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影像案例解析宝典:腹部分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案例10 女性,30岁体检发现肝占位2天

病例介绍

女性,30岁,体检发现肝占位2天,在外院行腹腔镜探查,肝组织活检术。术中见肝脏多发大小不等实性占位,切除肝左叶肿块约3cm×3cm。病理诊断: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低度恶性血管源性肿瘤),小血管及肌性血管内皮可见核异型显著肿瘤细胞。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肝脾未扪及肿大,肝区轻度叩痛。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2.42ng/ml(正常值<8ng/ml),癌胚抗原1.56ng/ml(正常值<3.4ng/ml),血清CA19-9 8.54U/ml(正常值<22U/ml),血清CA-125 37.17U/ml(正常值<35U/ml)。肝功未见异常。乙肝表面抗原半定量>3000.000COI阳性(正常值0~1.0COI),乙肝表面抗体定量<2.000IU/L阴性(正常值0~10.0IU/L),乙肝e抗原半定量0.121COI阴性(正常值0~1.0COI),乙肝e抗体半定量0.007COI阳性(正常值>1.00COI),乙肝核心抗体半定量0.006COI阳性(正常值>1.00COI)。

影像学检查

图1-10-1

A:CT平扫;B:CT动脉期;C:CT门脉期;D:CT延迟期

最终结果

手术所见:“中肝切除术+右肝切除术+射频消融术+胆囊切除术”:肝脏色泽红润,表面光整,肝脏表面Ⅴ段、Ⅶ段、Ⅷ段见凸出被膜肿块、结节,质硬,边缘清楚,最大者直径约2.5cm。术中彩超证实CT所示病灶。

病理诊断:恶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免疫组化:瘤细胞8因子(+)、CD34(+)、CD31(+)、ERG(+)、D2-40(-)、PCK(-)、EMA(-)、Ki67<5%。

诊断要点

CT所见:肝内多发稍低密度结节,主要沿肝包膜下分布,平扫及增强扫描边界清晰,动、门脉双期病灶呈轻度强化,病灶内有血管分支穿行呈“棒棒糖”征象,病灶周围血管无移位。

鉴别诊断

(1)肝多发转移瘤:

无恶性肿瘤病史,多项肿瘤标志物为阴性,胸、全腹部CT检查未发现肝外恶性肿瘤,可以初步除外转移瘤。

(2)不典型血管瘤:

以增强动脉期边缘结节样强化为特征,或不均匀轻度强化,增强延迟期强化范围有增大,病灶内无正常走行的血管分支。

(3)多结节型肝细胞癌:

一般有肝硬化基础,病灶边界不清,动脉血供丰富,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减低。

专家点评

恶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发病率相对较低,其影像表现常无特征性,病灶常多发,主要肝包膜下分布,较大时相互融合,肝门区多无病变,肿瘤血供不丰富,典型表现呈“靶征”或病灶一侧可见走行的血管分支呈“棒棒糖”征象是其特点。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应首先排除其他肿瘤、硬化型或不典型血管瘤、炎性假瘤、寄生虫感染等,病史、实验室检查等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病例提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陈卫霞)

(点评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陈卫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