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五脏相关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以中医五行学说为学术基础,是五行学说与具体医疗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原始的“五行学说”乃关于“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一思维古代曾被用于占卜,故被添上循环机械论的迷信色彩。后来“五行学说”被应用于医学上,从形式上看,中医“五行学说”与古代哲学的五行学说是相同的,从内容上看,两者却有着质的区别。中医“五行学说”的精华、科学核心在于提示了五脏及其他器官组织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然而,“五行学说”的发展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五行的中心实体是五脏。其次,也认识到五行生化克制规律存在机械刻板的局限性。在五行方面,相生与相克在抽象的哲理足以概括事物间的基本关系,但其不足主要有二:一是限制了生与克的单一对象与方向;二是在具体的复杂的事物关系中,其利害的关系往往是模糊的,甚至是共存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继承了五行学说的精华,提取其相互联系的辩证思想,更具临床实用性,有利于指导临床灵活的辨证论治。
一、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哲学思想,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归纳分类,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五行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或元素构成,是人类生活的五种基本物质。五种物质称为“五材”。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并阐述了五行的特性,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后世哲学家进一步阐释了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包括五行相生,五行之间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五行相克,五行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抑制的关系;相乘,即相克太过;相侮即反克等。
五行学说,初步形成于战国时期,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特性进行事物归类,以五行生克来阐释事物的发展联系,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在秦汉时期逐渐被纳入医学体系,中医学明确地把五行学说作为宇宙的普遍规律来看待,认为宇宙的运动变化,都不能脱离五行的规律。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中医五行学说主要是运用五行属性进行归类,并以五行生克、乘侮等运动规律来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是哲学上的五行学说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落实于藏象学说,以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等为基础。中医五行学说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医学理论的现代化亟需抽象的医学理论落实到具体的医学实践,五脏相关学说应运而生,“五脏相关学说”是对五行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二、五脏相关学说的源流
中医五脏相关的学术思想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提出“四时五脏阴阳”,这是《黄帝内经》中讨论脏腑和四时阴阳之间联系的主要理论,也成为中医脏腑理论的特色,奠定了中医五脏的认识论基础,是中医学研究人体始终遵循的法则之一。《素问·玉机真脏论》认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而相通之理合于四时五行阴阳有次序的转输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十二脏相使”,以官职喻脏腑,以君臣关系讨论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发挥经旨,验之临床,相继提出五脏旁通、五脏穿凿、五脏互藏、五脏颠倒、五脏相互关涉等理论,发展了《黄帝内经》的五脏相通学术思想,为五脏相关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医学中,五脏联系的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个理论学说的“五脏相关”,则是由国医大师邓铁涛创立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术界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展开大讨论。1961年,邓铁涛在《广东中医》第4期发表《如何研究整理中医学遗产》,提出“五脏相关学说”。他认为:研究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包括取与舍两方面。以研究五行学说为例,我们可以定两种题目:①五脏相关学说;②五行学说的局限性。选择前者可以把中医学精华部分提炼出来,更有利于民族遗产的发扬,又有利于现代医学的发展。
古代医学用“五行学说”对人体的脏腑、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人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的联系和研究,后世医家逐渐认识到五行的中心实体是五脏,认识到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中亦有局限性,只是未能超出五行理论框架的束缚,因而只能对中医“五行学说”作些阐述诠释,在内容上充实和发展,而未能从形式上有所突破,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可以说,在中医学中,五行只不过是五脏以及五脏为中心的组织器官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关系的代名词而已。中医的五行学说,主要落实于藏象学说,脏腑配五行是经历无数医疗实践而提炼出来的,名字可考虑用“五脏相关”。因为五行不能离开五脏,五脏又不能单独存在,而“五脏相关”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香港著名学者区结成[1]认为:“有价值的临床心得,不须以五行语言包装。邓铁涛主张五行学说应正名为五脏相关学说,是有深意的,即脱除五行语言的框框,反而更容易说清楚中医学的脏腑理论。”五脏相关学说有别于五行学说和脏腑学说,关键在于“相关性”。从五行到五脏相关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更换,而是在观念上有明显的突破性。五脏概念加上相关概念成为五脏相关,更加突出了辩证、动态、整体的思想。
1988年,邓铁涛发表重要学术论著《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明确指出:所谓“五脏相关学说”,就是指在人体大系统中,心、肝、脾、肺、肾及其相应的六腑、四肢、皮毛、筋、脉、肉、五官七窍等组织器官分别组成五个脏腑系统,在生理情况下,本脏腑系统内部、脏腑系统与脏腑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人体大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自然界、社会之间,存在着横向、纵向和交叉的多维联系,相互促进与制约,以发挥不同的功能,协调机体的正常活动;在病理情况下,五脏系统又相互影响;简而言之曰——五脏相关。
这一定义从四个方面对“五脏相关学说”进行了界定:第一,以“系统”论人体及其脏腑;第二,“五”的配属,将人体分为五个脏腑系统;第三,“相关”,强调系统内部、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联系呈多维特征;第四,各种联系的意义首先体现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中。亦即,把人体的功能归纳为有机联系的五大系统(五脏),内外环境都与这五大系统联系起来,而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医学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
在《1990年展望》一文中,邓铁涛讨论中医的思维模式时再次提到了“五脏相关学说”,他指出中医把五脏看成是一个互相资生互相克制的相关整体,“五脏相关学说,是一个人体的大系统论”,其思维模式是先进的。以“人体的大系统论”定位“五脏相关学说”,可见系统论是邓铁涛中医学术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1994年,在另一篇文章《中医学系统理论与中药药理》中,他认为五脏相关学说可以说是中医的系统论,并将“中医学的系统论”表述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五脏相关,人体与大自然相关”。
邓铁涛其他的著作中也有关于五脏相关学说的研究内容,如从病理机制上对五脏相互关系的归纳;提出以脏腑辨证为总纲,以脏腑相关学说为指导的“杂病辨证纲要”。邓铁涛运用五脏相关理论解决临床难题,主要体现在对冠心病、高血压、重症肌无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现代常见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病的防治。
五脏相关学说的研究历经半个世纪的学术探索,2005年7月被纳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进入“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阶段,2011年通过验收,形成了“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临床实践,目前五脏相关学说在临床中发挥着良好的临床指导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