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7 海上炊烟
“希望我明年回来看您时,您不要只剩下半副骨头”。这是我给海哥信中的最后一句话。
海哥是一名历史老师,兢兢业业在工作岗位上待了二十个年头。常人认为历史就是历史,是过去的,是无生气的。但每逢上课,我们总能感受到海哥汹涌澎湃的热情,把历史讲得栩栩如生,如亲临其境般震撼。三年了,没有改变的神情与姿态,把大家全集中在他一个人的激昂文字中,始终是他在培养我们。偶尔就那么一两次,累了,好像把所有的重量都一次性压在了椅子上——“你们自个儿看看书,我待会再给你们讲讲。”到底是人,累了歇歇,常情常理,我们也便随他去了,全班没有一个人吭声,盯着那翻得皱巴巴的课本,时不时有人抬起头来看看他。
海哥嗜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讲课时距离远,闻不到烟味,倒也看得到那被熏得发黄发黑的牙齿;距离近的学生,便“享受”视觉与嗅觉的烟之盛宴。不管是平时,还是紧张的高考倒计时,晚修时他总过来瞧瞧,然后在走廊亭子里点着一支烟,看着远方。后来日子久了,关系熟络了,愈来愈多的人叫海哥少抽点烟,他总是一笑了之,要不就说“还不是给你们气的”,那时我们还感觉不到什么意味。直到一次模拟考,全班历史成绩异常差,在整个年级里的排名都倒着数了。那天晚上是海哥上晚修课,全班鸦雀无声,少了平日的玩笑,多了沉默的金子。海哥没说啥,倒是临放学时走了出去,还是在那座亭子里点着了烟,这回,他连续抽了三根,继续看向远方。也是这回,我们大家都在看着他。
海哥是历史科组组长,也是年级长,压力很大,烦恼还不少,平常嗜烟很严重,整个人皮肤黑黝黝的,十分消瘦。毕业的时候,我给海哥写了封信,一口气写了几千字。关于烟的也说了一个篇幅。对于吸烟的危害我并没有给他讲大道理,这东西他老人家也晓得。我就给他分析我眼中的他,所见所闻,所受所感。他的嗜烟来自他的压力,来自他的处境,来自他对于理想和现实反差的态度。
不久,在群聊时海哥说自己现在比较控制吸烟量了,一两个学生他倒不在意,一大群人都围上来说叫他控烟戒烟的,一激动,忍一下也便能少抽几根。现在大家时不时会讨论关于舒缓和释放压力的话题,互相给对方支支招。有一回海哥说现在他教的学生中有些太不长进了,然后我们问他该不会又去亭子里抽烟吧,海哥说没有,他气冲冲地奔回办公室一口气喝了三杯凉水。笑得大伙儿前仰后合的。
“希望我明年回来看您时,您不要只剩下半副骨头。”我寒假回去时,海哥没有只剩下半副骨头。虽然海哥的皮肤还是黑黝黝的,但是整个人圆润了一些,没有那么瘦削,脸色也好看了许多。海哥说他现在基本能维持每天吸两三根的状态,心情好时可以连续几天都不吸。海哥还说:“就是你们一大群猴孩子总是嚷嚷我。”少了烟味的海哥,犹如被微风吹散袅袅炊烟的海洋,多了几分明晰与自然,少了几缕茫然与沧桑。
控烟戒烟这一行动的开始对于吸烟者来说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其中关键就是多方面且长时间的劝勉、支持与鼓励。不要只给吸烟者讲一大通烟的危害性,就好像不要在一个人试图轻生时还给他讲你对不对得起你的家人一样的道理,这些道理我们懂,他们更懂。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析他们产生这一行为的来源,从源头开始。控烟戒烟要从为什么吸烟抓起,能减少甚至杜绝他们开始这一危害行为的念头和行动,这才是真正地拒绝烟草危害的有效举措。
专家点评
本文讲述了同学们采取集体行动帮助历史老师戒烟的故事。同学们劝阻老师吸烟,既保护了老师的身体健康,也净化了校园的空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同学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