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学认识
传统中医学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散见于“痹病”“痿病”“腰痛”“肾亏”等病症的论述之中。由于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不同患者的体质特点、主要症状和体征各有不同,所以,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名描述多种多样,有的以主要病机命名,有的以主要症状命名,有的以主要体征命名,由于条件限制,没有明确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具体名称。《内经》根据疼痛的部位和影响范围将之分为腰背痛、腰脊痛、腰尻痛、腰肌痛、腰胁痛、腰腹痛等。《灵枢·五癃津液别》云:“虚,故腰背痛而胫酸。”《素问·标本病传论》云:“肾病少腹腰脊痛。”又云:“胃病胀满,五日少腹腰脊痛,酸。”《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感于寒,则患者关节禁锢,腰脽痛,寒湿持于气交而为疾也。”《灵枢·百病始生》也云:“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在病因方面,中医学认为与损伤、肾亏、风寒湿邪等有关。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素问·逆调论》明确指出:“……骨痹,是人当挛节也。……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需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其中“肉苛”指肌肤麻木不仁;“不仁”指不知痛痒寒热;“不用”是指肢体运动障碍;“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指肌肉皮肤完好,但已不听使唤,人的意志已经不能指挥自如了。这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十分吻合。
历代医家也有关于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的描述和各种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由退行性病变引起,并与劳损、外伤等有关。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金匮要略方论》中指出:“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挟背引……皆因劳得之。”“痹挟背引”是指腰背痹阻而引起的疼痛,是劳损所致肾气不足(“脉大”)的痹痛,多见于年大者。《金匮要略》辨腰痛有肾虚、肾水、伏饮及虚劳之分,所制甘姜苓术汤、肾气丸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医学除内治法外,还注重外治,如《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热敷、熏洗和膏摩治疗的记载,《内经》中有导引、按摩治疗的论述,西汉时代的《导引图》多治疗痹痛,华佗的《五禽戏》是有关体育治疗的专著。
晋代葛洪在《肘后方》中首先应用药物治疗痹痛,如“丹参膏”“独活酒”等。治以辛温活血为主,配合膏摩,并以酒剂送内服药。王叔和在《脉经》中提出痹病的治疗要“以药熨之,摩以风膏,灸诸治风穴”。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更有较多关于腰腿疼痛的描述。
隋唐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病因病证学专著《诸病源候论》,书中提出瘀血致痹病、瘫痪的病机、症状。曰:“有瘀血,灌注四肢,烦满不安……诸般风疾,左瘫右疾,手足顽麻。”又云:“瘀血留滞,外肿内痛,肢节痛倦。”《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指出:“凡拔伸,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有正拔伸者,有斜拔伸者。”又云:“若骨出向左,则向右拔入,骨向右出。则向左拔入。”这些治疗原则包括治疗骨折中的整复手法,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被广泛采用。
《诸病源候论》发展了《内经》的痹证理论,明确指出:“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伤,是以痛;二曰风痹,风寒着腰,是以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四曰腰,坠堕伤腰,是以痛;五曰寝卧湿地,是以痛。”并且首次提出了卒腰痛(急性腰痛)和久腰痛(慢性腰痛)说。《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夫腰痛虽属肾虚,亦涉三因所致。在外则脏腑经络受邪,在内则忧思恐怒,以致房室坠堕,皆能致之。”《仁斋直指方》强调:“肾气一虚,凡中风受湿,伤冷蓄热,血涩气滞,水积堕伤,与夫矢志作劳,种种腰疼,迭见而层出矣。”认为痹病“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邪客关机,则使筋挛”,指出了病变的发生,是由于体质虚弱、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侵入太阳经络而致。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机和临床表现。
宋元时代,骨伤科有了更大的发展,已经认识到其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对骨折的治疗上不仅要使骨入其位,筋归其槽,而且需要以药养之,并配以敷药按摩。这些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一直被沿用。尤其在元代《世医得效方》中首先提出了脊柱骨折及其采用悬吊复位法,李仲南《永类钤方》记载了脊柱骨折的牵引过伸复位法。这些方法至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明清时代,骨伤科处于总结提高阶段,全面地继承了古代腰痛病的病因学理论,以《内经》的六经所感腰痛及“刺腰痛篇”为纲,遵从隋代巢元方五种腰痛之说及宋代陈言的腰痛三因论,灵活地指导腰痛病的临床治疗。明代戴思恭《秘传证治要诀》曰:“腰者肾之所附,皆属肾,有寒有湿,有风有虚,皆能作痛……血虚,妇人去血过多,及素患血虚致腰痛者,当益其血。”明确提出“血虚”这一腰痛病因,为明清时期治疗腰痛病运用补气养血散邪的方药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明代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将腰痛分为两大类,一为外感腰痛,包括“风湿腰痛”“寒湿腰痛”“湿热腰痛”;二为内伤腰痛,包括“肾阴不足”“肾阴火旺”“瘀血停滞”“怒气郁结”“痰注停积”。清代《杂病源流犀烛》《张氏医通》等书,把历代腰痛病的论述,归纳为风腰痛、寒腰痛、湿腰痛、热腰痛、痰饮腰痛、气滞腰痛、血瘀腰痛、闪挫腰痛、肾虚腰痛。清·吴谦则明确将腰痛病的致病因素分为九种,如《医宗金鉴·腰痛总括》云:“腰痛肾虚风寒湿,痰饮气滞与血瘀,湿热闪挫凡九种,面忽红黑定难医。”
综上所述,中医学对有关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症状和治疗的认识,不少观点与现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类同。病因也不外乎外伤、劳损、风寒、血虚、湿热、气滞、血瘀、肝肾亏损等;症状上有腰痛、腿痛、拘急挛缩、肢体麻木不仁等;治疗上有药物、针刀、推拿整脊、针灸、贴敷、膏摩等等多种方法。因此中医学对有关腰腿痛的认识是比较全面和深刻的,并为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姚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