为阳中之阳,一为阴中之阴,某种角度上是人体阴阳的象征。古代曾用“水火相济”来形容彼此的关系。但在具体应用中,心与肾又各有阴阳。肾命学说认为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本,故肾阳充足,心阳也就不断地得到补充;而心阳充足,血流畅通,肾阳的物质基础又得以充实。肾阴与心阴也存在相应的相互为用的关系。在病理上,若肾阳不足,心阳亦虚,以致寒水不化,上凌于心,就会出现心悸、水肿及喘咳等水气凌心的证候。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也会出现心阴虚的证候。而此时还有一个特别的心肾不交证候,即肾阴不足,心阳独亢,可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糜、舌红等,为水火未济的表现。

心藏神与肾藏精方面:精为神之宅,神为精之象;有精则有神,望神以测精;积精可以全神,神全则精专。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所以肾精充足,则心神健忘;若肾精亏损,可出现失眠、健忘等神志异常的症状。

精血互相资生方面:心主血,肾藏精,精血互相资生,因而心血不足与肾精亏损亦常互为因果。张景岳说:“人之初生,必从精始。精之与血,若乎非类,而丹家曰:涕、唾、精、津、汗、血、液,七般灵物总属阴。由此观之,则凡属水类,无非一六所化,而血即精之属也。但精藏于肾,所蕴不多,而血富于冲,所至皆是。”

(八)肝与脾

肝主疏泄而藏血,脾主运化而统血。脾胃的升降和纳运功能,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条达。肝的功能正常,疏泄调畅,则脾胃升降适度,健运不息。若肝失疏泄,影响脾胃的运化和升降,可出现胸胁痞闷,嗳气吞酸、食欲不振等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的证候。反之,肝的功能也有赖于脾胃滋养。脾病也连累及肝,如脾气虚弱,血的化源不足则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能导致肝血不足。又如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日久蕴而成热,湿热郁蒸,使肝胆疏泄不利,则出现黄疸等症。

(九)脾与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生后本,后天济先天”。脾的运化功能,必须借助肾中阳气的温煦,而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又需脾胃水谷精微的不断滋养,因此脾与肾的生理功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病理上若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久虚,又损及肾阳,终致脾肾阳虚,临床则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水肿等症。周慎斋说:“肾为胃关,人生之来,其原在肾,人病之来,亦多在肾……盖肾伤则先天伤,而后天之胃无根,亦必受害……故断病之状,在此二天,一伤则病,两伤则死。”总之,百病皆由胃气不到而不能纳肾,以致先后天生成之气不能相和所致。

(十)肝与肾

肝藏血,肾藏精。肝血有赖肾精的滋养,肾精也不断得到肝血所化之精的填充。由于精血相互演生,所以有“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的说法。正因为肝肾同源,故肝肾阴阳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即肝血可以资助肾阴的再生,肾阴又能涵养肝阴,使肝阳不致上亢。在病理上,肾精与肝血的病变常相互影响。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亦可引起肾精损。另外,肾阴不足,水不济火,肝阴也就不足,则肝阳上亢;反之,肝火太旺,下劫肾阴,也会引起肾阴不足。

以上是一脏与一脏之间的关系。临床也常见一脏引起多脏病变的情况,这并不是像五行推导那样,例如水虚就可推出木虚(肝虚)、火侮(心实)、金弱(肺虚)、土乘(脾实)等固定程式。具体会影响到什么脏腑,以及通过什么渠道影响,应视实际状况及其他影响因素而定。例如肾虚可导致五脏俱虚,是因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元阴元阳等。临床中的一与多、多与多等关系,要根据“症状一病机”的关联性具体分析,然后由以上10种关系中的多种组合、叠加而成。

四、五脏相关的层面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是基于对中医五行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的一种理论学说。五脏相关是指人体可分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其系统内部、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联;五脏相关学说体现了现代中医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功能系统观、藏象联系观和天人整体观三个理论层次的整体认识。五脏相关学说在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八纲、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层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形式千变万化。

(一)脏腑层面

中医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关系的学说。脏腑辨证是根据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对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以推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以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脏腑辨证重点在于辨病位。五脏相关学说以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研究脏腑系统内部、脏腑系统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关性。五脏相关学说在明确病位的基础上同时强调脏腑动态的相关性。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密切联系,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除在形态结构上得到一定体现外,主要是在生理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协同、相互为用的关系。

