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患者需卧硬板软垫床休息,下床时需佩戴腰围加以保护。采取正确的卧位可以减轻疼痛、保证疗效,缩短相应治疗时间。研究表明卧位时腰椎的载荷最小,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最小。要求绝对卧床至症状明显改善为止,时间一般为1~ 2周。
由于腰部肌肉呈保护性痉挛,患者多为强迫体位或被动体位,不愿改变体位;同时对治疗存有疑惑也导致精神高度紧张,不自觉地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对有些治疗方法,由于不了解,不免使患者产生顾虑或恐惧心理,因此实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关心、安慰和鼓励患者,在初诊患者接受治疗之前,要以最简洁的语言、配以图片和影像等讲明治疗的方法、所需体位、治疗后的效果。护理人员要以平静、理解和合作的心态进行交流,同情诚恳的态度会使患者感到和蔼可亲,增强安全感,减轻焦虑,对患者作一些必要的解释,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力争做到使患者身心放松,将患者的痛苦减小到最低程度;同时把可能出现的反应表现及时告知患者,避免患者将治疗后的反应误解为病情加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易消化的饮食,多食蔬菜、水果,禁烟禁酒。病室每日通风,每日协助患者按摩腹部预防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及适当进食粗纤维食品,预防便秘,训练卧床排便方式,定时排便,便秘患者适当予以缓泻剂。预防感冒,咳嗽、打喷嚏、便秘等均可使腹压增加,诱发或加重疼痛。
患者对绝对卧床认识不足,临床上常有患者因不听劝阻擅自下床活动致病情反复或加重,延长了住院时间。要求患者勿久坐、勿负重、勿扭转,屈髋膝。避免如拖地、侧弯腰取物、打保龄球、较长时间开会等,维护腰椎外平衡。
腰背肌训练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是提高腰背肌肉张力。训练中注意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动作明确,持之以恒。指导患者循序渐进进行腰背肌锻炼,如三点式支撑法、五点式支撑法、飞燕式、直腿抬高等。
出院指导是提高治愈率,减少疾病复发的重要措施。出院后坚持锻炼至少达半年以上,在外出活动或工作时应戴上腰围保护3个月。起床时予腰围固定腰部,避免腰部剧烈转动,避免过度前屈及后伸动作,避免腰部负重,如提挑重物,避免重体力劳动半年。保持饮食规律,注意腰部保暖。
病室内宜清净、整洁、舒适、空气清新。饮食宜清淡、素食、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等,忌油腻、辛辣刺激之品。经常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之变化,腰痛明显者可用轻手法推拿或轻叩法,配合理疗,减轻腰骶棘肌痉挛或水肿;伴有腿痛可在椎旁压痛点、环跳穴、承山穴等按压,也可湿热敷。耳穴可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按压于腰肌、神门、脾、肝等穴,逐渐加压。指导患者主动或被动抬高患肢,防止神经根粘连,渐进加强腰背肌锻炼,起床后在腰围保护下活动。提醒患者注意劳逸适度,避免闪、挫腰等诱发因素加重腰腿痛症状。
病室内宜清净、整洁、舒适、空气清新,室温适当偏凉。饮食宜清淡,可食用冬瓜、扁豆、绿豆汤、薏苡仁粥等健脾利湿之品,忌食生冷瓜果、辛辣、荤腥油腻之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剧痛难忍或久痛不休,宜绝对卧床,可持续牵引以缓解疼痛,可采用委中放血疗法。指导患者主动或被动抬高患肢,防止神经根粘连,渐进加强腰背肌锻炼,起床后在腰围保护下活动。
病室内宜清净、整洁、舒适、空气清新,避免阴暗潮湿及寒冷刺激。饮食宜清淡,忌生冷、寒凉、油腻、肥甘厚味之品,可选用五加皮酒(五加皮、糯米、酒曲发酵或酒酿),薏苡仁、蕲蛇或乌梢蛇浸酒,以祛风散寒、活络止痛。卧床休息,注意保暖,特别注意夜间局部保暖。局部疼痛可用局部热敷如热敷袋、坎离砂醋调外敷或火龙灸。耳穴可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按压于腰肌、肾上腺、神门、脾、肝、膝、踝等穴,逐渐加压。指导患者主动或被动抬高患肢,防止神经根粘连,渐进加强腰背肌锻炼,起床后在腰围保护下活动。
病室内宜清净、整洁、舒适、空气清新,温暖向阳。饮食宜清淡宜消化,避免生冷、寒凉、过度肥厚油腻,可适当选用狗肉、羊肝、猪蹄、甲鱼及蟹贝类等温补之品。多卧床休息,避免久坐、过度或持续弯腰等。局部疼痛者可加吴茱萸、粗盐各60g混合炒热,布包温熨痛处,或予以火龙灸等。耳穴可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按压于坐骨神经、腰肌、臀、神门等穴,逐渐加压。
牵引不宜在餐后过饱或过度饥饿时进行,要选择适当的重量和合适的时间,避免出现腰部肌肉痉挛,使疼痛加剧;牵引结束后平卧30分钟待症状解除后方可离开,下床时要配合使用腰围保护,减少腰部活动,使腰椎曲线保持较好状态。
由于髓核复位、挤压或位移都可能在局部留下创面,一般一期愈合需要7天左右,因此,必须在术前训练床上排便。术前1日晚上,灌肠或用20%甘露醇250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0ml顿服;晚8时后禁食禁水;术前30分钟静脉推注50%葡萄糖60ml;术后腰部垫枕,绝对卧床7~ 10日,每2小时翻身一次。
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单次给药或硬膜外腔置管连续给药,以及应用PCA等方法,给药途径包括经骶管和经后正中穿刺硬膜外腔给药。治疗后应去枕平卧6小时或取俯卧位,患者应卧硬板软垫床,密切观察有无头昏、意识障碍、肢体运动变化以及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保持刀口清洁干燥,避免水和汗渍浸湿,观察刀口有无渗血或皮下血肿,如有应加压包扎。敷料如有脱落或浸湿应及时更换,并经常查看胶布处有无皮肤过敏现象。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全身状况,必要时给予及时对症处理。
(骆寒冰 顾敏洁 方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