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在流行病学上,肾癌发病具有明显地区、性别、种族以及年龄差异的特点。2015年发布的全球癌症数据(Globocan数据)显示[3],2012年全球肾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4/10万和1.8/10万,男性分别为6.0/10万和2.5/10万,女性分别为3.1/10万和1.2/10万。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家或地区肾癌发病率存在巨大差异,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其中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地区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10/10万以上),而非洲与太平洋岛国地区较低(不足1.5/10万)。城市人口高于农村人口,男性高于女性,美国非洲裔人比其他族裔美国人肾癌发病率高10%~20%。
我国肾癌发病近年来呈快速增长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总体上男性发病率、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城市地区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4]。据国家癌症中心全国恶性肿瘤登记数据显示[5]:2011年中国肾癌新发患者45,096例,发病率为3.35/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分别为4.38/10万和2.26/10万。城市和农村发病率分别为4.73/10万和1.89/10万,占所有癌症发病的1.34%,位列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5位。发病年龄可见于各年龄段,35岁以下少见,但35岁以上则发病率快速升高,至75~80岁达到高峰(14.7/10万)。全国肾癌病死率为1.12/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43/10万和0.81/10万,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44/10万和0.79/10万,占所有癌症死亡的0.72%,位居所有癌症病死率第16位。
依据是否具有家族遗传性特点,可以把肾癌分为遗传性肾癌和散发性肾癌两种。临床上所诊断的肾癌大多数都是散发性肾癌。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对遗传性肾癌分子遗传学深入研究,也揭示了部分散发性肾癌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异常是散发性肾癌最常见的基因异常,超过50%的散发性肾透明细胞癌中都存在该基因的突变或沉寂。散发性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分子改变,例如Ⅰ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存在Met的高度激活,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存在延胡索酸水化酶的突变,嫌色细胞癌存在c-Kit的过度表达。
遗传性肾癌是指具有特定基因改变并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的肾癌,约占全部肾癌的2%~4%。最常见的类型包括:由Von Hipple-Lindau(VHL)基因异常引起的VHL综合征(双侧多发的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囊肿),MET基因相关的遗传性乳头状肾细胞癌(Ⅰ型),延胡索酸水化酶基因异常引起的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非Ⅰ型肾乳头状细胞癌),Birt-Hogg-Dubé综合征(多发性嫌色细胞肾癌、杂合性嫌色细胞和嗜酸细胞肾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HRPT2基因相关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颌骨肿瘤综合征(混合性上皮和基质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TSC1/TSC2相关的结节硬化病(双侧多发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双侧淋巴血管平滑肌瘤)。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与肾癌发病相关的因素,目前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肾癌发病相关因素有以下5个:①遗传[6];②吸烟[7];③肥胖[8];④高血压及抗高血压治疗[9];⑤与终末期肾病长期透析相关的获得性囊性肾脏疾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