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主题研讨
(一)演练形式
主题研讨(orientation)通常在较低压力环境下进行,常见形式为相关人员聚集在一起进行非正式的讨论,可分为主题讲座(seminar)和专题研讨(workshop)两种形式,具体可采用多种方式,例如:主题演讲、专家讲座、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幻灯放映、视频展示或计算机演示等。
1.主题讲座
让参与者熟悉新制定或更新的预案、方案与政策等,较少进行交流和互动,例如为某应急预案举办的培训班、研修班等。
2.专题研讨
需通过讨论产生一定的产出,比如草拟或完善一个新的预案、方案或政策文件,需要较多的进行交流、互动和集体讨论。
由于这种研讨方式几乎不需动用大量资源去实际模拟真实情况,可作为演练规划的一项准备工作,如通常在设计大规模演练的方案时,可采用专题研讨等方式提出演练主要内容。
(二)演练目的
进行主题研讨的目的是使受练人员熟悉应急方案,了解方案所确定的角色职责及与之相关的程序或装备;同时也可用来明确职责的划分和工作的协调。
(三)应用范围
主题研讨的应用范围较广泛,包括:
1.集体讨论和编制或更新应急预案、应急工作方案或操作规程等。
2.向现有成员介绍新的信息(比如新的应急预案、实施方案或应急储备)。
3.向新成员介绍现有的信息(新的应急技术人员或应急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和熟悉的现有应急实施方案或应急职责)。
4.介绍演练规划或为下一个更为复杂的演练做准备。
5.在更复杂的演练开始前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和动员。
(四)演练场所
主要是会议场所。根据目的不同,可使用会议室或其他任何满足会议需求的固定场所。
(五)演练时长
持续1~2小时较为适宜。
(六)准备工作
易于准备和实施,一般情况下,用两周时间足以准备充分,参演人员不需要提前培训。
(七)演练人员
主题研讨的参演人员包括控制人员和受练人员两类。
1.控制人员
主题研讨的控制人员常被称为主持人(或主讲人),研讨在主持人(通常为1名)的带领下进行。主持人负责展示信息、引导和协调讨论的进行。主持人需具备一定的主持技能,对其他技能的要求则较少。
2.受练人员
主题研讨中受练人员的选择主要依据所研讨的主题。如果研讨涉及多种职能,那么每种职能所对应的单位都应有1~2名人员参加;如果研讨只涉及一个单位,则应由来自该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的人参与。根据研讨内容的不同,主题研讨的受练人员可以包括各个层级的应急人员,可以是管理和决策人员、辅助决策人员,也可以是协调人员、实施人员或现场人员。