五脏之间的关系,不能只局限于五行的生克乘侮范围,更应注重于精气血阴阳及其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相互资生、相互协调。

1.心与肺

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体现了心肺相关。

2.心与脾

心主血而脾生血,心主行血而脾主统血。在血液生成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体现了心脾相关。

3.心与肝

心主行血而肝主藏血,心藏神而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调节体现了心肝相关。

4.心与肾

心与肾在生理上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即心火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神能控精驭气;君相安位: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在水液代谢、精神调节等方面体现了心肾相关。

5.肺与脾

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谷气,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之气形成人体之气;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等方面体现了肺脾相关。

6.肺与肝

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左升肺右降。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体现了肺肝相关。

7.肺与肾

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等方面体现了肺肾相关。

8.肝与脾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血。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体现了肝脾相关。

9.肝与肾

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肝主疏泄而肾主封藏,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资互制等方面体现了肝肾相关。

10.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两者首先表现为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脾主运化水液,肾为主水之脏,脾肾相关也表现在水液代谢方面。

脏腑辨证在中医辨证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以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不同证候,加以分析归纳,并作为辨证依据,五脏相关在明确脏腑病变的基础上强调了脏腑病变的相关性,有助于把握疾病的发生机制、发展及预后,指导疾病的治疗、预防及康复,从五脏相关的角度辨证更能抓住整体性、联系性。

(二)气血津液层面

气血津液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宜充足协调,运行正常。如果因某些原因,导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津液代谢异常,或亏虚损伤,或停聚不化,便可成为病证。气血津液辨证,就是根据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辨别病变的辨证方法,五脏相关学说正是阐明了气血津液的病变机理,为调整气血津液的病变提供了依据。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之一。气的运动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有其独特之处,以五脏分述之,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人体之气与肾、脾胃和肺的关系尤为密切,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主疏泄,脾主统血。可见,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肃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气的统摄及肝气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任何一脏的生理功能失调,都将可能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例如,肝有贮藏血液的功能,而心有推动血液的功能,当心气不足,血运无力,可以形成血瘀,而这会影响肝贮藏血液的功能。

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主要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调控、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和三焦的通利。

五脏相关学说认为,脏与脏的关系是通过具体渠道实现的,均与五脏功能或经络有关,通过气、血、津、液等物质来发现关系。

以心与脾的关系为例,可以从三个渠道来实现。其一,血的生成与运行。心主血,脾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其二,气的关系。心主血脉,血行脉中时的动力来自宗气,宗气的充沛则赖于脾气充盛。其三,痰与瘀,这是从病理方面而言。脾为生痰之源,痰浊阻碍胸阳,则可闭涩心脉,因痰致瘀。痰瘀相关,是心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结果。

由上可见,气血津液是五脏相关学说五脏相互联系的物质基础。无论是气的运动、血的运行或是津液在体内的输布,都需要体内多个脏腑密切协调、相互配合,而当任何一脏的生理功能失调,都可以引起机体气、血、津液的变化,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状态,进一步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形成五脏相互影响的病理。

(三)经络层面

经络学说,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建立起来的阐述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和体表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加以综合分析,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从而进一步确定其病因、病性及病机演变的一种辨证方法。

经络在人体生理情况下担任着转输气血、运行营卫、联系脏腑、濡养组织等重要作用,当机体发生异常变化时,经络则具有反映证候的作用及传导病邪的作用。十二经络的循行分布及其与脏腑的络属是五脏相关生理病理的基础,如心经与肺经,其脉相通,《灵枢·经脉》说“手少阴之脉……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故温邪上犯,首先犯肺,得以逆传心包。如肝经与脾经,足太阴脾经之脉交出厥阴,肝经又循胃而行,而脾与胃相表里,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经与肾经,足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而肝经又“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故肾水虚耗的疾病,容易影响肝脏,导致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而见头晕目眩等症。可见,经络学说是五脏相关的基础,经络的走行及其联络构成五脏相关的联系通道,协调脏腑关系,五脏相关则能统筹经络学说的病理生理变化,当一个脏腑发生病理状态,可通过经络传至与其相连的脏腑,或当疾病发生在一条经络上,也可传至多个不同的脏腑。

