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整体医学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医学模式演变规律与动力探寻

第一节 人类医学模式本质特性思辨

医学模式,是一定社会时代人们的健康观和疾病观的集中体现,是对医学发展和医疗运行规律的认识与运用。纵观人类历史,在那漫长的医学发展历程中,同时伴随着不同医学模式的演化与转变。历次医学模式的形成与产生,都是取决于相应历史阶段医学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是该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和人们的认识能力,以及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人类医学模式,发挥着为相应历史时代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确定发展方向、明确运行道路、确立总原则和总方针的重大作用。在此,试图从一个新的视野,对人类医学模式演变之规律做一阐释。

一、医学模式和医学哲学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方式。鉴于医学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所以,医学模式自然也就包括医学认知模式与医学行为模式。医学认知模式,是一种所谓的 “医学认识论”;医学行为模式,则是人们医药实践活动的行为方式,是一种 “医学方法论”。医学模式一旦形成或成型,便自然成为了医学理论研究和医学服务实践的指导。

纵观人类医学历史,无论是产生于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产生于奴隶社会(后期)封建社会(早中期)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以及产生于17~18世纪的机械论医学模式,还是形成于近现代(18世纪下半叶)的生物医学模式和形成于现代(20世纪下半叶)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无不是在相应的哲学思想和观念指导或影响之下,并基于当时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逐渐形成产生的。

由此可见,从根本意义上讲,医学模式是哲学思维映照医学领域的结果,是哲学思想在医学研究与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和体现,是医学中的哲学。因此,我们认为,医学模式实质上是医学哲学的核心。

二、医学模式的文史哲综合映照

在历史上,中西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演变,焕发出中西医学炫丽的光辉!我们不妨顺着人类历史的时空隧道,以文化、历史、哲学和医学的大视野,来审视一下医学及其模式的 “前世今生”,以便更客观真实、更立体深邃地感悟人类医学模式的演变轨迹与规律吧!

1.从原始社会至中世纪时期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是人类最早的医学模式,产生于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在该阶段,人们尚未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法,于是采用了祈祷占卜、巫术等方式进行疾病治疗,从而造成了医巫混杂的局面。在这种模式下,古代奴隶社会的东方医学也笼罩上了浓厚的神秘气氛:古埃及将人体做成防腐的干化尸 “木乃伊”;古巴比伦河和亚述则产生了占星术和血液说。

进入了奴隶社会后期,随着自然哲学的出现,西方哲学家们试图用哲学思想来解释医疗经验,于是产生了希波克拉底借助自然哲学的思维方式,把医疗经验上升为理论,摒弃了关于鬼神巫术等荒谬的内容,立足于物质性和整体性去说明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提出了 “四体液病理学说”。同时,古罗马的盖伦医学,在解剖领域拥有卓越的建树,从而对西方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此时的中国医学,则继承了代表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 “阴阳五行”学说;以 《黄帝内经》作为标志,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本框架及理论基础,从而体现了以 “天人合一”思想为特色,以 “阴阳五行”病理生理学说为理论的整体医学观,并将健康和疾病与外界环境以及心理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富于 “人文与整体”特色的观察和思考。总而言之,西方的 “四体液病理学说”中国的 “阴阳五行学说”这些理论,可谓是在原始经验和神巫医学基础上的理性升华。

到了中世纪,黑暗时期的西方医学,在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的影响下缓慢发展——欧洲产生了最早的医学校萨勒诺;同时,由于麻风病和鼠疫的流行,出现了隔离医院、海港检疫。这是中世纪对预防传染病的两项重要贡献。此时的中医学,则继续沿着自身轨道向前发展,产生了 《千金方》《霉疮秘录》等医学著作,同时设立了太医署,校正书局等医学机构,产生了病因学、人体解剖学、法医学等医学分科。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世纪以前,世界医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巫术到医术、由感性到理性的变化;而中外医学的发展,在医学模式方面也基本上是同步的。但自从中世纪往后,中医学仍然沿着经验医学的路径发展,而西医则逐渐走上科技理性的路径,由此中西医学分道扬镳。

2.从17世纪至19世纪时期

在17~18世纪,自然哲学的研究,首先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即力学开始,并由此逐渐形成了机械唯物主义。在 “机械”文化的影响下,盛行着“以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生命活动”的观点,如 《人是机器》的发表。17~18世纪,机械论医学模式的产生,无疑对医学科学摆脱宗教经院哲学的影响有积极意义。17世纪的西方医学,在哈维发现血液循环基础上,确立了生理学,进而促进了18世纪病理学的建立以及近代临床医学的开始。同时,医学三个学派的争鸣,使得一些传统医学理论被打破,促进了新医学理论的发展。在机械论思想的影响下,奥斯布鲁格发明叩诊法、莫干尼找病灶,贞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法预防天花,也皆为近代西方医学作出了很大贡献。

18世纪后,随着近代西方实验医学的建立,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寄生虫学以及免疫学科的相继建立发展,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逐渐被揭示。同时,19世纪自然科学的 “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本质,打破了机械论的思维方法,使人们对传染病以及病原微生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医学的角度明确了疾病的原因;在医学模式方面,逐渐形成了更加系统化、理论化的生物医学模式。而在西方医学迅猛发展的时期,中国医学,因中国文明的连续性而在相对独立、相对封闭状态下的独自发展着。明清时期,开始重视外科理论的研究;在传染病方面,产生了温病学派。同时,在19世纪时期,西医在鸦片战争前的早期传入和战后的大规模传入,也促使了这时期中医学教育及设施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中西医学汇通的思想,促使了中医学向生物医学模式的演变。

回顾医学进程,随着医学史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演变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医学每前进一步,都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或推动或滞后,但又不是简单地重复历史,而是在不断地继承历史,又不断地超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