(四)八纲层面

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基本证候。八纲辨证是根据病情资料,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进行分析、归纳,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深浅、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中,表里,用于辨别病位;寒热虚实,用以辨别病性;阴与阳辨别证型的总纲。然而,八纲辨证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尚不够深刻、具体。如八纲中的里证,还不能明确病变所在的具体脏腑;寒与热不能概括湿、燥等邪气的病理性质;虚证与实证所涵盖的各种具体证型的内容尚未论及等。因此,八纲只是“纲”,还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脏腑,明确脏腑的病变及其相互影响,五脏相关学说以“八纲”为纲辨证脏腑的病理变化。

(五)六经辨证层面

六经辨证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立的一种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它将外感病分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大类,以说明其病变部位、邪正盛衰、病势进退等情况,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

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由于六经辨证贯穿着八纲而联系于脏腑经络,尤其以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变化为基础,所以六经病证就是脏腑经络病变的具体表现。在经之邪不解,可随经入里,发为腑病或脏病;而脏腑之邪也可出表,发为经病。由于经脉表里的联系,疾病可从一脏腑向另一脏腑迁移,其传变规律即反应了六经、脏腑的一体现。其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等六经的名称,分别概括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病症,实质上反应了外感热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的脏腑病变。太阳病反映膀胱、小肠的病变(部分太阳表证反映肺的病变),阳明病反映胃、大肠的病变,少阳病反映胆和三焦的病变,太阴病反映脾的病变,少阴病反映心和肾的病变,厥阴病反映肝、心包的病变。从六经辨证体系来看,三阴三阳与脏腑、经络是不可分割的,六经病证是脏腑经络病证的反应。其中,三阳病是以六腑病变为基础,病性以实为主,三阴病是以五脏病变为基础,以虚或虚实夹杂为病性特点。六经病变及传变以脏腑、经络病变为基础,属于五脏相关学说的范畴。

(六)卫气营血层面

卫气营血学说最早起于《黄帝内经》,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将营卫学说与六经辨证体系有机结合,叶天士总结张仲景、刘完素、罗天益等有关热病理论的研究及治疗法则,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温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证候及其规律与卫、气、营、血四种物质的功能失常及其损害程度有关,从而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的大法。将温热病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用以说明外感温热病的病位浅深、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

卫分证在表,邪在肺与皮毛;气分证在里,病在胸、膈、胃、肠、胆等脏腑;营分证,热陷心包;血分证,邪热已深入心肝肾,损伤脏腑。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传变上“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也有其他传变,治法上“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也,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卫气营血的发病及病理表现以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为基础,五脏的相关性影响卫气营血的传变。

(七)三焦辨证层面

三焦辨证是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所创立的一种诊察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三焦辨证是依据《黄帝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在《伤寒论》六经辨证及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将外感温热病的证候归纳为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用以阐明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热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证候表现及其传变规律。

三焦辨证中的上、中、下三焦分别代表了人体胸腹部各种脏腑的部位范围,上焦主要包括在胸部的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其中肺卫的病变多见于温病的初起阶段,另外,上焦病证也可见肺经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的证候;中焦主要包括腹部的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及足太阴脾。阴明胃主燥,邪入阳明易从燥化,故病变多表现为里热实证;而太阴脾主湿,邪入太阴易从湿化,其病变多表现为湿温病证。中焦病证多为温热病的中期或极期阶段。下焦主要包括下腹部的足少阴肾及足厥阴肝,其病证多表现为肝肾阴虚之证,故下焦病证多为温病的末期阶段。三焦病变以脏腑的病理变化为主要临床表现,五脏的相关性影响三焦的传变及病理变化。

不论是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还是经络辨证,都未曾离开与脏腑的关系,从本质上说,诸多不同的辨证方式都是脏腑辨证的衍生与发展,都是以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的,而脏腑辨证则是多种不同辨证方式的核心,核心是脏腑和脏腑证。之所谓核心,是可以从此向四周扩散引申,如气血精津学说、经络学说、六经学说、卫气营血学说、三焦学说,疏理它们与脏腑相关学说之间的内在深层关系,是中医认识人生理病理的根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